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阴莺啭 ,稻香蛙鸣;高柳蝉乱,新荷鱼戏。碧纱橱,轻绢扇;约棋夜半,灯花漫剪;蔷薇满院,扶头易醉。 比起江南梅雨季的此般诗意,我甚爱皖北暑月那时雨的清朴之气。
七月的皖北阴晴不定,雨期难预,故称“时雨”。适逢时雨,农人多是闭门不出,涮洗一口九寸地锅,烧起果木数片。急雨便跳过窗棂,煞有介事地训导着醉舞的厨烟。家鸡清脏,剁块入锅,再泼上老抽两勺,放入玉果小茴香、芫荽小豆蔻以及桂皮花椒和八角丁香等佐料,炖至八成熟;随后放入紫茄数块、青椒几丁、粉条半把,在锅内贴上一圈杂粮鱼状饼,饼尾入汤,待饼熟收汁便可出锅,名其曰:“地锅鸡”。其在皖北的美食地位堪比麻辣火锅之于川渝、酸笋米粉之于滇桂!
皖北称拔草为“薅草”,“薅”音同“蒿”。薅草是暑期的奉命之责,父母定下草量任务之后,龆髫孩童,三五成群,各自抓一个化肥塑料编织袋,或是单肩背着藤编的粪篓子,每人手中一把铁铲,一路狂奔,然后匍匐战斗。牛羊爱吃的牛筋草,根系发达,茎叶强韧,需先竭劲拔根拽草,再用铁铲掘根,方可获得。伙伴们口渴了,就结伴混闹着飞去附近的农家轧井水,“轧井”是一种通过手握井把上下加压取水的工具。两人合力,踮脚深蹲。待井水涌出,其他孩子便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用嘴唇包住井口,咕噜咕噜地吞下几大口清凉甘甜的井水。饥肠辘辘,伙计们就在田地里搜寻野果,无论是酸甜的龙葵果,还是清香汁满的灯笼果和金黄的马泡,皆是解馋果腹之上品。
骤雨来临,孩子们集聚于田头的瓜棚下。女童掐着凤仙花,包着指甲盖,拧几粒苘麻果按在揉好的胶泥块上,印出太阳的形状,做几个旧样式的假月饼;男孩扯几株莎草来判断明日阴晴;男女彼此朝对方扔着硬刺的苍耳;谁意外划破了手,他人便主动嚼烂萋萋菜的叶子涂在其伤口上,加以凉血。风如山怒,雨如河决;电闪雷鸣,鼓声阵阵。雨汽在瓜棚门栏侧肆意撒泼,远处隐约传来父母迷离的的唤喊声。
暮幔已沉,雨势渐弱。姐姐负责煮蛋去壳,弟弟负责剥蒜、捣蒜;父母把蒜蓉拌入捏碎的鸡蛋中,淋上几滴香油,就是一份皖北名吃“鸡蛋蒜”。马齿苋被皖北人家称作“马蜂菜”,最地道的吃法就是裹上面粉大火蒸透,出锅前再浇上几圈菜籽油炸的辣椒花生碎。摆好一张老槐木六角桌,往一锅放凉的绿豆汤里撒些白糖,拆两罐自制的汁蜜泽润的黄桃大罐头,伴着那暮雨梧桐的窃窃私语,皖北风味的农院晚餐温馨开席。
若说梅雨绵绵的江南仿佛幽怨自吟的朱门思妇,那么,夏雨阵阵的皖北恰如一位命舛自安的布衣墨客。
南墙桐影映幽窗,雨洗舍尘半清凉。皖北的院落常植梧桐一二,“梧桐雨”的意象频繁出现于古典诗词之中。苜蓿花催春之时,青桐夹杂者三更细雨的绵密,撩起离人情愫;黄花瘦卷之日,苍桐恨锁清秋,于瑟瑟西风中,触引思妇悲声。而这夏日的梧桐,花香四溢,躯皮光绿,叶茂荫浓,逢雨更清音,令人心净神安!
