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过一条条沟,翻过一道道梁,沐着白云悠悠满山谷的神韵,伴着《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信天游,我回到了黄天厚土的大陕北。
汽车还在高速路上飞奔,宝塔山已进入我的视线。这座因唐代之塔而得名的山,目睹党中央在延安13年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它不再是一座地理念上的山,也不再是一座建筑层面上的塔,而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
站在宝塔山上俯视,我看到了雄伟大气的王家坪纪念馆,迎风傲立的抗大纪念馆,万众瞩目的清凉山旧址,古树参天的凤凰山旧址,远在桥沟的鲁迅艺术学院,由西自东泛着清波的延河……
1
枣园是当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我沿着两旁长满银杏树的水泥路,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
眼前是一孔孔依山凿就的土窑洞,一方方窄小简陋的土院子,一张张老得不能再老的床铺箱柜和桌椅板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旧居的那盏油灯。
驻足凝视中,微弱的灯光下恍若摇曳出一个湖南汉子的身影。他以坚定的初心,睿智的思考,伏案写就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100多篇文章,科学总结了我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窑洞里传出的灯光,连接着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接续着遵义会议的希望之光,传递着长征路上的照明之灯,点燃着抗日战场的愤怒之焰,最终把全中国照得一片光明。
这就是窑洞里的马列主义,这就是小山沟里的理论光芒。
2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参观者必去的地方。走进这个融纪念性、标志性、时代性和地域性为一体的纪念馆,就如同走进了时光的隧洞。那些如火如荼的历史画面,那些艰苦卓绝的火红岁月,那些惊天动地的战斗场景,那些如歌如泣的感人故事,均以现代声、光、电、油画、雕塑和多媒体等手段,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小小的那个纺车呀吱扭扭地转,摇起了那个纺车纺线线。”夜晚,在延河两岸闪烁着灯光的窑洞里,在洒满月光的院子里,纺车声伴着延河的流水声此起彼伏,这是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剪影。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遇到极为严重的困难。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纺线、开荒、养羊、烧炭……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就连昔日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南泥湾,也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在杨家岭旧居山坡下有片梯田,是当年毛泽东等几位领导人开垦的菜地。一畦畦、一方方长势茂盛的蔬菜彰显着领袖们的情怀。我禁不住心生感慨:一个叫斯诺的美国记者称中国共产党具有的“东方魔力”“兴国之光”,就是孕育于杨家岭窑洞、形成于延安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最终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顺着杨家岭的坡道往下走,阳光把小山溝照得暖意融融。我仿佛看到伟人们穿着打满补
丁的衣裤在院畔踱步,也隐约听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的歌声从对面山峁上传来。
3
离枣园不远的西山脚下,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出席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的原址。
这个叫石峡峪的山沟已被绿色遮掩,张思德巨大的汉白玉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近旁是一面镌刻着《为人民服务》讲话全文的浮雕墙,山坡上“人民服务”五个醒目的大字把半座山映得火红。
虽然那孔炭窑夺走了张思德的生命,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久久仰望着张思德的塑像,对这位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肃然起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浓浓的湖南口音久久在广场上空回荡。
毛泽东之所以要为一名普通战士开追悼大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中要世代传承。
此刻,我不由得想到杨家岭毛泽东旧居墙上挂着的一张照片,想到著名作家石英的一段描写:“窑洞里没有人。我只在毛泽东的房间墙壁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个老汉与领袖并排站立,前面是两个打腰鼓的姑娘。谁也没有受宠若惊。领袖和平民脸上的表情都那么安详,就像春风掠过渠水后水面的波纹那么自然;就像秋熟的玉米棒和玉米皮之间的关系那么和谐,那么相依相存。”
巍巍宝塔山永远耸立在我的心头,滚滚延河水永远流淌在我的梦里,伟大的延安精神永远是我安顿灵魂的精神故乡!
汽车还在高速路上飞奔,宝塔山已进入我的视线。这座因唐代之塔而得名的山,目睹党中央在延安13年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它不再是一座地理念上的山,也不再是一座建筑层面上的塔,而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
站在宝塔山上俯视,我看到了雄伟大气的王家坪纪念馆,迎风傲立的抗大纪念馆,万众瞩目的清凉山旧址,古树参天的凤凰山旧址,远在桥沟的鲁迅艺术学院,由西自东泛着清波的延河……
1
枣园是当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我沿着两旁长满银杏树的水泥路,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
眼前是一孔孔依山凿就的土窑洞,一方方窄小简陋的土院子,一张张老得不能再老的床铺箱柜和桌椅板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旧居的那盏油灯。
驻足凝视中,微弱的灯光下恍若摇曳出一个湖南汉子的身影。他以坚定的初心,睿智的思考,伏案写就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100多篇文章,科学总结了我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窑洞里传出的灯光,连接着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接续着遵义会议的希望之光,传递着长征路上的照明之灯,点燃着抗日战场的愤怒之焰,最终把全中国照得一片光明。
这就是窑洞里的马列主义,这就是小山沟里的理论光芒。
2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参观者必去的地方。走进这个融纪念性、标志性、时代性和地域性为一体的纪念馆,就如同走进了时光的隧洞。那些如火如荼的历史画面,那些艰苦卓绝的火红岁月,那些惊天动地的战斗场景,那些如歌如泣的感人故事,均以现代声、光、电、油画、雕塑和多媒体等手段,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小小的那个纺车呀吱扭扭地转,摇起了那个纺车纺线线。”夜晚,在延河两岸闪烁着灯光的窑洞里,在洒满月光的院子里,纺车声伴着延河的流水声此起彼伏,这是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剪影。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遇到极为严重的困难。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纺线、开荒、养羊、烧炭……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就连昔日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南泥湾,也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在杨家岭旧居山坡下有片梯田,是当年毛泽东等几位领导人开垦的菜地。一畦畦、一方方长势茂盛的蔬菜彰显着领袖们的情怀。我禁不住心生感慨:一个叫斯诺的美国记者称中国共产党具有的“东方魔力”“兴国之光”,就是孕育于杨家岭窑洞、形成于延安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最终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顺着杨家岭的坡道往下走,阳光把小山溝照得暖意融融。我仿佛看到伟人们穿着打满补
丁的衣裤在院畔踱步,也隐约听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的歌声从对面山峁上传来。
3
离枣园不远的西山脚下,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出席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的原址。
这个叫石峡峪的山沟已被绿色遮掩,张思德巨大的汉白玉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近旁是一面镌刻着《为人民服务》讲话全文的浮雕墙,山坡上“人民服务”五个醒目的大字把半座山映得火红。
虽然那孔炭窑夺走了张思德的生命,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久久仰望着张思德的塑像,对这位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肃然起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浓浓的湖南口音久久在广场上空回荡。
毛泽东之所以要为一名普通战士开追悼大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中要世代传承。
此刻,我不由得想到杨家岭毛泽东旧居墙上挂着的一张照片,想到著名作家石英的一段描写:“窑洞里没有人。我只在毛泽东的房间墙壁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个老汉与领袖并排站立,前面是两个打腰鼓的姑娘。谁也没有受宠若惊。领袖和平民脸上的表情都那么安详,就像春风掠过渠水后水面的波纹那么自然;就像秋熟的玉米棒和玉米皮之间的关系那么和谐,那么相依相存。”
巍巍宝塔山永远耸立在我的心头,滚滚延河水永远流淌在我的梦里,伟大的延安精神永远是我安顿灵魂的精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