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瓷又称为“绿瓷”,是我国古代生产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它是在坯体上施用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一种瓷器。我国的青瓷经历了原始青瓷(始于商代)、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而根据地下发掘出土的实物证明,远在东汉时期四川就能烧制出相当成熟的青瓷。
四川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邛窑系中的青羊宫窑址的过程中,认识到早在战国至汉代,在与青子宫窑址相同的地方,我们的先人就在那里烧制了各种陶器和原始瓷器。
冯先铭先生主编《中国陶瓷》一书中《汉代墓葬、遗址出土瓷器登记表》列出了四川五个出土青釉瓷器的地方,其中有四个地方属于邛窑系的范围。冯先生还在书中指山,四川忠县蜀汉后期崖墓出土了一件口沿饰有几组褐色点彩的青瓷器。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陶瓷词典》,发表了几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瓷窑遗址分布图,从中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有成都、邛崃、郫县等八个地方有瓷窑,仅次于浙江。那时的长江以北地区,只有山东淄博一个地方有瓷窑。到了隋代,四川发现瓷窑的地方虽然减少一个,尚存七个,但却成为全国瓷窑最多的省份,而居全国第二位的浙江省则只有四个地方了,这时,临近的安徽有两个地方产生了瓷窑,而让西的瓷窑由原来的—个增加到三个——这说明长江下游烧制青瓷的地理范围扩大了。
成都曾家包汉墓和重庆南岸上新街汉墓出土的四系罐,它的造型、釉色皆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窑址的四系罐相同。其胎釉结合牢固,釉面无裂纹、玻化良好,釉为淡青釉,胎呈浅白色,质地坚硬细腻。
蜀汉时期,四川青瓷胎质、釉色、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无论大件小件器皆拉坯成型,器壁厚薄均匀,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牢固。罐的形状是:罐体不断增高,上腹渐收,下腹和底相适应变得渐大,重心由偏上到偏下,无专用盖(以碗碟代用),均为平底。底部有一圈紫红色垫烧痕。
四川六朝时,青瓷的器形有壶、罐、碗、盆、釜等,瓷质坚硬,胎为淡灰白色,釉有姜黄色、青黄色、灰青色及鲜嫩的淡青色等。纹饰有弦纹、水浪纹和独特的“米”形葵字纹、松针几何纹等。大件容器多为手制,内壁还有手捺模拍的凹痕,外壁多有麻布纹,器表规整。小件食器多用快轮拉坯。器形特点是,壶形为浅盘口、长颈、鼓腹、平底,口沿较薄,有一凹弦纹,或口沿微敛。碗的内底有小瓷块支钉疤痕。杯的形制与碗大略相同,只是器壁较深。钵为敞口、浅腹、平底。罐器为球腹、平底,有四系或六系,口微敞,肩部有鼓凸的粘接痕。最大的罐高30厘米,腹的直径为34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南方青瓷碗、杯、钵多是内底有三个支钉痕,而四川青瓷碗的内底有八至十余枚瓷石垫烧留下的支钉疤痕,这是四川装烧工艺的特色。
我国的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最早出现于三国末年或西晋时期,流行于晋至唐初,因以鸡头作流而得名。鸡首壶出现之初,称为“罂”,根据是东晋墓中,曾山土有铭文的鸡首壶,其铭文为“罂主姓黄名齐之”。
作为古陶瓷著名品种之一的鸡首壶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器型大同而有异,存世量极少:
