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中国通行的主要文字是“汉字”。换句话说,这个朝代给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人,打上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
即便在广为称颂的唐朝,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大诗人,也多半会有一种“崇汉”、“思汉”的微妙心理。
在唐诗中,“以汉代唐”的风格寻常可见。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诗人用汉将代唐将。再比如,杜牧的《早雁》寫道,“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长门”其实是汉代宫名,而非唐代。
汉朝的魅力究竟在于何处?在于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生长的政治经济框架。如果说秦朝有了皇帝,提供了一种皇帝治下,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可能性,那么汉朝则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层面,将这种可能性予以制度化,并延续到后世,乃至影响更远的将来。
这种政经框架,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乃至审美的偏好。换句话说,也决定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某些特质。
“皇帝”崛起,从启蒙到制度化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废除分权式的贵族制,开创了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某种意义上讲,秦始皇的作为可以看成是一种皇帝制度的“启蒙”。
除了秦始皇本人之外,秦国的皇族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做皇帝的底气,也没有那一份自尊。秦朝末年,当打着六国贵族名号的农民起义军兵临首都咸阳城下,权臣兼宦官赵高对秦始皇的孙子子婴说:“始皇帝君临天下,才敢自称皇帝。现在六国起兵独立,秦国疆土还不如以前,你干脆就称秦王好了,这样好和刘邦、项羽讲和。” 子婴说,也罢。
在汉武帝之前,皇帝尚且缺乏真正的威严感。汉惠帝责备曹参在执法上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曹参说:“陛下和高皇帝(刘邦)比,哪一个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惠帝说:“你赶不上萧何。”曹参说:“既然我们都不如前代,那么为何不遵循前代之法呢?”
以上这个“萧规曹随”的故事说明,皇帝是保守的,并不急于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因此,才有了惠帝之后的文景两帝的“无为”之治。汉武帝改变这一切,武帝的改变也是汉朝对中国皇帝制度的第二个贡献,即通过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夯实皇帝制度。
从此,中国的皇帝真正成为了“天子”、“九五之尊”和“万人之上”,中国人也真正成为了皇帝的子民。
中央集权,权术和财金的双轨
中国人对汉武帝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最粗陋的层次莫过于“雄才大略”,第二个层次则指向了他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段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开拓了疆土;第三个层次则是,他从财政金融上构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治理框架和范本。
讨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毫无意义,他的很多政治手段则具有开创性价值,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政治治理传统。其中,最富有政治生命力和时代穿透力的一条是刺史制度。
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单位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实行郡、国两制并行。到汉武帝时代,郡国总数超过100个,中央政府难以对如此众多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进行监察。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刺史部,全国的郡国总共分为13部,每个部设一名刺史代表中央进行监察。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并非汉武帝的创举,秦朝就有,但汉武帝的创举在于“小官监察大官”。刺史的官阶并不高,俸禄只有600石,但郡国首长却超过2000石。监察者的官阶比监察者低,而待遇更差,那就会导致监察者有强烈的“监察”欲望。
这种对人性的利用,不啻为一种极为高明的政治策略,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监察制度和官僚系统的制衡规则。“扶弱制强”、“以弱制强”,后世的皇帝长期都善于使用在生理、心理上都有缺陷的宦官集团监察、制衡更为强大的文官集團,这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高超策略。东汉、唐朝和明朝几乎所有相对“长寿”的帝制王朝,都出现过宦官专权。
在好的时代,监察权有利于遏制官僚集团的腐败,有利于对地方优秀人才的发掘。但在不好的时代,监察权很可能沦为一种“整人权”,成为官僚系统内部倾轧的最有力工具,谁掌握这种工具就在权力天平上增加了砝码。
到了西汉末年,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最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地方行政层级,刺史成为了监察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有的刺史还改成州牧。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小截面。此外,他还削弱相权,建立中央常备军等。除了政治上的措施,在学术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学彻底变成了皇帝的儒学,这使得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必须苦苦追寻儒学的真面目。
但归根结底,任何权力的稳固,最根本的基础都是必须有精英集团的拥护,而拥护的动力来自于对集团内部成员的支付能力,支付能力又来自于中央政府对财政金融的掌控能力。问题就变成,并不具备生产性功能的中央政府,如何从民间的生产领域拿走财富,据为己有或者进行再分配。
流氓、乞丐都能做皇帝,那么秉持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更是大有可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代的读书人唯有在中国,才会如此大幅度地享有这种阶层流动的自由。在中世纪的欧洲或古印度,文字书写是教会和贵族的专利,多数普通人甚至都缺少读书的权利,沦为文盲、农奴或者贱民,遑论通过读书赢得未来。
比如,在中国的西汉时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体系已日臻成熟,这个制度直到上世纪中叶才正式废除,但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至今难以根除。这是一种比西方的领主贵族制度更固化和落后的制度,它深刻地阻碍了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一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考察印度后说,在印度大城市,年轻人走路通常很慢,无所事事,好像没有明天。但在中国,每个人都好像在奔向明天。
秦汉以降,中国人享受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庇护下的平等观念和奋斗精神,形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的乐观性格,而这不是所有民族都有。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工业化能如此快速推进,很大程度不过是这种性格的大爆发。而从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人则用数百年时间才冲破了贵族制度,成就了现代化的奇迹。
此外,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自我强化”特征,也让中国国土没有长期分裂,从而成就了全球最具潜力的统一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未来的无穷可能性。
历史传统是中国人的负担,但也是祖先对我们的遗赠。一个理智的中国人,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即便在广为称颂的唐朝,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大诗人,也多半会有一种“崇汉”、“思汉”的微妙心理。
在唐诗中,“以汉代唐”的风格寻常可见。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诗人用汉将代唐将。再比如,杜牧的《早雁》寫道,“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长门”其实是汉代宫名,而非唐代。
汉朝的魅力究竟在于何处?在于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生长的政治经济框架。如果说秦朝有了皇帝,提供了一种皇帝治下,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可能性,那么汉朝则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层面,将这种可能性予以制度化,并延续到后世,乃至影响更远的将来。
这种政经框架,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乃至审美的偏好。换句话说,也决定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某些特质。
“皇帝”崛起,从启蒙到制度化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废除分权式的贵族制,开创了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某种意义上讲,秦始皇的作为可以看成是一种皇帝制度的“启蒙”。
除了秦始皇本人之外,秦国的皇族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做皇帝的底气,也没有那一份自尊。秦朝末年,当打着六国贵族名号的农民起义军兵临首都咸阳城下,权臣兼宦官赵高对秦始皇的孙子子婴说:“始皇帝君临天下,才敢自称皇帝。现在六国起兵独立,秦国疆土还不如以前,你干脆就称秦王好了,这样好和刘邦、项羽讲和。” 子婴说,也罢。
在汉武帝之前,皇帝尚且缺乏真正的威严感。汉惠帝责备曹参在执法上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曹参说:“陛下和高皇帝(刘邦)比,哪一个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惠帝说:“你赶不上萧何。”曹参说:“既然我们都不如前代,那么为何不遵循前代之法呢?”
