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案
京剧是我国400多种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的必选内容。授课者意在从学生感兴趣的通俗歌曲入手,选择了《唱脸谱》这首既是通俗唱法,又有京歌京味的歌曲导入,由浅及深,介绍京剧的形成、行当、表演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既掌握了京剧的常识,又形成了形象的认识。通过“唱”、“念”、“做”、“打”的师生互动环节,进一步让学生走近京剧、感受京剧,提高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增强他们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京剧的行当及京剧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
京剧表演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歌曲《唱脸谱》片段)
讨论:歌曲具有什么风格?
师:京剧是我国400多种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也是中国的国粹。京剧仿佛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对我国的国粹一无所知是不应该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京剧,了解我国的国粹艺术。
二、新授
1.京剧的形成
师:1790年,一位官员为给乾隆皇帝祝寿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之后汉调艺人也来到北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北方戏曲,如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了早期的京剧。
下面我们就从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两个角度来了解京剧。
2.京剧的行当
师:京剧的行当是指按角色的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进行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
生明确:生、旦、净、丑。
师:现在,我们一同找寻这四种类型的代表人物。
(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等
老生:中老年男子,如诸葛亮。
小生:青年男子、文小生、穷书生,如王金龙、许仙。
武生:青年英雄武将,如赵云、林冲、武松。
(2)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青衣:正派的青年女子,多遭遇不幸,如窦娥。
花旦:性格活泼开朗、泼辣的未婚女子,如红娘、刘玉莲。
武旦:女性英雄,如孙二娘、穆桂英。
老旦:年老妇女。如佘太君。
(教师介绍京剧名流)
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他的唱腔咬字清晰,音色甜润,行腔婉转大方,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梅派”艺术。他是最早将中国的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
(3)净(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铜锤、架子花脸、武净
举例:包公、曹操、张飞等。
师:看图片,净角有何特殊之处?
生:是花脸。
师:脸谱是京剧净角特有的、特殊的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不同的色彩形象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例如《唱脸谱》词中所唱。
(展示《唱脸谱》歌词及代表脸谱形象,教师范唱,让学生从熟悉人物出发讨论脸谱颜色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
红:忠勇侠义(关羽)
蓝:勇猛刚强(窦尔墩)
黄:英勇善战(典韦)
白:阴险奸诈、刚愎自用(曹操)
黑:直爽刚毅、勇猛鲁莽(张飞)
(4)丑(反派、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丑婆
文丑:迂腐之人,如蒋干、七品芝麻官。
武丑:武艺高强、性格诙谐,如时迁。
丑婆、彩旦:女性,二者年龄不相同。
3.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京剧表演中,通常是以什么表演方式来表达剧情的?
学生讨论明确:唱、念、做、打。
(1)唱(唱腔)
教师介绍:唱腔有两种。一种是西皮,其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另一种是二黄,其曲调沉着稳重、凝练严肃。
师:欣赏两个唱段,区分各是哪种唱腔及如何体现人物性格、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玉堂春》中“苏三起解”唱段为西皮流水。急切心情。
《杨修之死》中“休流泪,莫悲哀”唱段为二黄慢板。深沉,悲切心情。
师:依行当不同唱腔分为大嗓腔(真声为主)、小嗓腔(假声为主)。
学生欣赏的两段行当和唱腔明确:“苏三起解”为青衣,小嗓腔;“休流泪,莫悲哀”为老生,大嗓腔。
学生活动:学唱小嗓腔,以“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旁”为内容体会小嗓腔的唱法。
(2)念(念白)
师:所谓“唱重四两,白重千斤”,在京剧表演中,念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介绍相关概念——
韵白:四声调值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调,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性。
京白:不含土音的北京方言为标准的念白,突出了北京方言的京腔京味,并加强了它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欣赏活动:以《柜中缘》中母亲(老旦)与女儿刘玉莲(花旦)的一段对话,区分韵白和京白。
学生讨论明确:母亲(老旦),韵白。女儿(花旦),京白。
师:今天有很多来自各地的老师来听课,让我们用京剧韵白的形式来表达对各位老师的欢迎。
学生活动:模仿尝试念韵白“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前来指导”。
(3)做(表演)
师:人们常说京剧表演中“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是一种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
欣赏:《柜中缘》刘玉莲“穿针引线”片段。
讨论:剧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何表现的?
