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主体是教师。在校园这块文明的沃土上,教师既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当前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学校面临的德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学生今非昔比,教育者面临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如何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1. 坚持升国旗制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国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标志。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主要基地,必须首先灌输爱国、爱民族的思想。坚持升国旗制度,就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手段。国旗下讲话要搞得既严肃又多彩。“两史一情”教育,英模人物事迹宣讲等都可作为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受教育就比较深刻。同时,在国旗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爱家乡的教育。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要让他们懂得,家乡的发展和繁荣,将会为鲜艳的五星红旗增添光彩。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我们学校,走进校园,一股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校园宣传栏、楼梯、走廊和通道的墙壁上,分别设立主题鲜明的客家特色宣传画、名人格言、学生的自勉句;展览室展出学生以客家文化为内容的手抄报、摄影及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客家乡土风情。学生每天在这样的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富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客家人文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耳濡目染,接受客家文化传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民族情感。同时运用学校广播系统每天播放世界名曲,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熏陶,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坚持团队活动,寓教于乐。
学校中的团队组织是以学生为主的先锋队组织,在学生中有很大的感召力。学校团队组织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把团队组织活动纳入学校总体计划之中,积极支持,并且指导团队组织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各项有益的专题活动。如结合一些重要节日,开展文娱表演活动、出版专刊、开展报告会、开展知识竞赛、开展卫生爱国运动、开展体育活动、开展评比活动、召开表彰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办特色学校,陶治学生思想情操。
我们学校努力打造客家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犹为突出,如有山歌班、山歌表演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仔狮舞》队等,山歌表演队和仔狮舞队多次在省、市、县的各种文艺比赛和大型晚会中表演并获得多次奖项,获得领导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赏。客家山歌内容丰富,不乏励志及教人感恩、歌颂大自然等童谣,借助客家山歌让学生了解客家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梅州市山歌大师余耀南创作的一首儿歌《好儿郎》:“小朋友,记心房,天一放光就起床,刷净牙齿洗净面,做做早操身健康;小朋友,记心房,唔好打架把人伤,对待同学爱友好,一人有难众人帮;小朋友,记心房,子女唔好骂爷娘,对待父母爱尊敬,养育之恩不能忘……”, 这些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品德教育内涵,在反复吟唱中,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的熏陶。
5. 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变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但尤为重要的是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为小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要从小培养遵纪守法、宽厚待人,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生活俭朴、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对子女不能溺爱,娇纵迁就,更不能放松不管。有的家长管理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子女护短,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致使其在犯罪道路上步步迈进。例如:前几年我县公安机关抓获一入室盗窃嫌疑犯,刘某就是一位年仅14岁的学生,他在短短一个月里作案23宗,盗得财物折款1万多元。刘某为何如此胆大妄为?这与家庭教育不当是有直接关系的。因其是独生子,父母从小就无原则的迁就,过分的溺爱,养成了一种娇纵、固执、横蛮、追求享乐的个性,在校表现差,无心上学,经常深夜不归,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一次因参与盗窃自行车被公安机关处理教育后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平时不给零花钱,不许随便离家外出,强制关在房间里读书,稍有不从就一顿打骂。其父母没有根据年龄特点来正确引导他,这就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不计后果实施违法活动。
6. 校校配合,共创良好氛围。
学校之间相互配合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措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应以家庭、学校为基础,以社区为中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把优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作为加强德育的实事来抓。与此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加强领导,统一安排协调,成立和健全校与校之间的协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协作组成员会议,平时互通情报,做到齐抓共管。如去年十月份县城甲中学的一群学生到乙中学找人准备滋事打架,当被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出面劝阻教育后离开回甲校,劝架学校领导随即与对方学校联系,互通情报,待放学后两校学生正准备再次交锋时两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已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场打架斗殴事件得到阻止,事态得以平息。
1. 坚持升国旗制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国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标志。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主要基地,必须首先灌输爱国、爱民族的思想。坚持升国旗制度,就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手段。国旗下讲话要搞得既严肃又多彩。“两史一情”教育,英模人物事迹宣讲等都可作为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受教育就比较深刻。同时,在国旗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爱家乡的教育。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要让他们懂得,家乡的发展和繁荣,将会为鲜艳的五星红旗增添光彩。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我们学校,走进校园,一股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校园宣传栏、楼梯、走廊和通道的墙壁上,分别设立主题鲜明的客家特色宣传画、名人格言、学生的自勉句;展览室展出学生以客家文化为内容的手抄报、摄影及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客家乡土风情。学生每天在这样的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富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客家人文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耳濡目染,接受客家文化传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民族情感。同时运用学校广播系统每天播放世界名曲,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熏陶,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坚持团队活动,寓教于乐。
学校中的团队组织是以学生为主的先锋队组织,在学生中有很大的感召力。学校团队组织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把团队组织活动纳入学校总体计划之中,积极支持,并且指导团队组织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各项有益的专题活动。如结合一些重要节日,开展文娱表演活动、出版专刊、开展报告会、开展知识竞赛、开展卫生爱国运动、开展体育活动、开展评比活动、召开表彰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办特色学校,陶治学生思想情操。
我们学校努力打造客家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犹为突出,如有山歌班、山歌表演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仔狮舞》队等,山歌表演队和仔狮舞队多次在省、市、县的各种文艺比赛和大型晚会中表演并获得多次奖项,获得领导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赏。客家山歌内容丰富,不乏励志及教人感恩、歌颂大自然等童谣,借助客家山歌让学生了解客家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梅州市山歌大师余耀南创作的一首儿歌《好儿郎》:“小朋友,记心房,天一放光就起床,刷净牙齿洗净面,做做早操身健康;小朋友,记心房,唔好打架把人伤,对待同学爱友好,一人有难众人帮;小朋友,记心房,子女唔好骂爷娘,对待父母爱尊敬,养育之恩不能忘……”, 这些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品德教育内涵,在反复吟唱中,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的熏陶。
5. 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变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但尤为重要的是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为小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要从小培养遵纪守法、宽厚待人,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生活俭朴、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对子女不能溺爱,娇纵迁就,更不能放松不管。有的家长管理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子女护短,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致使其在犯罪道路上步步迈进。例如:前几年我县公安机关抓获一入室盗窃嫌疑犯,刘某就是一位年仅14岁的学生,他在短短一个月里作案23宗,盗得财物折款1万多元。刘某为何如此胆大妄为?这与家庭教育不当是有直接关系的。因其是独生子,父母从小就无原则的迁就,过分的溺爱,养成了一种娇纵、固执、横蛮、追求享乐的个性,在校表现差,无心上学,经常深夜不归,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一次因参与盗窃自行车被公安机关处理教育后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平时不给零花钱,不许随便离家外出,强制关在房间里读书,稍有不从就一顿打骂。其父母没有根据年龄特点来正确引导他,这就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不计后果实施违法活动。
6. 校校配合,共创良好氛围。
学校之间相互配合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措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应以家庭、学校为基础,以社区为中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把优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作为加强德育的实事来抓。与此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加强领导,统一安排协调,成立和健全校与校之间的协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协作组成员会议,平时互通情报,做到齐抓共管。如去年十月份县城甲中学的一群学生到乙中学找人准备滋事打架,当被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出面劝阻教育后离开回甲校,劝架学校领导随即与对方学校联系,互通情报,待放学后两校学生正准备再次交锋时两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已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场打架斗殴事件得到阻止,事态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