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一种居住
建筑首先是一种居住。中国文明历史很长,当北京猿人为了避暑、避寒住在山洞里面时,还谈不上建造技术,唯一的手段就是挖洞住进去,白天到外面活动,晚上进山洞睡觉。山洞存在的意义首先是生存,这是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
以后当建筑不依附于自然体而单独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的居住形式就产生了建构、建造,建筑是从这两个方面开始的。通过考古发掘可以看到,中国很早就具备了建造技术,特别是在南方。建筑存在的形式与技术,是跟气候有关系的。在长江下游,古时候的人们为了打鱼,在造船术上出现了榫和铆的技术。后来,榫和铆逐渐应用到房屋的建造上。正是由于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出现,在建造技术方面,南方比北方要发达。
建筑在尚未完全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其价值观就是保障生存,还未进入到精神层面,当建筑的价值观具备精神倾向的时候,已经是近代的事情了。
建筑价值观的精神多向性
没有单纯独立的建筑价值观,建筑的价值观离开实际需要和功能,就是虚无而没有意义的。建筑首先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活需要,一是精神需要。
有一种建筑的精神是属于个体的,为了个体的精神信仰而建造,是彰显个人价值观取向的建筑。在20世纪建筑历史上这样的建筑有很多。他们多为个人住宅,这种住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是为了美学和价值观的体现而建造的,旨在表达一种纯粹的精神。
倡导建筑精神的价值观在中国相对是比较少的。建国之后中国陆续出现了一些革命建筑,这些革命建筑基本都是大型的集会建筑,比如1958年的十大建筑。它们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政治需要,而满足政治需要就是在倡导种精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建筑也是有很独特的价值观的。
更普遍的是,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宗教建筑,宗教建筑因为其建筑的精神属性非常强烈而使得其价值观异常突出和明确。
当宗教建筑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就说明社会已经稳定,因为社会动乱之时首先被毁掉的就是带有信仰的建筑,比如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大浩劫的年代。
2003年我去柏林,看到了位于原东柏林的一所教堂。在柏林还分东西的时候,东柏林曾经把这个教堂炸掉,现在又在原来的位置重新盖了一所教堂,比原来小得多,却有很多人去祈祷。旁边有一个宣传板,上面写着原来的教堂被炸毁的过程。当时我就有这样的想法:当宗教建筑在社会中重新被建立的时候,就是一种秩序的恢复,也就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秩序的恢复。这个时候,精神信仰被提到了一定高度,具备强烈价值观倾向的建筑自然也开始得以重建。
另外存在一些建筑,其价值观的精神倾向并不明显,而是和城市化存在某种联系,为了居住,为了生活,或为了金融贸易。这些建筑就是为这些主题服务的,既有人文因素,又有生活、经济因素。比如写字楼,它不是为了居住也不是为了精神,而是为了商业。这些建筑的价值观就无法去浓彩重描。
多重角力的产物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时尚,如果建筑美好这个城市就漂亮。城市是怎么建造的?城市是人的欲望和权力平衡的结果。在这里,规划决策者代表着权力,居者代表着欲望。欲望总要寻求变化,需要更多新的东西,这些欲望会不断膨胀,规划者就会力图控制这种欲望,这是一个角力和制衡的过程,大部分城市建筑的价值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在欲望与权力互相角力与制衡的过程中,地产商也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但地产商不是一个思考者,他的行为方式和建筑师是不一样的。建筑师需要对建筑文化有所贡献,比如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美学价值。地产商是很少考虑到建筑文化这个层面的,而多是从商业的角度或销售的角度来衡量。这里呈现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观。正是由于资本力量的强大,在现今的中国建筑里,价值观在过度倾斜着。
城市里的大型建筑或者地标性建筑则体现了城市甚至国家的意志,这已不是个体的开发商或者设计者所能左右的。但最后不管哪种价值观占据上风,建筑都是互相妥协的产物,城市的建筑也正因此才具备如此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