以上这个“萧规曹随”的故事说明,皇帝是保守的,并不急于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因此,才有了惠帝之后的文景两帝的“无为”之治。汉武帝改变这一切,武帝的改变也是汉朝对中国皇帝制度的第二个贡献,即通过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夯实皇帝制度。
从此,中国的皇帝真正成为了“天子”、“九五之尊”和“万人之上”,中国人也真正成为了皇帝的子民。
中央集权,权术和财金的双轨
中国人对汉武帝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最粗陋的层次莫过于“雄才大略”,第二个层次则指向了他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段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开拓了疆土;第三个层次则是,他从财政金融上构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治理框架和范本。
讨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毫无意义,他的很多政治手段则具有开创性价值,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政治治理传统。其中,最富有政治生命力和时代穿透力的一条是刺史制度。
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单位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实行郡、国两制并行。到汉武帝时代,郡国总数超过100个,中央政府难以对如此众多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进行监察。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刺史部,全国的郡国总共分为13部,每个部设一名刺史代表中央进行监察。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并非汉武帝的创举,秦朝就有,但汉武帝的创举在于“小官监察大官”。刺史的官阶并不高,俸禄只有600石,但郡国首长却超过2000石。监察者的官阶比监察者低,而待遇更差,那就会导致监察者有强烈的“监察”欲望。
这种对人性的利用,不啻为一种极为高明的政治策略,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监察制度和官僚系统的制衡规则。“扶弱制强”、“以弱制强”,后世的皇帝长期都善于使用在生理、心理上都有缺陷的宦官集团监察、制衡更为强大的文官集團,这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高超策略。东汉、唐朝和明朝几乎所有相对“长寿”的帝制王朝,都出现过宦官专权。
在好的时代,监察权有利于遏制官僚集团的腐败,有利于对地方优秀人才的发掘。但在不好的时代,监察权很可能沦为一种“整人权”,成为官僚系统内部倾轧的最有力工具,谁掌握这种工具就在权力天平上增加了砝码。
到了西汉末年,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最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地方行政层级,刺史成为了监察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有的刺史还改成州牧。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小截面。此外,他还削弱相权,建立中央常备军等。除了政治上的措施,在学术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学彻底变成了皇帝的儒学,这使得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必须苦苦追寻儒学的真面目。
但归根结底,任何权力的稳固,最根本的基础都是必须有精英集团的拥护,而拥护的动力来自于对集团内部成员的支付能力,支付能力又来自于中央政府对财政金融的掌控能力。问题就变成,并不具备生产性功能的中央政府,如何从民间的生产领域拿走财富,据为己有或者进行再分配。
流氓、乞丐都能做皇帝,那么秉持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更是大有可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代的读书人唯有在中国,才会如此大幅度地享有这种阶层流动的自由。在中世纪的欧洲或古印度,文字书写是教会和贵族的专利,多数普通人甚至都缺少读书的权利,沦为文盲、农奴或者贱民,遑论通过读书赢得未来。
比如,在中国的西汉时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体系已日臻成熟,这个制度直到上世纪中叶才正式废除,但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至今难以根除。这是一种比西方的领主贵族制度更固化和落后的制度,它深刻地阻碍了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一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考察印度后说,在印度大城市,年轻人走路通常很慢,无所事事,好像没有明天。但在中国,每个人都好像在奔向明天。
秦汉以降,中国人享受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庇护下的平等观念和奋斗精神,形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的乐观性格,而这不是所有民族都有。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工业化能如此快速推进,很大程度不过是这种性格的大爆发。而从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人则用数百年时间才冲破了贵族制度,成就了现代化的奇迹。
此外,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自我强化”特征,也让中国国土没有长期分裂,从而成就了全球最具潜力的统一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未来的无穷可能性。
历史传统是中国人的负担,但也是祖先对我们的遗赠。一个理智的中国人,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