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本文针对古汉语中的这一句式,浅要探究了该句式中“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这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古汉语;“A而B之”句式;“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探索并掌握它在内容及形式上的规律及特点,对于正确分析和运用这种语言格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肤浅的探析。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把这种形式称为“A而B之”式。
一、“而”、“之”在句式中的职能
在古汉语中,“而”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之”字常常用来做代词、助词等。当“而”与“之”被用在同一个句子中构成“A而B之”格式时,“而”就只做连词用,“之”只做代词用。下面根据“而”字做连词所连接A、B项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韩愈《原毁》)
(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3)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上举四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并列关系,A和B项没有偏正主次之分,意思是平列的。例(1)“而”译为“并且”,其余三例中的“而”可不译。“之”在各例中均做代词,例(1)“之”代“吾说”,例(2)“之”代石声,例(3)“之”代“丘”,例(4)“之”代荆州。
(5)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李渔《芙蕖》)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7)亚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8)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9)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1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2)有闻而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顺承关系,句中的A和B构成一个连动式,意思是相承或相关。例(5)中“而”译为“并且”,例(6)(7)(9)(10)中“而”可不译,例(8)中“而”译为“着”,例(11)(13)中的“而”译为“就”。“之”字在例(5)中代荷花,例(6)中代朽木,例(7)中代楚人,例(11)中不成列的敌人。这些均可译为“他们”。例(10)(12)中指代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4)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说苑·奉使》)
上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假设关系,“而”用在前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它所在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后一个分句表示推论结果。“而”译为“如果”、“之”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5)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墨子·奉使公输》)
(16)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马中锡《中山狼传》)
(1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史记·项羽本纪》)
上举三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转折关系,A和B意思相对或相反。“而”译为“反而”。“之”字在例(15)中代宋国,译为“它”,在例(16)中代东郭先生,例(17)中代刘邦,译为“他”。
(18)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蒲松龄《促织》)
(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20)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1)樊哙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22)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偏正关系,连接状语A和中心词动词谓语B,A修饰B。例(18)(19)(20)中的“而”表示动作的情态,译为“得”,例(21)(22)(23)中“而”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着”。“之”字在例(18)中代蟋蟀,例(19)中代恐惧的声音,例(20)中代酒,这些均译为“它”。
二、A、B项的词类活用
一般地说,在“A而B之”格式中,连词“而”的前项A和后项B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A、B项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在此格式中将被活用为动词,其中B项活用的词,往往表示使动或意动用法。
(24)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2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上举三例为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例(26)A项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27)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
(28)进城梯而下之。(司马光《李塑雪夜进蔡州》)
(29)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
(30)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3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32)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上举六例,为B项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前三项的B项为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例(27)“腊之”译为“使蛇成为肉干”。例(28)“下之”译为“把他引下来”。例(29)“小之”译为“使木材变小”。后三例中的B项为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例(30)“陋之”译为“认为它陋”。例(31)“药之”译为“把他看成药”。例(32)“师之”译为“以他为老师”。
三、A、B项的扩展形式
在表现形式上,“A而B之”格式中的A、B项都是一个字的,这是它的原型,这里称之为基本式。如“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仰而视之”(《庄子·秋水》)。上文所举的例(2)至例(14),都是这种基本式。此外,它还有三种扩展形式:A项扩展式,B项扩展式,A、B项扩展式。扩展后的A、B项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33)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3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35)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6)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梁启超《谭嗣同》)
(37)集诸将而语之曰……(全祖望《梅花岭记》)
(38)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一》)
(39)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列子·说符》)
(40)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上举诸例为A项扩展式。例(33)(34)(35)的A项为偏正词组,例(36)(37)(38)(39)(40)的A项为动宾词组。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3)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黄宗羲《原君》)
上举三例为B项扩展式。其B项都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4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5)初不欲入而不得去之者,禹是也。(黄宗羲《原君》)
(4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7)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举四例为A、B项分别为偏正词组。例(46)的A、B项分别为分句。例(47)的A项是偏正词组,B项是主谓词组。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已把这种“A而B之”格式承袭沿用下来,而这种袭用则以A、B项是偏正关系居多。如本文开头所举诸例。可见,“A而B之”是古汉语中形成的一种较固定的句式。这种古汉语句式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作者简介:
左元芹,女,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多年从事高中重点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敬业爱岗,关心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方法独特,成绩斐然,深得领导、学生和家长的称赞。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体罚”》等几十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顾军,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县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手,校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核心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形成了“实”、“活”、“趣”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效果好,高考教学实绩突出,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关键词:古汉语;“A而B之”句式;“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探索并掌握它在内容及形式上的规律及特点,对于正确分析和运用这种语言格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肤浅的探析。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把这种形式称为“A而B之”式。
