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政委的抗癌策略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ly198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5岁的唐影是广西桂林的抗癌明星。他耳不聋、眼不花,平时喜欢上网、练书法,到现在走路依然腰杆笔直,给癌友们做报告从来不用扩音器。不过唐影交给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癌友们的“癌政委”。
  面对癌症彰显大将风度
  55岁的一天,唐影正在沙发上坐着,突然觉得嘴里咸咸的,一吐发现全是血,到医院打了止血针才止住。第二天,医生为他做了骨髓穿刺,三家医院的会诊结果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俗称血癌),最多活7~15天。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唐影当时虽然也害怕,但思维反而清晰了。考虑到当地的军队医院没有血液病科,他当即要求转到北京的301医院治疗。领导和同事们一共有四五十号人到机场给他送行,令他非常感动。后来唐影才知道,大家是怕他回不来了,来向他做“活遗体”告别。
  在301医院,唐影住进了抢救危重病人的4号病房,医生连夜为他做了骨髓穿刺,第二天就开始化疗。化疗期间,他又患上了败血症,高烧五天,不省人事,所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都觉得他没救了。可是,唐影奇迹般醒过来了。
  出院时,301医院的医生交代:“回去后尽快去当地医院治疗,因为你年龄较大,血液系统的病持续缓解的机会少,必须坚持化疗。”
  回到桂林181医院化疗期间,唐影反应非常强烈。一是吃了东西就吐,看见饭就害怕。虽然家人想方设法给他弄来新鲜的食物,但他还是难以下咽,一顿饭竟然要吃两个小时。二是睡眠受到影响,他的情绪变得烦躁不安,见到人也不想说话。
  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促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化疗。第一件事是,他再次回到北京301医院做身体检查时发现,白细胞减少到了每立方毫米1000个,血小板也非常低,并且身体恢复很慢。因为血小板少,身体哪儿都不敢碰,一碰就出血痕,这件事让唐影觉得很恐怖。第二件事是,他回到桂林继续第三次化疗时,不仅恶心、呕吐、烦躁,还出现了头脑不清醒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后果会怎样呢?再三思考之后,他决定停止化疗。
  在当时,化疗是西医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手段。唐影说:“人在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动脑筋思考,我少年时的成长经历和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教会了我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但要想办法克服,自我决定。这也是我始终强调癌症病人一定要‘自主生命’的原因。”
  停止化疗后,唐影每天练气功,平时还练习书法和做些家务,并通过中医药治疗来增强体质。他每天晚上九点半睡觉,凌晨四点半起床练功两三个小时,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再坚持练功两小时。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唐影发现体力得到很大恢复,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唐影说:“癌症就是一种慢性病,病因在自身,必须善待癌症。人的生命最重要,要以面对现实的科学态度来走好治疗和康复之路。”
  他是癌友们的癌政委
  1991年,唐影加入桂林抗癌俱乐部,1995年开始担任主任。2008年,他和骆降喜共同发起并组建了“相约星期六”癌友联谊会,积极倡导“话疗、体疗、心疗”,率先在桂林揭开群体抗癌的序幕。“相约星期六”把善待癌症、和谐生命作为根本主张,以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为中心,病友间相互学习、帮助,并邀请桂林医学院赵海潞院长多次讲课,组织对抗癌明星康复的调研……这对癌友的康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唐影说,真正和患者用心地去沟通,是能够解放他们的思想的,这点非常关键。癌症患者面临很多矛盾:面对死亡的恐惧、治疗的痛苦、经济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严重刺激……这些问题不解决,要走上一条正确的康复之路是不可能的。癌症患者到了“相约星期六”以后,既看到许多抗癌明星阳光的一面,又听到一些癌症认识的新观念,这就给他们带来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因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患癌的亲身经历,又善于做癌症病人的思想工作,唐影被癌友们亲切地称为“癌政委”。尤其是初患癌症思想负担较重、极度恐惧、悲观失望,甚至想自杀的患者,只要跟他一交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平静下来,变消极、被动接受治疗为积极主动的自主抗癌。
  从患癌到康复,现在已过了30年,唐影身体很好,头脑清醒。他将这些年来自己抗癌的经验总结为“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他说,树立起与癌症抗争的信心,是奋斗的起步。绝望是走向死亡的最可怕的“疾病”。我们走向康复之路能指望谁?指望子女吗?子女们有他们的家庭和工作。指望老伴吗?他们可能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只能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而一切有利于康复的措施要能见诸行动靠的是决心,必须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怀着悲观的心态混日子,必然导致早衰或早亡。要有恒心毅力,坚持到底,这是由癌症这种终身性疾病的特性所决定的。癌症治疗结论大多是“缓解”而不是“治愈”,常有十年甚至三十年后复发转移的病例,所以一定要有恒心毅力,做到处于顺境不放松,处于逆境不灰心。
