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的育人功能体现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辅助德育等多个方面。音乐要融入学生生活,要唱到学生心里,要让学生唱响六首歌:国歌、校歌、班歌(三首),还有唱给自己的歌。
关键词:音乐;育人;国歌;校歌;班歌;学生的心灵之歌
作为音乐教师,我深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辅助德育等多个方面。要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必须要教导学生唱好六首歌。
一、音乐的育人功能
音乐像春风抚慰着学生的创伤,音乐像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音乐是战鼓鼓舞着学生的斗志。
音乐能够愉悦身心。我国古代的名医朱震亨曾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与学生的身体运动相结合,比如,课间学生做的广播操、跳的广场舞等,通过音乐的律动来协调肢体运动,学生在清醒头脑、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愉悦了心灵。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比如,让学生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随着乐曲的旋律而痛苦、而哀伤或渴望,这些情绪情感的变化,正是学生与阿炳在沟通心灵,并从中汲取到主人公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音乐能够辅助德育。对学生的德育要以情感为基础,空洞的说教最无力。音乐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音色美妙的音乐,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比如,学生合唱经典曲目《保卫黄河》,每唱一次,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学生仇恨敌人,热爱人民的感情,从而也增强他们的学习斗志。
初中学生爱唱歌,尤其爱唱流行歌曲,但一些不健康的歌曲一定要禁唱。作为音乐教师,要做好正面引导。我以为正面引导较好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唱响六首歌,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积极推进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
二、让学生唱响的六首歌
第一首:国歌
国歌是革命斗争时期最流行的歌,就像俄罗斯曾长期以《国际歌》为国歌,法国至今仍以《马赛曲》为国歌一样。它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永远激励我中华儿女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绝不屈服、顽强抗争、革命到底。尽管时代变迁、岁月消磨,从革命年代唱到今天的幸福时代,但歌声不老,精神永存!
在开学典礼时,在中考誓师大会时,在学校运动会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在激越嘹亮的国歌声中,我们全体师生都要右手握拳而扪心自问,凝望国旗而热泪盈眶!
第二首:校歌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歌的歌词给予学生积极的正能量,乐曲或古典或高雅或昂扬或激进,节奏起伏,韵律铿锵。对内,是一种精神的号召和激励;对外,是一种形象的展示和宣言。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职业理想、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心声。唱响校歌,可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乐观自信、拼搏向上的优良学风,形成尊师爱生、敬业乐教的优良教风。
第三、四、五首:班歌
班歌是一种象征,给学生班级的归属感,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可能有些人认为班歌可有可无,错!一首《国际歌》嘹亮了全世界,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团结起来,为一个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那么,一首班歌也一定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发挥感恩励志教育作用的歌曲作为班歌,然后全班学生定期高唱。
班歌最少三首:一首唱给父亲,一首唱给母亲,还有一首唱给班级,唱给全体学生。
比如,刘和刚的《父亲》:“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崔京浩的《父亲》:“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满文军的《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些优秀的歌曲,光看歌词就已让人泪流满面,再配上饱含深情的旋律,每唱一次,都会触动学生灵魂的最深处。学生会将对父母的感恩化为学习上不竭的动力!
唱给班级学生的歌曲很多,选择那些可以提神儿、提劲儿、提气儿的励志歌曲,可全班投票多选几首,然后定期循环演唱。比如,《飞得更高》《我相信》《怒放的生命》《男儿当自强》等。
第六首:唱给自己的歌
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来舒缓情绪,释放压力,鼓舞斗志。无论古典现代,名曲小调,无论民族、通俗、流行,只要积极健康,都可以去听、去唱。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给自己一种气吞山河,乾坤由我掌控的壮志豪情。唱“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虽带点儿年少的轻狂,但更多的是豪迈,敢于做梦的年龄就必须要敢于做梦。唱“我要飞到无人能及的世界,飞得再累,不准自己跌坠。”是要告诉自己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勇往直前,不许后退!