一、“而”、“之”在句式中的职能
在古汉语中,“而”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之”字常常用来做代词、助词等。当“而”与“之”被用在同一个句子中构成“A而B之”格式时,“而”就只做连词用,“之”只做代词用。下面根据“而”字做连词所连接A、B项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韩愈《原毁》)
(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3)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上举四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并列关系,A和B项没有偏正主次之分,意思是平列的。例(1)“而”译为“并且”,其余三例中的“而”可不译。“之”在各例中均做代词,例(1)“之”代“吾说”,例(2)“之”代石声,例(3)“之”代“丘”,例(4)“之”代荆州。
(5)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李渔《芙蕖》)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7)亚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8)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9)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1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2)有闻而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顺承关系,句中的A和B构成一个连动式,意思是相承或相关。例(5)中“而”译为“并且”,例(6)(7)(9)(10)中“而”可不译,例(8)中“而”译为“着”,例(11)(13)中的“而”译为“就”。“之”字在例(5)中代荷花,例(6)中代朽木,例(7)中代楚人,例(11)中不成列的敌人。这些均可译为“他们”。例(10)(12)中指代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4)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说苑·奉使》)
上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假设关系,“而”用在前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它所在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后一个分句表示推论结果。“而”译为“如果”、“之”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5)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墨子·奉使公输》)
(16)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马中锡《中山狼传》)
(1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史记·项羽本纪》)
上举三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转折关系,A和B意思相对或相反。“而”译为“反而”。“之”字在例(15)中代宋国,译为“它”,在例(16)中代东郭先生,例(17)中代刘邦,译为“他”。
(18)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蒲松龄《促织》)
(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20)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1)樊哙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22)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偏正关系,连接状语A和中心词动词谓语B,A修饰B。例(18)(19)(20)中的“而”表示动作的情态,译为“得”,例(21)(22)(23)中“而”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着”。“之”字在例(18)中代蟋蟀,例(19)中代恐惧的声音,例(20)中代酒,这些均译为“它”。
二、A、B项的词类活用
一般地说,在“A而B之”格式中,连词“而”的前项A和后项B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A、B项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在此格式中将被活用为动词,其中B项活用的词,往往表示使动或意动用法。
(24)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2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上举三例为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例(26)A项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27)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
(28)进城梯而下之。(司马光《李塑雪夜进蔡州》)
(29)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
(30)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3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32)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上举六例,为B项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前三项的B项为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例(27)“腊之”译为“使蛇成为肉干”。例(28)“下之”译为“把他引下来”。例(29)“小之”译为“使木材变小”。后三例中的B项为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例(30)“陋之”译为“认为它陋”。例(31)“药之”译为“把他看成药”。例(32)“师之”译为“以他为老师”。
三、A、B项的扩展形式
在表现形式上,“A而B之”格式中的A、B项都是一个字的,这是它的原型,这里称之为基本式。如“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仰而视之”(《庄子·秋水》)。上文所举的例(2)至例(14),都是这种基本式。此外,它还有三种扩展形式:A项扩展式,B项扩展式,A、B项扩展式。扩展后的A、B项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33)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3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35)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6)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梁启超《谭嗣同》)
(37)集诸将而语之曰……(全祖望《梅花岭记》)
(38)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一》)
(39)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列子·说符》)
(40)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上举诸例为A项扩展式。例(33)(34)(35)的A项为偏正词组,例(36)(37)(38)(39)(40)的A项为动宾词组。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3)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黄宗羲《原君》)
上举三例为B项扩展式。其B项都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4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5)初不欲入而不得去之者,禹是也。(黄宗羲《原君》)
(4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7)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举四例为A、B项分别为偏正词组。例(46)的A、B项分别为分句。例(47)的A项是偏正词组,B项是主谓词组。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已把这种“A而B之”格式承袭沿用下来,而这种袭用则以A、B项是偏正关系居多。如本文开头所举诸例。可见,“A而B之”是古汉语中形成的一种较固定的句式。这种古汉语句式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作者简介:
左元芹,女,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多年从事高中重点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敬业爱岗,关心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方法独特,成绩斐然,深得领导、学生和家长的称赞。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体罚”》等几十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顾军,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县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手,校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核心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形成了“实”、“活”、“趣”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效果好,高考教学实绩突出,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