  谈及如何坚定地走“提高免疫功能”的康复之路,唐影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平衡心态,在心理困境面前要走好自救之路,就要不断调整心态;二是认真练好郭林气功(国家体委批准的气功);三是坚持科学而有规律的生活。
其他文献
前不久,泰国僧人蒲素帕在普吉岛庆祝了自己115岁的生日,他的弟子们准备在他过完生日后立即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长寿老人”。和尚、居士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寿,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无关系。那么,蒲素帕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50岁后七分饱  蒲素帕自幼不喜荤食,19岁时在家附近的寺庙剃度出家。他一生坚持苦修长达百余年,居岩穴茅棚,食松果山泉,坐禅礼佛,精进不辍。他的日
心态年轻“10”岁  “我老了,没用了”“我成了儿女和社会的包袱”是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后的心理。从工作岗位走下来后,生活反差太大,很多人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容易焦虑、空虚等。其实一个人的心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健康,但人们对饮食和运动的看重远大于心态。心态年轻10岁,保持心理上的“青春态”,能帮助老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更多兴趣爱好,结交知心朋友,可延年益寿。  防病提前“10”岁  如果你今年50
我在八年前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口服降糖药的生活,一服就是两年。在一次体检中,我认识了一位老中医,他给我讲解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使我重新认识了糖尿病,不再惧怕糖尿病。  我决定不光以吃药为主,要从饮食上辅助治疗糖尿病。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又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制定饮食表,明確哪些该吃,哪些不能吃,每餐吃什么,吃多少,怎样搭配。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很好,在减少药量的情况下,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的水平
上个月我过65岁生日时,女儿送了一份相当特别的礼物:两包尿不湿。女儿当众宣布,从即日起我的年龄是0岁,相当于刚刚降生的婴儿。一阵哄笑过后,我不由得大发感慨:返老还童本是电影中的情节,但缩小心理年龄还是可以成为现实的。  从沈阳赶来祝寿的弟弟比我小六岁,可老伴私下里偷偷对我说,他看上去明显要比我这个兄长更为“成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近几年他总是烦心事不断、操心过度的缘故吧。和他相比,我无论哪种境况下
退休之后,如果还有个工作岗位“虚位以待”,对于那些身体条件尚好、精力充沛又热爱事业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儿。但有些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却把自己“热”倒了。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走上新岗位,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要明白继续工作的意义所在,千万不要让发挥余热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挑重担挑成负担  林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年前退休时,他被原单位返聘,依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熟悉的岗位,
酝酿多年的“以房养老”开局不利、应者寥寥,但这不意味着作为最大资产的房子在老人那里真的成为“不动产”,无法变现了。现实中,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的逼近,以及老年人观念的转变、外部条件的成熟,不少老年人不再“守着聚宝盆啃窝头”,而是以老年人特有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品质、儿女的面子、财产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多种方式处置好房产,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老年生活亮丽起来。  70岁住上了大别墅  七十多岁
做了社区志愿者后,我听到居民对电梯抱怨不断。他们也多次向物业反映情况,物业总是以仍在联系厂家为由推脱。  社区领导让我去调查一下。电梯频繁闹病,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事情。我一次次地深入到社区,与居民交谈,对电梯进行“把脉问诊”。经过仔细排查,我用三句成语概括了“病因”。  一是电梯质量被人“偷梁换柱”。在买房时,很多居民不懂电梯,开发商提供的合同上往往只有“使用优质电梯”一类含糊的词语,导致电梯品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