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回顾、思考、总结、提升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 记录成功的地方首先要将自己的成功之处,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的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如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的简洁快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成功之处详细地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如在进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感悟圆锥曲线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二、记录学生的新发现和新见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好的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种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鼓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三、 记录学生的问题课后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及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分类给予解疑答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记下笔记作为今后教学的资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选择何种方式处理,处理后,结果如何?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教授知识的部分,而是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任何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五、记录失败的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知识缺陷的作业等,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败、兴趣的丧失、逆反心理的产生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自己应吸取的教训,长此下去,既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为教者积累了第一手的教学信息资料,开阔了视野,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教学艺术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反思则奋进,发现问题就深思,存在问题就整改,找到经验就升华.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所以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你认真仔细地思考当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行为,为教学反思付出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教学反思,相当于在原本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教者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别样风光.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 记录成功的地方首先要将自己的成功之处,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的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如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的简洁快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成功之处详细地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如在进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感悟圆锥曲线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二、记录学生的新发现和新见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好的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种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鼓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三、 记录学生的问题课后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及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分类给予解疑答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记下笔记作为今后教学的资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选择何种方式处理,处理后,结果如何?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教授知识的部分,而是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任何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五、记录失败的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知识缺陷的作业等,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败、兴趣的丧失、逆反心理的产生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自己应吸取的教训,长此下去,既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为教者积累了第一手的教学信息资料,开阔了视野,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教学艺术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反思则奋进,发现问题就深思,存在问题就整改,找到经验就升华.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所以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你认真仔细地思考当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行为,为教学反思付出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教学反思,相当于在原本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教者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别样风光.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