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给社会、家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不思进取、自私自利、满足现状,不认真学习。如何改变现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我通过本节内容:《输血与血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积极进取;树立民族自信心、责任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各地,互联网已遍布全球。由此,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它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不思进取、甘于落后、满足现状、自私自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认真学习等。如何改变学生现有状况,我认为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教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在《输血与血型》一节的教学中,我是如何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首先,我结合本节开始内容,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节内容一开始就介绍了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的血管,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是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血,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教材所给的内容,我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结合现在医学条件,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学生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哑然无声。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 同学们,现在的医学输血,还会出现死亡事故吗?2、 到现在,医学研究给病人输血有多少年的历史?同学们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后,我再让他们回答出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时,同学们回答出:现在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向医生那样做一名有用的人才,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对学生不认真学习,不思进取的心理进行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我从血型的发现对学生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良好的责任感的心理健康教育。
紧接上文,我提出问題:医生是如何研究输血的呢?引入下文,血型的发现。我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让学生看书上的图)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学生们阅读完该段内容后,我向他们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知道了那些知识?你想到了什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做?我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学生们只能答出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血型是什么时间、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的?学生们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我在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与其相比,我们就这样甘居落后、甘拜下风吗?如果要改变现状,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不甘落后、刻苦读书、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为国争光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我结合同型输血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已学到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知识,我让学生阅读同型输血: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为加深输血知识的印象,我让学生看书中的表4。
结合该表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从表中看出什么?受到什么教育?学生通过观察此表就可以看出:O型血可以输给各种血型。通过以上问题教育学生,要树立O型血的精神,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健康品质。
第四,通过血量和输血,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中介绍: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同时介绍,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并结合教材中的流动献血车图,向学生进行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为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结合教材内容,与本节中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向学生介绍心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医生,并结合外科医生在进行心脏手术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如何社会服务指出一条道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学完本节内容,表示要无偿献血,献血光荣,为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口号。同时,学生们一再表示:今后,在学校要做一名德、智、体、美、劳的好学生,在家中做一名好子女,走向社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各地,互联网已遍布全球。由此,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它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不思进取、甘于落后、满足现状、自私自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认真学习等。如何改变学生现有状况,我认为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教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在《输血与血型》一节的教学中,我是如何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首先,我结合本节开始内容,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节内容一开始就介绍了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的血管,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是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血,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教材所给的内容,我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结合现在医学条件,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学生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哑然无声。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 同学们,现在的医学输血,还会出现死亡事故吗?2、 到现在,医学研究给病人输血有多少年的历史?同学们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后,我再让他们回答出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时,同学们回答出:现在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向医生那样做一名有用的人才,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对学生不认真学习,不思进取的心理进行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我从血型的发现对学生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良好的责任感的心理健康教育。
紧接上文,我提出问題:医生是如何研究输血的呢?引入下文,血型的发现。我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让学生看书上的图)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学生们阅读完该段内容后,我向他们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知道了那些知识?你想到了什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做?我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学生们只能答出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血型是什么时间、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的?学生们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我在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与其相比,我们就这样甘居落后、甘拜下风吗?如果要改变现状,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不甘落后、刻苦读书、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为国争光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我结合同型输血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已学到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知识,我让学生阅读同型输血: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为加深输血知识的印象,我让学生看书中的表4。
结合该表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从表中看出什么?受到什么教育?学生通过观察此表就可以看出:O型血可以输给各种血型。通过以上问题教育学生,要树立O型血的精神,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健康品质。
第四,通过血量和输血,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中介绍: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同时介绍,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并结合教材中的流动献血车图,向学生进行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为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结合教材内容,与本节中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向学生介绍心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医生,并结合外科医生在进行心脏手术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如何社会服务指出一条道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学完本节内容,表示要无偿献血,献血光荣,为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口号。同时,学生们一再表示:今后,在学校要做一名德、智、体、美、劳的好学生,在家中做一名好子女,走向社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