学生活动:请一位女生、一位男生模仿“穿针引线”的动作。
教师适当点评。
(4)打(武打)
师:所谓“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既反映出京剧表现的虚拟境界,也表现出京剧中有许多反映战争、打斗的场面。京剧里的武打场面是丰富多彩的,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欣赏:《打韩昌》的片段,体会与武术、杂技的不同之处。(教师示范两个动作)
总结回顾:我们刚才从京剧的行当及表演形式的角度初步走近京剧、了解京剧,并且还体会了小嗓腔的唱法,看来大家兴趣还比较浓厚,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希望情绪得到进一步释放,再体会一下大嗓腔呢?让我们就从唱京歌开始走近京剧。
师生互动:同唱《唱脸谱》。(播放《唱脸谱》伴奏音乐,同步切换脸谱画面)
三、拓展
1.京剧艺术的需要传承
20世纪60年代,一些艺术家们对京剧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乐器伴奏也加入西洋管弦乐,排演了许多反映现代题材的剧目,其中有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唱段,例如《智取威虎山》中“甘洒热血写春秋”等,京剧又有了一个辉煌期。但京剧发展到现在,为何又不为青年人所喜爱?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如何改革才能继续发扬光大、迎来新的辉煌呢?
2.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设想——
(1)陶陶《苏三说》、黄阅《折子戏》,加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rap。
(2)李谷一《前门情思大碗茶》、刘欢《情怨》,加入了抒情性风味,仍然保持京剧风格。
(3)让京剧走向世界:既然普契尼将歌剧《图兰朵》以西洋歌剧的形式表现中国唐朝的故事,并能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太庙上演,那我们又何不能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以京剧形式演绎,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3.总结
(图片展示:外国人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
师:让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艺术走入京剧,让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使中国京剧成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以《唱脸谱》歌声作为背景音乐结束整节课)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甚了解,也不感兴趣,如果从呆板、正统的教材出发,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降低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教者尝试着跳出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和看到的京剧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及时将对京剧音乐的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京剧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鼓励学生跳、唱、说、演、做,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内容与学生一起走近京剧。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想让他们在课堂上开口来唱,特别是唱京剧,并不是太容易的,在刚开始学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唱段时,由于害羞胆怯,学生不太敢开口,但轻声学唱两三遍之后,他们胆量大了起来,也觉得颇有意思了,再到模仿尝试念韵白的时候,既结合课堂现场情况,又以京剧形式表现,学生觉得特别有趣,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由于《唱脸谱》旋律,学生相对熟悉,所以在课堂中后阶段根据学生状况安排学生齐唱这首京歌,使学生激情得到释放,整个课堂达到高潮阶段。在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欲望非常强的情绪延续下,最后讨论京剧的发展时,课堂气氛愉快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开阔,由形式拓展讨论到发展空间的拓展,特别是提出要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搬上京剧舞台,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本节课,学生初步了解了京剧知识,如何很好地延续学生的这种激情与热情,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学习和了解,是教者继续要深入探究的课题。
京剧是我国400多种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的必选内容。授课者意在从学生感兴趣的通俗歌曲入手,选择了《唱脸谱》这首既是通俗唱法,又有京歌京味的歌曲导入,由浅及深,介绍京剧的形成、行当、表演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既掌握了京剧的常识,又形成了形象的认识。通过“唱”、“念”、“做”、“打”的师生互动环节,进一步让学生走近京剧、感受京剧,提高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增强他们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京剧的行当及京剧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
京剧表演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歌曲《唱脸谱》片段)
讨论:歌曲具有什么风格?
师:京剧是我国400多种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也是中国的国粹。京剧仿佛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对我国的国粹一无所知是不应该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京剧,了解我国的国粹艺术。
二、新授
1.京剧的形成
师:1790年,一位官员为给乾隆皇帝祝寿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之后汉调艺人也来到北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北方戏曲,如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了早期的京剧。
下面我们就从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两个角度来了解京剧。
2.京剧的行当
师:京剧的行当是指按角色的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进行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
生明确:生、旦、净、丑。
师:现在,我们一同找寻这四种类型的代表人物。
(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等
老生:中老年男子,如诸葛亮。
小生:青年男子、文小生、穷书生,如王金龙、许仙。
武生:青年英雄武将,如赵云、林冲、武松。
(2)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青衣:正派的青年女子,多遭遇不幸,如窦娥。
花旦:性格活泼开朗、泼辣的未婚女子,如红娘、刘玉莲。
武旦:女性英雄,如孙二娘、穆桂英。
老旦:年老妇女。如佘太君。
(教师介绍京剧名流)
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他的唱腔咬字清晰,音色甜润,行腔婉转大方,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梅派”艺术。他是最早将中国的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
(3)净(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铜锤、架子花脸、武净
举例:包公、曹操、张飞等。
师:看图片,净角有何特殊之处?
生:是花脸。
师:脸谱是京剧净角特有的、特殊的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不同的色彩形象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例如《唱脸谱》词中所唱。
(展示《唱脸谱》歌词及代表脸谱形象,教师范唱,让学生从熟悉人物出发讨论脸谱颜色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
红:忠勇侠义(关羽)
蓝:勇猛刚强(窦尔墩)
黄:英勇善战(典韦)
白:阴险奸诈、刚愎自用(曹操)
黑:直爽刚毅、勇猛鲁莽(张飞)
(4)丑(反派、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丑婆
文丑:迂腐之人,如蒋干、七品芝麻官。
武丑:武艺高强、性格诙谐,如时迁。
丑婆、彩旦:女性,二者年龄不相同。
3.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京剧表演中,通常是以什么表演方式来表达剧情的?
