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j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一个真实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老师允许出错、鼓励出错、思辨错误、达成共识的课堂。如何捕捉住有效的错误资源,利用错误资源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均有待加强,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理解偏差。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来对待差错。在教学中,如果能巧抓妙用,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资源,点错成金,我们课堂也会因差错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现状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减少“错误”的发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便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其实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不仅减少了教育资源,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一,数学课堂中学生出错,是很正常的。一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就在老师防、堵、避中悄悄地流失,同时流失的还有学生的个性差异、多样思维和精彩的生成。其二,教师错误的认知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其三,学生为了避免发生“错误”,导致其思维受到禁锢和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错误资源的有效策略
  (一)巧设错误提兴趣,激发学生思辨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老师有必要运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例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老师出示了一道小明完成日记的作业,请同学们帮小明一起来找找碴。
  今天早上7(时),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秒)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千克)的早饭。我背起2(吨)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厘米)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见了体重55(克)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去学校。放学后,我一回到家,马上拿出1(米)长的钢笔和1(厘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晚上6(分)动画片开始了,我看了大约半(分)。吃完晚饭后,复习了一会功课,我就上床睡觉了。
  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调动了起来,叽叽喳喳讨论开来,“2分米的床只有大约数学书那么长,怎么睡呢?应该是2米。”“1秒根本不可能,刚放到嘴巴就好了,1分钟还差不多,老师说过规范的刷牙要2—3分钟呢。”……
  教师巧妙利用错误,让学生在探讨、辨析中沟通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计量单位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二)借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自省意识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错误资源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板演一些题目时,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平时我们强调的低级错误,如计算竖式的过程中,横式的得数不写;计算面积时,三角形、梯形的计算经常漏除以2。当学生意识到犯这些错误时,本身是很紧张的。一般课堂上老师总是很不客气地数落。如果我们给个台阶把纠错的机会还给学生,也许效果会更好。“现在请XX同学来说一说,做这类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师相信通过今天XX的出错,给我们再次提醒,以后全班这个错误肯定不存在了。感谢XX的错误。”同样一个细节,但孩子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课堂氛围融洽,知识融通,情谊融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巧借生成错误,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基本一致,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都不相上下,所以很容易出现共性错误。鉴于此,老师要学会利用共性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训练和练习,以便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借题发挥,巧妙利用,在探讨、尝试中为学生开辟“新天地”。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许多学生都对小数点的位置不能准确地掌握,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失误的现象。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共性问题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练习整数加减法,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明白相同单位相加减的算理,找出预先的思维错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巧抓错误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老师要机智巧妙利用,引导开展讨论、辨思,让课堂学习真正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已经有了对2、5倍数特征的认识,所以第一反应是3的倍数末尾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为此,教师可以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提供反面教材,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发现有的是可以,有的是不可以。再从3的倍数的数中进一步发现,在计算器上拨一拨被3整除的数,从而发现3的倍数特征是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他自然数用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结语
  错误资源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将这些错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与整理,真正发挥出错误资源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在总结和发现自身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其他文献
一、课前思考  从三年级第一次《倍的认识》开始,每册教材都涉及了倍的知识,在五年级下的教材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中,正式揭开了倍数的本质;自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的“基本思想”之后,在关键词“推理能力”的阐述中,强调“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在备课时我主要思考,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应该从何入手?如何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如何在2、5的倍数和3的倍数开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这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发现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讲是不利的,因此,提出小学数学生活化不是一个空想的理念,而是教学领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在解决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主要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做出叙述。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是将小学生的数学
为了解低浓度戊二醛对细菌芽胞的亚致死作用,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与超声波复苏的方法,检测了戊二醛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结果,戊二醛作用后,经超声波处理再接
从生产实际出发,对t≥35mm,σ_b=490MPa的厚钢板对接焊工艺作了介绍,包括:坡口制备、焊接工艺、后热及焊后热处理、焊缝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