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中有一篇钱钟书的文章是《谈中国诗》。若是大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的不同和渊源,这是现今学术界的大方向,只在一篇论文里详列怕是无法全顾。此文只选择几个小的方向,对中学语文教学遇到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时各有所偏重的进行论述。西方诗歌从古希腊时就有史诗传统,又有戏剧的理论指导,它的文论是非常成熟和完备的。但是中国诗歌从《诗经》起就是自然情感的流露,后来文论传统也对诗歌做了抒情和以文传道的要求。因此两者在创作起源、叙事结构、审美情趣、意象表达等各方面都大有差异。中学的语文教学如果不能有意识的让学生辨析两者的差别和共通之处,将两者混淆,对他们的赏析和理解都是无法很好的实现。
一、意象
古典诗歌的意象比现代诗歌更含蓄更有深意委婉,意与象之间契合度十分高,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象外之物,景外之景的效果,通过象的的叠加组合表达作者的言外之意。并且古典诗歌的意象趋向固定或者习惯化,某些常用的意象内涵已经完备。例如“黄昏”“空庭”等象惯用于“孤寂”“凄凉”等意;而现代诗歌的意象更加直白,强调主观性,情感表达比较外露,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更加着重于诗人情感的表达。例如穆旦的《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和刘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不同,穆旦主要表达春天的生机勃勃,因此在春天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欲望。还可以看出,古典诗歌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象不是真实在诗人眼前的象,但基本是自然界有的,常见的象;现代诗歌更善于在合理的范围内创造出新的象,比如“绿色的火焰”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但在诗歌里并不突兀,绿色是春天的主打色,火焰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两者的组合更加突显生命力的旺盛。
“意”由“象”生,“象”又被“意”赋予新的生命力。两者相互衬托的关系。“象”是诗歌里较为具体的、客观的景物,它组成了诗歌具体的想象画面,《春怨》的“象”就是纱窗,落日,金屋,泪痕,空庭,梨花,门。这些都是读者一眼就能想象出来的,现实生活实实在在的物。而思念丈夫,孤身一人在家郁郁寡欢的怨妇愁思就是这首诗的“意”。“意”是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意蕴,由“象”营造出的某种气氛和意境,是主观的抽象的。在《诗经》里中国古人就已经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由物象引发情思。到了后來提出“意象”的说法,诗人利用象的叠加组合形成新的意思,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只有处理好意、象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创作出好诗,两者相互映衬,辩证统一。诗人由象到意的过渡其实就是由现实世界到文学虚构世界的过渡。若有诗人想表达思归思亲的“意”却没有用“雁”而用了“燕”就不能让读者充分理解其意。因此,意与象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象因为意存在,意从象中出,象为体,意为魂,二者统一然后成就意象、意境。
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屡见不鲜的,从李白“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T·S·艾略特著名诗歌《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样的意境。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杨柳青丝”、“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想象。诗歌很形象地再现了那些漂亮的面庞在人流中涌现的情景,但缺乏了一个让人思绪飞扬的空间,语言上也欠缺了美感。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在《谈中国诗》的结尾处,钱钟书先生为我们教学两种不同时做了很好的建议,他说:“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参考文献:
[1]张国荣:《试论钱钟书对古典诗学的阐析及其论诗特色》,《学术论坛》1997年第04期。
[2]罗埠:《钱钟书的<读中国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3]钱钟书:《谈中国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五》,北京:2006年11月第2版。
一、意象
古典诗歌的意象比现代诗歌更含蓄更有深意委婉,意与象之间契合度十分高,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象外之物,景外之景的效果,通过象的的叠加组合表达作者的言外之意。并且古典诗歌的意象趋向固定或者习惯化,某些常用的意象内涵已经完备。例如“黄昏”“空庭”等象惯用于“孤寂”“凄凉”等意;而现代诗歌的意象更加直白,强调主观性,情感表达比较外露,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更加着重于诗人情感的表达。例如穆旦的《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和刘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不同,穆旦主要表达春天的生机勃勃,因此在春天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欲望。还可以看出,古典诗歌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象不是真实在诗人眼前的象,但基本是自然界有的,常见的象;现代诗歌更善于在合理的范围内创造出新的象,比如“绿色的火焰”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但在诗歌里并不突兀,绿色是春天的主打色,火焰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两者的组合更加突显生命力的旺盛。
“意”由“象”生,“象”又被“意”赋予新的生命力。两者相互衬托的关系。“象”是诗歌里较为具体的、客观的景物,它组成了诗歌具体的想象画面,《春怨》的“象”就是纱窗,落日,金屋,泪痕,空庭,梨花,门。这些都是读者一眼就能想象出来的,现实生活实实在在的物。而思念丈夫,孤身一人在家郁郁寡欢的怨妇愁思就是这首诗的“意”。“意”是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意蕴,由“象”营造出的某种气氛和意境,是主观的抽象的。在《诗经》里中国古人就已经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由物象引发情思。到了后來提出“意象”的说法,诗人利用象的叠加组合形成新的意思,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只有处理好意、象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创作出好诗,两者相互映衬,辩证统一。诗人由象到意的过渡其实就是由现实世界到文学虚构世界的过渡。若有诗人想表达思归思亲的“意”却没有用“雁”而用了“燕”就不能让读者充分理解其意。因此,意与象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象因为意存在,意从象中出,象为体,意为魂,二者统一然后成就意象、意境。
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屡见不鲜的,从李白“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T·S·艾略特著名诗歌《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样的意境。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杨柳青丝”、“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想象。诗歌很形象地再现了那些漂亮的面庞在人流中涌现的情景,但缺乏了一个让人思绪飞扬的空间,语言上也欠缺了美感。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在《谈中国诗》的结尾处,钱钟书先生为我们教学两种不同时做了很好的建议,他说:“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参考文献:
[1]张国荣:《试论钱钟书对古典诗学的阐析及其论诗特色》,《学术论坛》1997年第04期。
[2]罗埠:《钱钟书的<读中国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3]钱钟书:《谈中国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五》,北京:2006年1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