南朝时成都青羊宫窑亦生产青釉鸡首壶,大肚小口,高28厘米左右,盘口高颈,壶身较长,鸡冠高耸,后有圆股型把手或龙嘴型圆股型把手,壶身往往刻画莲瓣纹饰,胎质细,呈色浅灰,有白色化妆土,釉色青中带黄,有透明的玻璃质感,釉面有冰裂纹,盘口釉面有剥蚀痕迹,鸡首为实体,并不与壶身相通。陈丽琼先生说,东晋的四川青瓷与江浙一带的相同点极多,相异点亦较突出。以鸡首壶为例,外地多把鸡首流、桥形系和龙把柄设在肩的水平线,而四川的鸡首流嘴却是向上翘起,鸡首靠颈边。此外还有其他区别。
早在南朝晚期至隋,四川邛窑就首先开创了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的草木灰,使青釉变成了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尔后,普遍应用,质量和施由工艺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1936年,华西大学古博物馆的中外考古专家,专程到邛窑遗址调查,并收集大量邛窑陶瓷标本器物和残片,进行理化测试分析,过后,美国专家葛维汉先生撰写了《邛崃陶器》一文。在此之前,葛先生为了写《邛崃陶器》这篇文章,又专程去欧美访问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都发现了与邛窑出土遗物极为相似的各种瓷片。葛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到:邛瓷在釉色方面有深蓝、紫以及淡蓝、青蓝、灰蓝等,还有小花点或绿蓝点釉色,其风格极似宋代的钧窑产品。有些灰、绿、淡绿、黄、淡黄的釉色,可能与龙泉窑有一定关系。
也是在1926年,有一个叫罗希成的先生在上海《美术生活》杂志上撰文说:“不意去岁邛崃县掘出唐代废窑数处,获品近万件,而完整者,仅百分之一而已。其中行色颇多且间有字文,其釉色有如钧窑者,有如汝窑者,有如龙泉大观绿者等,亦有三彩者,色白固无论亦。由此观之,亦可谓宋代之钧、汝诸窑之釉色、均胎袭邛窑而来,此种发现,不独于蜀文献上有极大之价值,而于吾国瓷学之沿革上,亦有其重要意义也。”
希成先生于1936年掘唐代邛窑达“数处”之多,“获品近万件”,其中,获完整器达近百件。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的有明确纪年的邛窑瓷器,在鉴赏之后做出上述结论绝非没有事实根据。原载于《风土杂志》1948年二卷二期的《蜀故别录》说:“邛窑影响宋瓷甚巨,钧汝诸窑,可为例证,认者不知。”可惜后人没有以此为线索,深入考察、研究……笔者将一些精美的邛窑瓷片与钧瓷、汝窑瓷片相比较,深感罗先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近几年来,由于古代四川青瓷特别是邛窑青瓷的精美品质逐渐被人们广为认知,古代四川青瓷的收藏爱好者日增,真正的四川青瓷精品已十分罕见,而且价格不菲。于是,外省某些地区仿制水平较高的假冒“六朝青瓷”较多地进入成都古玩市场,以假充真,蒙骗他人。日前,出现在成都及四川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假冒“六朝青瓷”的主要破绽是壶、罐造型普遍比真品偏重,偏瘦,偏修长,器物腹身几乎不见棕眼、缩釉和窑粘;饼形底足过于规整,底足边缘看不出浸釉(即蘸釉)工艺留下的手抓痕迹,有刻、划纹饰的器物笔道粗糙,有的笔道两边甚至还残留刻、划造成的胎土残渣,且有棱有角;青釉虽有深浅变化,但色偏姜黄,集釉处过多,过浓,釉水玻化程度太高,与真品相比较,光泽太强,鱼子纹开片太过显露,缺乏爆裂感和自然剥釉;人为加工出的土斑、土锈、水锈等包浆也不自然。所有这些,都是收藏爱好者应当高度警惕和注意鉴别的。
(图/关海彤)
(责编:耕生)
四川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邛窑系中的青羊宫窑址的过程中,认识到早在战国至汉代,在与青子宫窑址相同的地方,我们的先人就在那里烧制了各种陶器和原始瓷器。
