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典诗歌跳跃性及鉴赏,语言的跳跃,意象的跳跃使意象之间产生空白,这种空白构成了诗歌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结构的跳跃。结构的跳跃表现为文中的间隔,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跃之处跳给我们的是一个想象的无限空间,从而体味无我之境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语言 意象 结构 跳跃性 鉴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古典诗歌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或“雪月空明”或“弦泉幽咽”的意境,无论什么意境,古典诗歌都让我们体味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而意境的产生最大程度地依赖于诗歌的跳跃性。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持续性,只被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在动作、开缘、图景之间的跳跃性结构方式,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跳跃之处在颔联和颈联之间,颔联写“华年之思”,而颈联却笔锋一转,给我们勾勒出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静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的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流泪成珠的形象。后一幅以蓝田的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尽管两幅画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一致的。
那么,诗歌的跳跃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我想其方法有三种:语言的跳跃、意象的跳跃和结构的跳跃。
其一,语言的跳跃。主要表现在次序的反常。利用次序的变化以现出诗歌的跳跃是诗人的常用手段之一。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必须注意句子、词语的次序,要注意读懂次序。如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是诗人浏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前三句着重渲染越王战胜归来时的繁华,前一句讲述勾践归来之后所作所为,由两幅画构成,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成“锦衣”向国人炫耀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美人,在宫殿恣情欢乐,其繁华可见一斑。最后一句写眼前“只今惟有鹧鸪飞”凄凉荒落,让人有无限感慨。我们知道,如果按正常次序,应先写眼前,然后写回忆,人的正常思维是有感而发,试着正放一下,却意味全无。现通过语言的跳跃,我们更能体味文章中所包含的那种无限感慨。因此,教学之时应注意这一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次序,从而更好地把握情感,达到鉴赏的目的。
其二,意象跳跃。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这一形象已经不是客观事物的原始形象,它经过作者的头脑的加工,浸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情观物,万物皆著我之情。意象的跳跃使意象之间产生空白,这种空白构成了诗歌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眼前景物,后面“往事知多少”是对往事的回忆,是虚写。意象跳跃了。同样,“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句是写实,后句又是对往事的回忆,属于意象跳跃,仔细读一读,我们会发现整首词意象总是从一端跳到另一端,这种跳跃拉长了物与物之间的距离,从而造成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由眼前而故国,便产生一种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在教学中使学生注意到这种跳跃而产生的这种审美空间,而进入到到李煜这样浓浓的愁情中,体味李煜的故国之恋。
其三,结构的跳跃。结构的跳跃表现为文中的间隔,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试问卷帘人”下面的回答却是“海棠依旧”,而问的内容却是只字不提。由于侍女的冷漠,女主人的不平静,又引出下面的问“知否?知否?”而侍女的回答断了,直接跳跃到女主人的回答,显出女主人问的急促。跃之处跳给我们的是一个想象的无限空间,从而体味无我之境。李清照的另一首《一剪梅》也用了这种结构跳跃的笔法,给人无限的想象,从而体味女词人的独居的寂寞和绵绵不绝的想象。鉴赏这首词时就须注意到这种跳跃性,把握这一空白。
跳跃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对古典诗歌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认真把握这一点。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语言 意象 结构 跳跃性 鉴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古典诗歌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或“雪月空明”或“弦泉幽咽”的意境,无论什么意境,古典诗歌都让我们体味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而意境的产生最大程度地依赖于诗歌的跳跃性。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持续性,只被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在动作、开缘、图景之间的跳跃性结构方式,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跳跃之处在颔联和颈联之间,颔联写“华年之思”,而颈联却笔锋一转,给我们勾勒出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静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的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流泪成珠的形象。后一幅以蓝田的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尽管两幅画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一致的。
那么,诗歌的跳跃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我想其方法有三种:语言的跳跃、意象的跳跃和结构的跳跃。
其一,语言的跳跃。主要表现在次序的反常。利用次序的变化以现出诗歌的跳跃是诗人的常用手段之一。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必须注意句子、词语的次序,要注意读懂次序。如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是诗人浏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前三句着重渲染越王战胜归来时的繁华,前一句讲述勾践归来之后所作所为,由两幅画构成,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成“锦衣”向国人炫耀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美人,在宫殿恣情欢乐,其繁华可见一斑。最后一句写眼前“只今惟有鹧鸪飞”凄凉荒落,让人有无限感慨。我们知道,如果按正常次序,应先写眼前,然后写回忆,人的正常思维是有感而发,试着正放一下,却意味全无。现通过语言的跳跃,我们更能体味文章中所包含的那种无限感慨。因此,教学之时应注意这一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次序,从而更好地把握情感,达到鉴赏的目的。
其二,意象跳跃。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这一形象已经不是客观事物的原始形象,它经过作者的头脑的加工,浸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情观物,万物皆著我之情。意象的跳跃使意象之间产生空白,这种空白构成了诗歌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眼前景物,后面“往事知多少”是对往事的回忆,是虚写。意象跳跃了。同样,“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句是写实,后句又是对往事的回忆,属于意象跳跃,仔细读一读,我们会发现整首词意象总是从一端跳到另一端,这种跳跃拉长了物与物之间的距离,从而造成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由眼前而故国,便产生一种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在教学中使学生注意到这种跳跃而产生的这种审美空间,而进入到到李煜这样浓浓的愁情中,体味李煜的故国之恋。
其三,结构的跳跃。结构的跳跃表现为文中的间隔,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试问卷帘人”下面的回答却是“海棠依旧”,而问的内容却是只字不提。由于侍女的冷漠,女主人的不平静,又引出下面的问“知否?知否?”而侍女的回答断了,直接跳跃到女主人的回答,显出女主人问的急促。跃之处跳给我们的是一个想象的无限空间,从而体味无我之境。李清照的另一首《一剪梅》也用了这种结构跳跃的笔法,给人无限的想象,从而体味女词人的独居的寂寞和绵绵不绝的想象。鉴赏这首词时就须注意到这种跳跃性,把握这一空白。
跳跃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对古典诗歌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认真把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