学生讨论明确:唱、念、做、打。
(1)唱(唱腔)
教师介绍:唱腔有两种。一种是西皮,其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另一种是二黄,其曲调沉着稳重、凝练严肃。
师:欣赏两个唱段,区分各是哪种唱腔及如何体现人物性格、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玉堂春》中“苏三起解”唱段为西皮流水。急切心情。
《杨修之死》中“休流泪,莫悲哀”唱段为二黄慢板。深沉,悲切心情。
师:依行当不同唱腔分为大嗓腔(真声为主)、小嗓腔(假声为主)。
学生欣赏的两段行当和唱腔明确:“苏三起解”为青衣,小嗓腔;“休流泪,莫悲哀”为老生,大嗓腔。
学生活动:学唱小嗓腔,以“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旁”为内容体会小嗓腔的唱法。
(2)念(念白)
师:所谓“唱重四两,白重千斤”,在京剧表演中,念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介绍相关概念——
韵白:四声调值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调,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性。
京白:不含土音的北京方言为标准的念白,突出了北京方言的京腔京味,并加强了它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欣赏活动:以《柜中缘》中母亲(老旦)与女儿刘玉莲(花旦)的一段对话,区分韵白和京白。
学生讨论明确:母亲(老旦),韵白。女儿(花旦),京白。
师:今天有很多来自各地的老师来听课,让我们用京剧韵白的形式来表达对各位老师的欢迎。
学生活动:模仿尝试念韵白“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前来指导”。
(3)做(表演)
师:人们常说京剧表演中“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是一种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
欣赏:《柜中缘》刘玉莲“穿针引线”片段。
讨论:剧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何表现的?
学生活动:请一位女生、一位男生模仿“穿针引线”的动作。
教师适当点评。
(4)打(武打)
师:所谓“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既反映出京剧表现的虚拟境界,也表现出京剧中有许多反映战争、打斗的场面。京剧里的武打场面是丰富多彩的,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欣赏:《打韩昌》的片段,体会与武术、杂技的不同之处。(教师示范两个动作)
总结回顾:我们刚才从京剧的行当及表演形式的角度初步走近京剧、了解京剧,并且还体会了小嗓腔的唱法,看来大家兴趣还比较浓厚,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希望情绪得到进一步释放,再体会一下大嗓腔呢?让我们就从唱京歌开始走近京剧。
师生互动:同唱《唱脸谱》。(播放《唱脸谱》伴奏音乐,同步切换脸谱画面)
三、拓展
1.京剧艺术的需要传承
20世纪60年代,一些艺术家们对京剧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乐器伴奏也加入西洋管弦乐,排演了许多反映现代题材的剧目,其中有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唱段,例如《智取威虎山》中“甘洒热血写春秋”等,京剧又有了一个辉煌期。但京剧发展到现在,为何又不为青年人所喜爱?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如何改革才能继续发扬光大、迎来新的辉煌呢?
2.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设想——
(1)陶陶《苏三说》、黄阅《折子戏》,加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rap。
(2)李谷一《前门情思大碗茶》、刘欢《情怨》,加入了抒情性风味,仍然保持京剧风格。
(3)让京剧走向世界:既然普契尼将歌剧《图兰朵》以西洋歌剧的形式表现中国唐朝的故事,并能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太庙上演,那我们又何不能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以京剧形式演绎,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3.总结
(图片展示:外国人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
师:让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艺术走入京剧,让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使中国京剧成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以《唱脸谱》歌声作为背景音乐结束整节课)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甚了解,也不感兴趣,如果从呆板、正统的教材出发,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降低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教者尝试着跳出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和看到的京剧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及时将对京剧音乐的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京剧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鼓励学生跳、唱、说、演、做,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内容与学生一起走近京剧。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想让他们在课堂上开口来唱,特别是唱京剧,并不是太容易的,在刚开始学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唱段时,由于害羞胆怯,学生不太敢开口,但轻声学唱两三遍之后,他们胆量大了起来,也觉得颇有意思了,再到模仿尝试念韵白的时候,既结合课堂现场情况,又以京剧形式表现,学生觉得特别有趣,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由于《唱脸谱》旋律,学生相对熟悉,所以在课堂中后阶段根据学生状况安排学生齐唱这首京歌,使学生激情得到释放,整个课堂达到高潮阶段。在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欲望非常强的情绪延续下,最后讨论京剧的发展时,课堂气氛愉快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开阔,由形式拓展讨论到发展空间的拓展,特别是提出要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搬上京剧舞台,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本节课,学生初步了解了京剧知识,如何很好地延续学生的这种激情与热情,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学习和了解,是教者继续要深入探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