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的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建筑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却不强,这也使得我国的建筑在不断崛起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涌现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政策,其要求各个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节能环保。本文分析建筑节能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采暖的措施以及节能通风的措施,希望可以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不可再生的能源却越来越匮乏,这些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第二大产业,其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大。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建筑在投入使用后依然对能源有所消耗,尤其是在采暖与通风方面消耗的能源较多。本文就此探讨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采暖通风的节能措施,希望可以对节约能源做出贡献。
  1.建筑节能的应用现状
  建筑节能是指在提高建筑舒适度、增加其功能的过程中,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做到能源的重复利用或者采用可再生的能源进行操作。建筑的节能采暖是指在建筑设计时,采用保温性较好的材质对门窗、墙面等进行施工,提高建筑本身的隔热保温性能。节能通风是指利用建筑设计的方向与结构,尽量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调节室内的空气与温湿度。节能采暖与通风都提倡用能耗低的材料改进建筑的设计与构造,尽量不采用空调等能耗大的设施,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供热与制冷,可以利用太阳能或者“穿堂风”调节室内的温度与空气的流动。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占有率很少,这样的国情下,必须控制对能源的消耗。根据调查发现,建筑行业消耗的资源总消耗的三分之一,比例很大。所以,有效的控制建筑能耗,就可以为资源节能做出一定贡献。我国的建筑采暖技术比较落后,而且在相同气候的国家中,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是两倍左右,所以,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节能采暖的措施改善这一问题。我国属于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舒适性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我国空调的销量逐年加大,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节能减耗问题迫在眉睫。
  2.建筑节能采暖的具体措施
  建筑节能采暖工程涉及的材料很多,而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要求建筑设计与施工者之间比较积极配合、及时沟通,而且采暖所用材料比较具有较高的隔热性与保温性,还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特殊的设计,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达到自然采暖的效果。而且还需要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对施工过程全程监测,保证施工操作的正确性与规范性。
  2.1屋顶的绝热
  屋顶分平屋顶和坡屋顶,平屋顶设实体材料隔热层,利用材料的热稳定性使屋顶内表面温度比外表面温度有较大的降低。坡屋顶应设保温层,在顶棚搁栅上铺天棚板,板上铺一层油毡作隔热层,油毡上铺设保温材料,达到保温绝热的目的。
  2.2墙壁的绝热
  在高档的花园小区,可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如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成套技术,此项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保温隔热、抗裂、抗震、耐火等问题,但其成本较高。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采用墙体材料和设置墙体遮阳设施来达到保温作用。
  2.3门窗的绝热
  门窗具有保温、隔声、防水等围护作用,同时门窗失去许多热量。在节能措施方面,应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提高气密、水密、隔声、保温、隔热等性能。推广使用铝塑、钢塑等门窗专用型材,采用中空双层玻璃,可实现隔热与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双重目标。
  2.4利用太阳能来采暖
  太阳能作为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目前在建筑采暖中已经大有用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低辐射玻璃等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建筑物采暖及采光的要求做成各种复合式窗结构。是新能源在建筑中最有希望大规模采用的节能方式。
  2.5采用地板辐射采暖
  作为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地热能源,目前已经有很大的应用在建筑中的采暖方面。地热采暖的原理是将耐高温达标的塑料管材根据地热施工规范安装在地表面,再用混凝土掩埋形成平整地面,热水在管路中流通。它的直接造价比较高,但节省建设空间,而且辐射均匀,从节能来说是一种创新及先进的供暖方式。
  2.6采用发热电缆与电热膜采暖
  随着电力市场供应的市场化,电能的利用发展了发热电缆和电热膜采暖系统。发热电缆安装结合房间的吊顶布置。采用先进的电热膜发热技术,其热效大于原先的取暖设施。同时,电热膜不占室内空间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因此在新兴采暖设备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缺点在于消耗电能,不像太阳能那样可以无偿使用。
  3.建筑节能通风的主要措施
  3.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大量的非空调建筑中,利用风压促进建筑的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
  3.2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在建筑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3.3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总之,在通风建设方面,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来达到采用空调制冷技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改善室内热环境。
  4.结语
  建筑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必需品,其重要的作用是为人们驱寒避暑,这也考验了建筑企业的采暖通风技术,由于建筑的采暖通风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而这些能源也日益匮乏,面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逐渐意识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采暖、通风措施,这些措施也决定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节能采暖与节能通风技术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利用材料的特性达到加热制冷的功能,不但具有环保意义,而且更加经济,深受建筑企业与用户的青睐,是一项具有创新性与进步性的技术。 [科]
  【参考文献】
  [1]石富金.谈建筑节能发展与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01).
  [2]董剑华.房屋建筑节能体系施工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09(09).
  [3]林立,劉雅静.浅谈建筑节能途径与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7).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大家好!我是温舒蓉,男同学都叫我washroom。哈哈,我不介意他们这样叫,因为读音实在太像了。女同学叫我快乐小精灵,因为我很乐观。想知道我怎么快乐吗?先别急,听我娓娓道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只考了87分。朋友知道后,安慰我说:“你别伤心啊,这次考差了不要紧,下次努力点!”我听了,对她笑了笑,说:“呵呵,谢谢你,我并没有伤心啊,我庆幸这次考差了,让我知道自己的不
期刊
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应该引起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内容逐年向课外延伸,甚至完全取材课外,我从2011-2012年梅州市中考年报中发现:课外阅读题失分最多、最重,甚至还有
【摘 要】剖析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阐述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的法律依据、意义,针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实践工作,总结归纳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中应把握的要点,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形势也不容乐观,部分高层建筑因存在安全出口数量、防排烟设施、自动消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细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情感的途径不再仅仅是语言,通过视觉形态的塑造来表达情感已经很普遍,本文将通过视觉形态与情感的融合,就视觉形态传达的触觉感塑造为基础,浅谈视觉
当前,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以其“快捷方便”的信息交流展示着人们的内心感受。借用这个时髦的“微”字,取其“言文微小、重点突出、快速精准”的特点进行“微习作”的训练,可以
期刊
走进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便有一台名叫中国“先行者”的机器人亲切地向人们打招呼:“您好,我是国防科大研制的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欢迎您来参观,希望得到您的关
【摘要】情境是一种有着感情参与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点拨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把好尺度,由浅入深。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中心。  【关键词】情境引发思维引导点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结合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创设情境,激起思维  情境是一种有着情感参与的氛围。合理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共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