皖北农家的正堂门前经常悬挂一张麦秸编制的粗线菱纹短门帘。时雨渐湿黛蓝色的麻布帘边,向室内送来缕缕迷蒙的雨烟。祖父推砚碾墨,铺开四尺腾纸,运一杆中锋关东辽尾,伴着这滴答作奏的帘雨,心境恬适,写出的小篆圆转灵动,朴茂端重。
祖父风雨半生,经常讲起他的军旅生涯以及文革遭遇。退伍后,为了养家糊口,他曾经在河南芒砀山当人力车夫拉运石头。一板车石头三四百斤重,单程二十公里,一日两趟,风雨无阻。儿时的我经常与祖父一起去城里集市卖菜。返回途中若赶上时雨,他便用备好的塑料布块罩住车箱里的蔬菜,在车箱尾部留一空地让我坐进去。我撑着伞,他只是头顶着一条普通的窄汗巾。虽然那时我尚年幼,如今忆及此事,仍是心生愧怍。
记得某年,二婶埋怨祖父偏袒不均,大闹一场。已过耳顺之年的祖父無奈冒雨去看护瓜田。雨势渐大,瓜棚横梁两边的的秸秆被雨水冲掉。祖父浑身湿透,卧病在床一整月。他在病榻前畅谈老庄之道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一张竹编躺椅,一壶金银花茶,一只黑陶大茶碗,一把没有包边的旧蒲扇,一台便携式的变频老式收音机,于祖父而言,皆是度夏胜品,缺一不可。耄耋之年的祖父,敞开对襟大褂,露出浑圆似酣的大肚囊,听着收音机里刘延广的评书《燕子李三》。待到荡气回肠处,他便跟着顺起词来。午后的时雨和着这双人铿锵有力的对词,瞬间也有了腔调,正容亢色,拍打铁桶铝窗,叮咚作声。待至熏香燃尽,祖父早已恬然入梦。
趁着时雨清凉,祖母在世时,会在里屋铺开一张大草席,然后盘腿而坐,穿针引线,逢补着褪色的百合印花薄被褥。祖母长在豪绅之家,上有九兄,是家中独女。抗战结束后,她坐着小驴车跟随我的祖父辗转千里从绵阳来到皖北婆家,从此二人共沐风雨数十载,直至去世前,她仅回过娘家两次。记得祖母下葬的那日,雨缓风清,祖父亲自在坟前烧了一头两米多高的纸马,哽咽对语:“老伴啊,回家看看!”如今,想起家族兴衰里的点滴往事,在老家墙角那辆饱经风雨、木身腐朽的板车前驻足感怀,我还是会落泪!
时雨不定,命数多变!正如林清玄在《可以预约的雪》中所言:“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我想,纵使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居士,一时旷达,也一定曾在黄州某个竹林一角,叹这浮生似幻,悲此天命无常,对雨长诉,潸然泪下吧!
上周回老家,一竹马之交,不过而立之年,因癌亡故,令人叹惋不已。他父母在他志学之年,为赶上早市賣高价,不顾雷雨交加,凌晨一点便开上载满西瓜的货车远赴郑州,奈何中途遭遇严重车祸,惟有他父亲活了下来。尚记得初中午休时,他冒着暴雨从他家里为罚抄留校的我带了三个红薯叶窝窝头,里面还放着蒜末醋料,让我感动不已;他更是在我父亲病重、家门衰微之时,帮助我家料理许多要事,让我感恩至今。在我眼里,他一直未变,始终热情随和、纯净善良,像他母亲一样。我们都在年少之时饱尝人世冷暖、世态炎凉,都曾感叹着活着的艰难不易。到如今,他人已去,我心已老!那个我们曾经一起玩耍成长的乡村也早已不复往昔,变了模样!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亡人已逝,故乡将故。此时,我坐在扬州百年何园的亭台处,听着这细声软雨安慰着那暗许时光的青苔琉璃瓦。雕梁画栋间嗫嚅般隐约的回声震慑我悸动的心灵。那胜过鲈鱼莼菜的家乡美味是否纯正如初;故人坟茔上的芦苇是否已经延生到村西河岸;村里的老井还剩下几口;那村头墙边一排闭目晒日的守居老人是否都还健在,是否还有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倏尔,我竟然急切地想回一趟皖北老家,把车停靠在村外,伫立在村头的第一个路口,聆听自己的心跳,淋一次故乡的时雨,浸透我日渐麻木干朽的灵魂;再去那留存数亩的田地里走一走,赤脚丈量记忆的深度,把那泥泞中厚重的的脚印镌刻在乡魂的碑座上。
但愿皖北的夏日,时有微凉,只是南风;愿我混迹江海,归来少年,乡音甚浓;愿你走出半生,衣锦还乡,仍识归程!
