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初中生物课时,要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无限的向往。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它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而有兴趣的生物课堂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实际,生物就在身边
生物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联系身边的现象来拓展,比如,在教学“合理膳食”时,书本内容较简单,而且给的要求模糊而繁琐,备课时对本节内容做了较大调整,对均衡膳食提出了十个字方针“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每天补充的一份钙。二:每顿吃的二兩主食。三:每天补充的三份蛋白质。四: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500克蔬菜加水果。红:红色蔬果和红酒。黄:黄色蔬果。绿:绿色蔬果和绿茶。白:燕麦片。黑:黑木耳。
在教学“皮肤与汗液分泌”时,问学生平时都怎么洗脸,其实我们脸部毛孔分布情况不同,鼻子上的毛孔开口朝上,洗时应该从上往下按摩,脸部毛孔开口略下,应该从下往上洗,顺便还可以克服下重力,看看生物学多重要,还能教你怎么洗脸。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好的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联想。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在“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影《阿凡达》的视频片段,并设疑:里面纳美族人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现实中存在蓝皮肤的人吗?简短的视频把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情境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三、恰当设问,让学生有的放矢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血液组分》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那不成熟的呢?(2)阅读教材,找出血红蛋白的特性,想象一下如果血红蛋白是一个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给动脉血和静脉血下定义,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概念。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展望未来,引发无限科学向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和挑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比如,教学“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即转基因技术)时,举例基因治疗有望解决一些遗传病,美国于1990年对一位SCID(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使得该患者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那将来遗传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病……甚至是肥胖都有可能通过基因治疗得到解决。所以掌握生命科学和相关科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上述重大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无谓、无味到有所谓和有味道,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会提高,就会解决当前初中生物的尴尬境地,也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到了生物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也使自己的教学生活充满的兴趣,也产生了欢乐。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它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而有兴趣的生物课堂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实际,生物就在身边
生物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联系身边的现象来拓展,比如,在教学“合理膳食”时,书本内容较简单,而且给的要求模糊而繁琐,备课时对本节内容做了较大调整,对均衡膳食提出了十个字方针“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每天补充的一份钙。二:每顿吃的二兩主食。三:每天补充的三份蛋白质。四: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500克蔬菜加水果。红:红色蔬果和红酒。黄:黄色蔬果。绿:绿色蔬果和绿茶。白:燕麦片。黑:黑木耳。
在教学“皮肤与汗液分泌”时,问学生平时都怎么洗脸,其实我们脸部毛孔分布情况不同,鼻子上的毛孔开口朝上,洗时应该从上往下按摩,脸部毛孔开口略下,应该从下往上洗,顺便还可以克服下重力,看看生物学多重要,还能教你怎么洗脸。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好的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联想。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在“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影《阿凡达》的视频片段,并设疑:里面纳美族人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现实中存在蓝皮肤的人吗?简短的视频把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情境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三、恰当设问,让学生有的放矢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血液组分》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那不成熟的呢?(2)阅读教材,找出血红蛋白的特性,想象一下如果血红蛋白是一个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给动脉血和静脉血下定义,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概念。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展望未来,引发无限科学向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和挑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比如,教学“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即转基因技术)时,举例基因治疗有望解决一些遗传病,美国于1990年对一位SCID(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使得该患者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那将来遗传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病……甚至是肥胖都有可能通过基因治疗得到解决。所以掌握生命科学和相关科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上述重大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无谓、无味到有所谓和有味道,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会提高,就会解决当前初中生物的尴尬境地,也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到了生物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也使自己的教学生活充满的兴趣,也产生了欢乐。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