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的新闻,某校一大学生强奸同级女生未遂,将其杀害。
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他有一点失魂落魄。警察问他是否将女生锁在屋内,他点头:“嗯。”“为什么在你的屋里?”他的声音慢慢低下来:“因为我做了傻事了。”
仿佛一个不知情的小孩,“做了傻事”。这话让我颇有感触。
心理学里,这种状态有一个专门名词,叫“解离”。通俗地说,就是找不到自己。我在大学做心理老师,每逢期末,会有学生找我们开休学或缓考评估。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身上也有类似不知所措的、好像是“做了傻事”的气味。走到这一步的学生,学业往往已是岌岌可危,处在悬崖边缘。我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评估其危机的形成,给出进一步的建议。但是遇到一类学生,这工作会变得异常困难,他们既不是桀骜不驯,也并非有意刁难,本质上都是十分普通的孩子,态度也很温顺。他们失魂落魄地被辅导员带来,又失魂落魄地走进咨询室,好像至今仍无法相信自己的处境。我们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你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吗?”
“也不是什么困难……”低头,嗫嚅。
“不是困难?那你来干什么?”
“我在试读期,这学期再挂一科就没有学位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里面没有“我”什么事,一切都是形势使然,隐含着一种微妙的、局外人一样的态度:“倒霉哎!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背后的潜台词则是:“我本人对这件事不甚了解,无法掌握,也不能负责。”
新闻里的犯罪嫌疑人面对提问也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事业不怎么顺,钱不怎么够花,自然就会有一些自暴自弃的想法。”这句话说得理所当然,说不定还带有几分懵懂和委屈。本来嘛,我又不是故意的。你责问我,不如责问我的逆境。这句话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然就会”4个字。当中同样没有“我”,一切都来自于命运的无情捉弄。“我”的恶念,是环境强加于我的,一如我的怀才不遇——“我”拿这些有啥办法?
因为这样,我才会“做了傻事”。
一个人遇到再怎么绝望的逆境,只要他知道自己在哪,有哪些可以改变和只能接受的事,就不可怕。要命的是那些“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身不由己”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觉察如此之少,就像马路上的梦游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我不知道这学期怎么过得这么快,一直没写作业,忽然就到了期末”;“我想学习,可是身不由己打游戏打了好几天”;“我只想喝一杯来着,但不知道怎么的,醒来就发现已经被扛到床上了。”更可怕的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只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拖延症、不自觉、酒瘾,或者干脆像这个学生一样——“我做了傻事”,就好。看上去也在自我批判,但其实他们早就原谅了自己——不能说原谅,因为从来也没有不原谅。他们根本没有找到自己。
“游戏太好玩了,我不小心就玩多了一点”;“意志力不强,拖欠了好多功课”;“专业课太难,于是挂科了。”不要小看这种措辞上的微妙推卸,它们反映出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以及进一步地掌握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这次的犯罪事件敲响了最极端的警钟:一个人如果一直找不到自己,他做出怎样的事都无法预料。
假如这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凶手,一个恶魔,事情反而简单,但可惜,新闻中的学生并没有恶魔的觉悟。只是一次“自然就会”的自暴自弃,他就被自己做的事给吓蒙了。像小孩一样连滚带爬地跑出去,把一切说成犯了傻。
只因为一件当事人自己都没弄懂的“傻事”,两个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距离今天的年轻人并不远:一些过得并不快乐的人,活在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里。好像都在埋怨自己,却从来没有真的找到过自己。
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他有一点失魂落魄。警察问他是否将女生锁在屋内,他点头:“嗯。”“为什么在你的屋里?”他的声音慢慢低下来:“因为我做了傻事了。”
仿佛一个不知情的小孩,“做了傻事”。这话让我颇有感触。
心理学里,这种状态有一个专门名词,叫“解离”。通俗地说,就是找不到自己。我在大学做心理老师,每逢期末,会有学生找我们开休学或缓考评估。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身上也有类似不知所措的、好像是“做了傻事”的气味。走到这一步的学生,学业往往已是岌岌可危,处在悬崖边缘。我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评估其危机的形成,给出进一步的建议。但是遇到一类学生,这工作会变得异常困难,他们既不是桀骜不驯,也并非有意刁难,本质上都是十分普通的孩子,态度也很温顺。他们失魂落魄地被辅导员带来,又失魂落魄地走进咨询室,好像至今仍无法相信自己的处境。我们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你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吗?”
“也不是什么困难……”低头,嗫嚅。
“不是困难?那你来干什么?”
“我在试读期,这学期再挂一科就没有学位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里面没有“我”什么事,一切都是形势使然,隐含着一种微妙的、局外人一样的态度:“倒霉哎!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背后的潜台词则是:“我本人对这件事不甚了解,无法掌握,也不能负责。”
新闻里的犯罪嫌疑人面对提问也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事业不怎么顺,钱不怎么够花,自然就会有一些自暴自弃的想法。”这句话说得理所当然,说不定还带有几分懵懂和委屈。本来嘛,我又不是故意的。你责问我,不如责问我的逆境。这句话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然就会”4个字。当中同样没有“我”,一切都来自于命运的无情捉弄。“我”的恶念,是环境强加于我的,一如我的怀才不遇——“我”拿这些有啥办法?
因为这样,我才会“做了傻事”。
一个人遇到再怎么绝望的逆境,只要他知道自己在哪,有哪些可以改变和只能接受的事,就不可怕。要命的是那些“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身不由己”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觉察如此之少,就像马路上的梦游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我不知道这学期怎么过得这么快,一直没写作业,忽然就到了期末”;“我想学习,可是身不由己打游戏打了好几天”;“我只想喝一杯来着,但不知道怎么的,醒来就发现已经被扛到床上了。”更可怕的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只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拖延症、不自觉、酒瘾,或者干脆像这个学生一样——“我做了傻事”,就好。看上去也在自我批判,但其实他们早就原谅了自己——不能说原谅,因为从来也没有不原谅。他们根本没有找到自己。
“游戏太好玩了,我不小心就玩多了一点”;“意志力不强,拖欠了好多功课”;“专业课太难,于是挂科了。”不要小看这种措辞上的微妙推卸,它们反映出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以及进一步地掌握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这次的犯罪事件敲响了最极端的警钟:一个人如果一直找不到自己,他做出怎样的事都无法预料。
假如这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凶手,一个恶魔,事情反而简单,但可惜,新闻中的学生并没有恶魔的觉悟。只是一次“自然就会”的自暴自弃,他就被自己做的事给吓蒙了。像小孩一样连滚带爬地跑出去,把一切说成犯了傻。
只因为一件当事人自己都没弄懂的“傻事”,两个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距离今天的年轻人并不远:一些过得并不快乐的人,活在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里。好像都在埋怨自己,却从来没有真的找到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