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中,应挖掘教材所包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这一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1
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其既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也包含对学生素质的塑造。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都在审美教育中得到延伸和升华,所以,在中学语文中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丰腴的艺术形象,诗画一样的意境,又有强烈艺术欣赏价值的诗词,优美感人的抒情基调。所以,应该去挖掘教材所包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再联系生活,体味课本中展现的美,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爱好取向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 发现教材中文本包含的美感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经典诗词意境高雅,文采飞扬,回味无穷。散文句式多样,语言精炼,表达效果明显。小说文段优美,文中对话富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推敲、欣赏、品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用了“泻”“浮”“洗”“笼”等不同的动词,舒展地描写出了水如月光、月光如水的夜月之美。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动感极强的动词,就容易体会出文章写出的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美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描写审美景物、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独特的眼光去审读美文,品味其中美景美情,获取美感,并对于所获得的美进行富有个性的创见性评价。
教师要充分发现并挖掘教材中的美感文章和表美文字,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 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讲授每一篇课文,实际上是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引领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唤醒学生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真、善、美。以启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通过阅读,透过文本的表面文字,深思文章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如《背影》的亲情之美,《我有一个梦想》的爱与生命之美,《囚绿记》的民族气节之美,《兰亭集序》的畅叙幽情的洒脱之美……这些情感之美都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才能体验到的。
三、 提升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中学语文课本节选的文章,多是经典。读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有写作灵感,让学生有可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雨果先生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读书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件无限快乐的事情。阅读美文可以让人滤除浮躁、可以让人丰富知识、可以让人灵魂纯洁、可以让人坚定信念、可以让人明辨是非、可以让人提升才华、可以让人修身养性、可以让人享受人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美文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因为赏析美文既是一种品质和责任,也是一种情怀和境界。古人云:“展一卷书,神与之交,气与之合,魄附其上,而魂游其中,至掩卷仍如梦如冥,大汗淋漓,口存余香,乐至醍醐灌顶,物我两忘。”
四、 树立主流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将审美教育穿插于语文教学中,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具有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新一代。教师能教文育人,那么学生就可能读书育己。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比如学习《沁园·长沙》,在学生领略到了祖国山水美丽迷人的独特景象和秋所赋予我们的情感感受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深层的意义——那种伟大的革命豪情。当然最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以当地特有自然景色为题写一篇能突出地方特色的文章。因为对家乡的独特景色十分熟悉,所以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写出真实动情、形象感人的文章,也能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渗透文中。这样,我们审美教育的效果就得以实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充满诗意了。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有诗情画意的美文,又有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语文教学一定要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又能达到教学的艺术性,既可培养学生的美感,又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昭弟.审美形态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韦淑红)
语文教学中,应挖掘教材所包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这一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1
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其既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也包含对学生素质的塑造。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都在审美教育中得到延伸和升华,所以,在中学语文中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丰腴的艺术形象,诗画一样的意境,又有强烈艺术欣赏价值的诗词,优美感人的抒情基调。所以,应该去挖掘教材所包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再联系生活,体味课本中展现的美,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爱好取向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 发现教材中文本包含的美感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经典诗词意境高雅,文采飞扬,回味无穷。散文句式多样,语言精炼,表达效果明显。小说文段优美,文中对话富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推敲、欣赏、品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用了“泻”“浮”“洗”“笼”等不同的动词,舒展地描写出了水如月光、月光如水的夜月之美。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动感极强的动词,就容易体会出文章写出的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美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描写审美景物、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独特的眼光去审读美文,品味其中美景美情,获取美感,并对于所获得的美进行富有个性的创见性评价。
教师要充分发现并挖掘教材中的美感文章和表美文字,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 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讲授每一篇课文,实际上是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引领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唤醒学生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真、善、美。以启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通过阅读,透过文本的表面文字,深思文章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如《背影》的亲情之美,《我有一个梦想》的爱与生命之美,《囚绿记》的民族气节之美,《兰亭集序》的畅叙幽情的洒脱之美……这些情感之美都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才能体验到的。
三、 提升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中学语文课本节选的文章,多是经典。读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有写作灵感,让学生有可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雨果先生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读书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件无限快乐的事情。阅读美文可以让人滤除浮躁、可以让人丰富知识、可以让人灵魂纯洁、可以让人坚定信念、可以让人明辨是非、可以让人提升才华、可以让人修身养性、可以让人享受人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美文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因为赏析美文既是一种品质和责任,也是一种情怀和境界。古人云:“展一卷书,神与之交,气与之合,魄附其上,而魂游其中,至掩卷仍如梦如冥,大汗淋漓,口存余香,乐至醍醐灌顶,物我两忘。”
四、 树立主流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将审美教育穿插于语文教学中,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具有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新一代。教师能教文育人,那么学生就可能读书育己。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比如学习《沁园·长沙》,在学生领略到了祖国山水美丽迷人的独特景象和秋所赋予我们的情感感受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深层的意义——那种伟大的革命豪情。当然最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以当地特有自然景色为题写一篇能突出地方特色的文章。因为对家乡的独特景色十分熟悉,所以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写出真实动情、形象感人的文章,也能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渗透文中。这样,我们审美教育的效果就得以实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充满诗意了。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有诗情画意的美文,又有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语文教学一定要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又能达到教学的艺术性,既可培养学生的美感,又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昭弟.审美形态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