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栏目促进高阶思维的教学尝试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不同栏目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栏目设计,可采用一个栏目重复用、不同栏目整合用、多个栏目拓展资源等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深化,学会理性判断,激发认知冲突等,从而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教材栏目设计;高阶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0-00-03
  所谓“高阶思维”,指发生在较高认识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1]2001年,著名课程专家安德森与克拉斯沃尔等联合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修订,并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维度。[2]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决定。[3]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其不同栏目设置正是培养学生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我们尝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教材栏目的开发与使用策略,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在此,以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一课时为例,作一探讨。
  一、一“栏”多用:在认知深化中学会综合分析
  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栏目视为“一次性物品”,按照教学次序用完即可。我们在实践中主张,教材栏目在教学过程中可反复使用,通过深入挖掘栏目内涵,适时“加工加料”,从而引导学生认知不断深化,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扶手,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教材中,尤其是“活动园”栏目出现频次较高,多以创设活动情境的形式呈现学习活动内容,既有经验和观点的分享,也有观点的质疑与辩论等,[4]具有促进学生探究体验,实现深度思考的教学价值。“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材栏目中的“活动园”出现在课文的最后,内容是先让学生交流《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再谈一谈中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自己的启发。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资料搜集、合作讨论、独立思考等多种活动情境,启示教师应通过创设动口、动脑、动手等学习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在经历知识形成的实践中获得感悟。
  在教学中,我们曾尝试“五用”活动园。第一次用在课前准备阶段,作为预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自主搜集简表中涉及的材料。第二次用在课前谈话环节,作为话题引入本课学习。第三次用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先补充学习中国历代纪元简表,再让学生根据纪元简表顺序,重新梳理小组内已有的资料。第四次用在交流汇报环节,请学生展示小组的整理成果,同时允许其他小组补充资料,进一步完善《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内容。第五次用在总结感悟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比自己课前搜集简表内容,以及全班整理讨论后的表格内容,再提炼概括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在常规的课前資料搜集与呈现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往往只会呈现“点状”知识,其搜集的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或特别出名、众所周知,或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通过《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的五次使用,实现了认知与思维的深化。首先,引导学生使用中国历代纪元简表重新整理自己搜集的材料,就是给学生一条“绳子”(主线),引导学生顺着“绳子”,自己将“点状”知识梳理成为“线状”,实现了认知的第一次深化。之后,在小组汇报后进行全班补充,学生在补充与倾听中,“绳子”上“线状”零碎的知识开始变成“块状”或“柱状”,思维随之走向缜密,从而实现了认知的第二次深化:逐渐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尝试从算学、医学、农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组织、比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所取得巨大成就。
  “五用”活动园的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基于学生思维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在认知不断深化中学会综合分析的过程。不同的栏目和板块都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活性因子”,伴随不同教学环节用足用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跨“栏”整合:在道德辨析中学会理性评价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设置了三个栏目,即活动园、阅读角和相关链接。“阅读角”栏目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学习材料,对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起到补充、指引和提升作用。“相关链接”一般是资料性栏目,是学习活动的辅助。同时,教材设计范例时通常会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这启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基于具体的学习需求,尝试将不同栏目相关内容重新组合,变换栏目的呈现形式等,更好地发挥栏目的教学价值。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的话题是“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目标。由于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距离学生当下生活较为久远,于是,这也成为本课教学难点。教材在栏目设置上,首先用“阅读角”呈现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接着,用“相关链接”呈现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贡献,最后是“活动园”补充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并交流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将三个栏目进行整合,并变换呈现形式,设计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会”活动。首先,请学生小组交流某位科学家故事及其打动自己的理由;随后,进行全班分享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互动与评价:“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哪位同学找的科学家和她一样,但是打动你的地方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位科学家的研究,世界将会怎样”“为什么国际上用张衡等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等。如此,引导学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不同同学的讨论发言,作出较为理性与深刻的判断。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后谈体会,自然更“有话说”,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分享讨论环节的思考成果,谈得也更“深刻”:他们或是将故事中人物的遭遇与自己对比后谈感悟,或是综合多方材料对人物进行理性评价,在这样的表述中,自然地流露出对科学家的崇敬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相辅相成,不可割裂。通过跨“栏”变“形”,学生进行理性判断的过程被充分展开,从而为其道德评价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多“栏”拓展: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创造新思维
  身处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仅以教材栏目中的内容机械地开展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栏目仅是范例,我们在教材使用中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拓展相关内容,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创新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从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因此,“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在每一个栏目都安排了相应的拓展内容,甚至在有的栏目设计了多次拓展活动。比如,“阅读角”拓展设计了组织小组、全班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交流会”活动;“相关链接”拓展补充了以我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月球上的其他环形山资源;“活动园”拓展播放了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微课,拓展推荐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冲突被引发,有想象力的、原创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
  古代科学家对学生来说遥远而陌生,由于“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会”拓展性学习任务以阅读角为基础,其本身就是良好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便根据的自己的兴趣,认真阅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与图片;课堂上生动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并表达故事带给自己的思考和特殊意义。而这一研究与表达过程,正是学生以新的或不同的方式感知中国古代科学家精神的思维学习过程,本身便具有创新价值。
  在完成活动园的拓展性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或是发现同学搜集的资料与自己有差异;或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提出对方的观点不完全正确;或是对某项科技成果的归属产生质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勇敢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教材呈现的“张衡发明地动仪”,师生出于惯性一般都不会提出异议。但随着拓展活动的展开,部分同学基于资料调查对这一表述提出了质疑——是发明还是改进?由此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根据类似的疑问,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制定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就存疑再作深入学习研究。
  在第二课时小组汇报中,学生整理了地动仪发明与改进的全过程,例举了部分专家在复原地动仪时对其原理产生的怀疑,提出了任何发明创造都应符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逻辑思路……这一过程不仅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展开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阶思维过程。多“欄”拓展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其创造潜能。从提出质疑,进而多角度搜集论据到多层次分析资料进行论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宽了其思维发展的时空。
  思维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核心能力。巧妙挖掘“教材栏目”的育人功能,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进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张萍,白雪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以"平方差公式"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为例[J].华夏教师,2020(3):32.