七月的皖北阴晴不定,雨期难预,故称“时雨”。适逢时雨,农人多是闭门不出,涮洗一口九寸地锅,烧起果木数片。急雨便跳过窗棂,煞有介事地训导着醉舞的厨烟。家鸡清脏,剁块入锅,再泼上老抽两勺,放入玉果小茴香、芫荽小豆蔻以及桂皮花椒和八角丁香等佐料,炖至八成熟;随后放入紫茄数块、青椒几丁、粉条半把,在锅内贴上一圈杂粮鱼状饼,饼尾入汤,待饼熟收汁便可出锅,名其曰:“地锅鸡”。其在皖北的美食地位堪比麻辣火锅之于川渝、酸笋米粉之于滇桂!
皖北称拔草为“薅草”,“薅”音同“蒿”。薅草是暑期的奉命之责,父母定下草量任务之后,龆髫孩童,三五成群,各自抓一个化肥塑料编织袋,或是单肩背着藤编的粪篓子,每人手中一把铁铲,一路狂奔,然后匍匐战斗。牛羊爱吃的牛筋草,根系发达,茎叶强韧,需先竭劲拔根拽草,再用铁铲掘根,方可获得。伙伴们口渴了,就结伴混闹着飞去附近的农家轧井水,“轧井”是一种通过手握井把上下加压取水的工具。两人合力,踮脚深蹲。待井水涌出,其他孩子便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用嘴唇包住井口,咕噜咕噜地吞下几大口清凉甘甜的井水。饥肠辘辘,伙计们就在田地里搜寻野果,无论是酸甜的龙葵果,还是清香汁满的灯笼果和金黄的马泡,皆是解馋果腹之上品。
骤雨来临,孩子们集聚于田头的瓜棚下。女童掐着凤仙花,包着指甲盖,拧几粒苘麻果按在揉好的胶泥块上,印出太阳的形状,做几个旧样式的假月饼;男孩扯几株莎草来判断明日阴晴;男女彼此朝对方扔着硬刺的苍耳;谁意外划破了手,他人便主动嚼烂萋萋菜的叶子涂在其伤口上,加以凉血。风如山怒,雨如河决;电闪雷鸣,鼓声阵阵。雨汽在瓜棚门栏侧肆意撒泼,远处隐约传来父母迷离的的唤喊声。
暮幔已沉,雨势渐弱。姐姐负责煮蛋去壳,弟弟负责剥蒜、捣蒜;父母把蒜蓉拌入捏碎的鸡蛋中,淋上几滴香油,就是一份皖北名吃“鸡蛋蒜”。马齿苋被皖北人家称作“马蜂菜”,最地道的吃法就是裹上面粉大火蒸透,出锅前再浇上几圈菜籽油炸的辣椒花生碎。摆好一张老槐木六角桌,往一锅放凉的绿豆汤里撒些白糖,拆两罐自制的汁蜜泽润的黄桃大罐头,伴着那暮雨梧桐的窃窃私语,皖北风味的农院晚餐温馨开席。
若说梅雨绵绵的江南仿佛幽怨自吟的朱门思妇,那么,夏雨阵阵的皖北恰如一位命舛自安的布衣墨客。
南墙桐影映幽窗,雨洗舍尘半清凉。皖北的院落常植梧桐一二,“梧桐雨”的意象频繁出现于古典诗词之中。苜蓿花催春之时,青桐夹杂者三更细雨的绵密,撩起离人情愫;黄花瘦卷之日,苍桐恨锁清秋,于瑟瑟西风中,触引思妇悲声。而这夏日的梧桐,花香四溢,躯皮光绿,叶茂荫浓,逢雨更清音,令人心净神安!