总之,初中音乐课不应是副科,也不仅仅是在教唱几首歌曲,教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唱响国歌、校歌、班歌,唱响自己的心灵之歌,大力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推进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让音乐更好地辅助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关键词:音乐;育人;国歌;校歌;班歌;学生的心灵之歌
作为音乐教师,我深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辅助德育等多个方面。要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必须要教导学生唱好六首歌。
一、音乐的育人功能
音乐像春风抚慰着学生的创伤,音乐像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音乐是战鼓鼓舞着学生的斗志。
音乐能够愉悦身心。我国古代的名医朱震亨曾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与学生的身体运动相结合,比如,课间学生做的广播操、跳的广场舞等,通过音乐的律动来协调肢体运动,学生在清醒头脑、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愉悦了心灵。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比如,让学生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随着乐曲的旋律而痛苦、而哀伤或渴望,这些情绪情感的变化,正是学生与阿炳在沟通心灵,并从中汲取到主人公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音乐能够辅助德育。对学生的德育要以情感为基础,空洞的说教最无力。音乐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音色美妙的音乐,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比如,学生合唱经典曲目《保卫黄河》,每唱一次,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学生仇恨敌人,热爱人民的感情,从而也增强他们的学习斗志。
初中学生爱唱歌,尤其爱唱流行歌曲,但一些不健康的歌曲一定要禁唱。作为音乐教师,要做好正面引导。我以为正面引导较好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唱响六首歌,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积极推进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
二、让学生唱响的六首歌
第一首:国歌
国歌是革命斗争时期最流行的歌,就像俄罗斯曾长期以《国际歌》为国歌,法国至今仍以《马赛曲》为国歌一样。它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永远激励我中华儿女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绝不屈服、顽强抗争、革命到底。尽管时代变迁、岁月消磨,从革命年代唱到今天的幸福时代,但歌声不老,精神永存!
在开学典礼时,在中考誓师大会时,在学校运动会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在激越嘹亮的国歌声中,我们全体师生都要右手握拳而扪心自问,凝望国旗而热泪盈眶!
第二首:校歌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歌的歌词给予学生积极的正能量,乐曲或古典或高雅或昂扬或激进,节奏起伏,韵律铿锵。对内,是一种精神的号召和激励;对外,是一种形象的展示和宣言。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职业理想、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心声。唱响校歌,可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乐观自信、拼搏向上的优良学风,形成尊师爱生、敬业乐教的优良教风。
第三、四、五首:班歌
班歌是一种象征,给学生班级的归属感,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可能有些人认为班歌可有可无,错!一首《国际歌》嘹亮了全世界,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团结起来,为一个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那么,一首班歌也一定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发挥感恩励志教育作用的歌曲作为班歌,然后全班学生定期高唱。
班歌最少三首:一首唱给父亲,一首唱给母亲,还有一首唱给班级,唱给全体学生。
比如,刘和刚的《父亲》:“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崔京浩的《父亲》:“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满文军的《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些优秀的歌曲,光看歌词就已让人泪流满面,再配上饱含深情的旋律,每唱一次,都会触动学生灵魂的最深处。学生会将对父母的感恩化为学习上不竭的动力!
唱给班级学生的歌曲很多,选择那些可以提神儿、提劲儿、提气儿的励志歌曲,可全班投票多选几首,然后定期循环演唱。比如,《飞得更高》《我相信》《怒放的生命》《男儿当自强》等。
第六首:唱给自己的歌
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来舒缓情绪,释放压力,鼓舞斗志。无论古典现代,名曲小调,无论民族、通俗、流行,只要积极健康,都可以去听、去唱。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给自己一种气吞山河,乾坤由我掌控的壮志豪情。唱“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虽带点儿年少的轻狂,但更多的是豪迈,敢于做梦的年龄就必须要敢于做梦。唱“我要飞到无人能及的世界,飞得再累,不准自己跌坠。”是要告诉自己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勇往直前,不许后退!
总之,初中音乐课不应是副科,也不仅仅是在教唱几首歌曲,教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唱响国歌、校歌、班歌,唱响自己的心灵之歌,大力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推进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让音乐更好地辅助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