  [2]夏晓峰.深度学习:致力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18(34):4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
  (作者单位:杭州市天长小学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校品牌的核心内涵是文化品位,培植独特学校文化的过程即创建学校品牌的过程。以学校精神文化为“魂”,以学校制度文化为“纲”,以学校教师文化为“源”,以学校课程文化为“根”,深圳市滨海小学通过“生命自觉”学校品牌建设,培育了学校文化,推动了学校发展。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生命自觉;品牌发展;滨海小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
近些年来,英国一直存在着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过多、工作压力过大等现象。繁重的工作负担导致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稳定性较差、补充招聘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英国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发力,采取了多项举措来加以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教师工作负担调查与测评,摸清教师工作负担的真实状况;颁布专门的计划与政策,引导教师减负工作有效、持续地推进;组建教师减负行动专项小组,精准聚焦
1993年6月,林伟贞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广州市名校文德路小学工作。自此,她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但无论在哪所学校工作,她都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牺牲无数休息和假期时间,满心扑在工作上。当人们问起缘由时,她坦言:“不为别的,就为了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  林伟贞永远记得大学校园里镌刻的那句铭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她而言,教育早已不是一份职业,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份事业。  每一个孩
摘要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其以谈话技术为特色,在心理课堂中运用赞美技术、例外提问、奇迹提问、刻度化提问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的谈话方法,借助同伴间的积极互动,帮助学生寻找合理的归因方式和自身资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建立良好心态。  关键词 心理健康;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回应语言;归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
摘 要:体验教育不仅是一种德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特征。槟榔小学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理论建构、特色教学模式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体验教育。槟小的体验教育实验已经成为其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孩子生命获得丰盈成长的隐形翅膀。  关键词:学校特色文化;体验;体验教育  
从物理空间的视角,学校空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到学校空间的布局,小到课室的安排,乃至这一物理空间的附着物,如标语、文化墙的设计等,理应都是教育者必须关注的。  现实中,对于教育的空间,我们常常会有固定的印象:学校一定是由校舍和围墙所包围的;教室一定是长方形的,讲台、课桌都会有固定的位置;墙,也是一定要“说话”的;至于学校的文化景观,则最好请文化公司来设计,以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似乎一切都是安
摘要 国家认同教育对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自信的培育十分重要。当前,我们正面临西方普世主义价值对国家认同的冲击。对西方普世主义的批判,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政治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问题,澄清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国家认同教育十分重要。国家认同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尚未得到系统、专门的设计和安排,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包括德育课程教师,尚缺乏国家认同教育的观念和意识。一方面,国家认同教育需要专门化或系统性
摘 要  如何把握“度”是提升当下法治专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与难点。这要求从学段总体法治教育目标到课时目标,再到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层层定位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深度开发生活资源,深化学生的法治认知和情感共振,引领生活实践;教学策略的使用要坚持学生立场,以问题导向的探究设计,可视化思维工具和真实情境,体现思维的张力,使法治教育深入浅出。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专册
2007年6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举办了该集团所属的新桥第一幼儿园建园10周年庆典活动。本次庆典活动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组织“民办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本论坛活动由幼儿教育杂志社和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联合举办。      张 虹(主持人。幼儿教育杂志社主编):就民办教育发展而言,温州的经验值得关注。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走过的十年路程,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东西。在今天的
摘 要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非纸笔测试是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的重要手段。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立足学生实际,从测评项目、内容、等第和结果四方面,建立测评方案,实现学校共享,以保证测评的整体质量;立足儿童特点,采用游园式、情境式、闯关式等形式实施测评,寓教于乐,以评价促进儿童发展;科学分析测评结果并落实反馈,指导教学改进,从而不断改进与提升非纸笔测试的质量。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