皖北农家的正堂门前经常悬挂一张麦秸编制的粗线菱纹短门帘。时雨渐湿黛蓝色的麻布帘边,向室内送来缕缕迷蒙的雨烟。祖父推砚碾墨,铺开四尺腾纸,运一杆中锋关东辽尾,伴着这滴答作奏的帘雨,心境恬适,写出的小篆圆转灵动,朴茂端重。
祖父风雨半生,经常讲起他的军旅生涯以及文革遭遇。退伍后,为了养家糊口,他曾经在河南芒砀山当人力车夫拉运石头。一板车石头三四百斤重,单程二十公里,一日两趟,风雨无阻。儿时的我经常与祖父一起去城里集市卖菜。返回途中若赶上时雨,他便用备好的塑料布块罩住车箱里的蔬菜,在车箱尾部留一空地让我坐进去。我撑着伞,他只是头顶着一条普通的窄汗巾。虽然那时我尚年幼,如今忆及此事,仍是心生愧怍。
记得某年,二婶埋怨祖父偏袒不均,大闹一场。已过耳顺之年的祖父無奈冒雨去看护瓜田。雨势渐大,瓜棚横梁两边的的秸秆被雨水冲掉。祖父浑身湿透,卧病在床一整月。他在病榻前畅谈老庄之道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一张竹编躺椅,一壶金银花茶,一只黑陶大茶碗,一把没有包边的旧蒲扇,一台便携式的变频老式收音机,于祖父而言,皆是度夏胜品,缺一不可。耄耋之年的祖父,敞开对襟大褂,露出浑圆似酣的大肚囊,听着收音机里刘延广的评书《燕子李三》。待到荡气回肠处,他便跟着顺起词来。午后的时雨和着这双人铿锵有力的对词,瞬间也有了腔调,正容亢色,拍打铁桶铝窗,叮咚作声。待至熏香燃尽,祖父早已恬然入梦。
趁着时雨清凉,祖母在世时,会在里屋铺开一张大草席,然后盘腿而坐,穿针引线,逢补着褪色的百合印花薄被褥。祖母长在豪绅之家,上有九兄,是家中独女。抗战结束后,她坐着小驴车跟随我的祖父辗转千里从绵阳来到皖北婆家,从此二人共沐风雨数十载,直至去世前,她仅回过娘家两次。记得祖母下葬的那日,雨缓风清,祖父亲自在坟前烧了一头两米多高的纸马,哽咽对语:“老伴啊,回家看看!”如今,想起家族兴衰里的点滴往事,在老家墙角那辆饱经风雨、木身腐朽的板车前驻足感怀,我还是会落泪!
时雨不定,命数多变!正如林清玄在《可以预约的雪》中所言:“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我想,纵使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居士,一时旷达,也一定曾在黄州某个竹林一角,叹这浮生似幻,悲此天命无常,对雨长诉,潸然泪下吧!
上周回老家,一竹马之交,不过而立之年,因癌亡故,令人叹惋不已。他父母在他志学之年,为赶上早市賣高价,不顾雷雨交加,凌晨一点便开上载满西瓜的货车远赴郑州,奈何中途遭遇严重车祸,惟有他父亲活了下来。尚记得初中午休时,他冒着暴雨从他家里为罚抄留校的我带了三个红薯叶窝窝头,里面还放着蒜末醋料,让我感动不已;他更是在我父亲病重、家门衰微之时,帮助我家料理许多要事,让我感恩至今。在我眼里,他一直未变,始终热情随和、纯净善良,像他母亲一样。我们都在年少之时饱尝人世冷暖、世态炎凉,都曾感叹着活着的艰难不易。到如今,他人已去,我心已老!那个我们曾经一起玩耍成长的乡村也早已不复往昔,变了模样!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亡人已逝,故乡将故。此时,我坐在扬州百年何园的亭台处,听着这细声软雨安慰着那暗许时光的青苔琉璃瓦。雕梁画栋间嗫嚅般隐约的回声震慑我悸动的心灵。那胜过鲈鱼莼菜的家乡美味是否纯正如初;故人坟茔上的芦苇是否已经延生到村西河岸;村里的老井还剩下几口;那村头墙边一排闭目晒日的守居老人是否都还健在,是否还有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倏尔,我竟然急切地想回一趟皖北老家,把车停靠在村外,伫立在村头的第一个路口,聆听自己的心跳,淋一次故乡的时雨,浸透我日渐麻木干朽的灵魂;再去那留存数亩的田地里走一走,赤脚丈量记忆的深度,把那泥泞中厚重的的脚印镌刻在乡魂的碑座上。
但愿皖北的夏日,时有微凉,只是南风;愿我混迹江海,归来少年,乡音甚浓;愿你走出半生,衣锦还乡,仍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