冯先铭先生主编《中国陶瓷》一书中《汉代墓葬、遗址出土瓷器登记表》列出了四川五个出土青釉瓷器的地方,其中有四个地方属于邛窑系的范围。冯先生还在书中指山,四川忠县蜀汉后期崖墓出土了一件口沿饰有几组褐色点彩的青瓷器。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陶瓷词典》,发表了几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瓷窑遗址分布图,从中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有成都、邛崃、郫县等八个地方有瓷窑,仅次于浙江。那时的长江以北地区,只有山东淄博一个地方有瓷窑。到了隋代,四川发现瓷窑的地方虽然减少一个,尚存七个,但却成为全国瓷窑最多的省份,而居全国第二位的浙江省则只有四个地方了,这时,临近的安徽有两个地方产生了瓷窑,而让西的瓷窑由原来的—个增加到三个——这说明长江下游烧制青瓷的地理范围扩大了。
成都曾家包汉墓和重庆南岸上新街汉墓出土的四系罐,它的造型、釉色皆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窑址的四系罐相同。其胎釉结合牢固,釉面无裂纹、玻化良好,釉为淡青釉,胎呈浅白色,质地坚硬细腻。
蜀汉时期,四川青瓷胎质、釉色、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无论大件小件器皆拉坯成型,器壁厚薄均匀,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牢固。罐的形状是:罐体不断增高,上腹渐收,下腹和底相适应变得渐大,重心由偏上到偏下,无专用盖(以碗碟代用),均为平底。底部有一圈紫红色垫烧痕。
四川六朝时,青瓷的器形有壶、罐、碗、盆、釜等,瓷质坚硬,胎为淡灰白色,釉有姜黄色、青黄色、灰青色及鲜嫩的淡青色等。纹饰有弦纹、水浪纹和独特的“米”形葵字纹、松针几何纹等。大件容器多为手制,内壁还有手捺模拍的凹痕,外壁多有麻布纹,器表规整。小件食器多用快轮拉坯。器形特点是,壶形为浅盘口、长颈、鼓腹、平底,口沿较薄,有一凹弦纹,或口沿微敛。碗的内底有小瓷块支钉疤痕。杯的形制与碗大略相同,只是器壁较深。钵为敞口、浅腹、平底。罐器为球腹、平底,有四系或六系,口微敞,肩部有鼓凸的粘接痕。最大的罐高30厘米,腹的直径为34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南方青瓷碗、杯、钵多是内底有三个支钉痕,而四川青瓷碗的内底有八至十余枚瓷石垫烧留下的支钉疤痕,这是四川装烧工艺的特色。
我国的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最早出现于三国末年或西晋时期,流行于晋至唐初,因以鸡头作流而得名。鸡首壶出现之初,称为“罂”,根据是东晋墓中,曾山土有铭文的鸡首壶,其铭文为“罂主姓黄名齐之”。
作为古陶瓷著名品种之一的鸡首壶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器型大同而有异,存世量极少:
南朝时成都青羊宫窑亦生产青釉鸡首壶,大肚小口,高28厘米左右,盘口高颈,壶身较长,鸡冠高耸,后有圆股型把手或龙嘴型圆股型把手,壶身往往刻画莲瓣纹饰,胎质细,呈色浅灰,有白色化妆土,釉色青中带黄,有透明的玻璃质感,釉面有冰裂纹,盘口釉面有剥蚀痕迹,鸡首为实体,并不与壶身相通。陈丽琼先生说,东晋的四川青瓷与江浙一带的相同点极多,相异点亦较突出。以鸡首壶为例,外地多把鸡首流、桥形系和龙把柄设在肩的水平线,而四川的鸡首流嘴却是向上翘起,鸡首靠颈边。此外还有其他区别。
早在南朝晚期至隋,四川邛窑就首先开创了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的草木灰,使青釉变成了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尔后,普遍应用,质量和施由工艺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1936年,华西大学古博物馆的中外考古专家,专程到邛窑遗址调查,并收集大量邛窑陶瓷标本器物和残片,进行理化测试分析,过后,美国专家葛维汉先生撰写了《邛崃陶器》一文。在此之前,葛先生为了写《邛崃陶器》这篇文章,又专程去欧美访问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都发现了与邛窑出土遗物极为相似的各种瓷片。葛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到:邛瓷在釉色方面有深蓝、紫以及淡蓝、青蓝、灰蓝等,还有小花点或绿蓝点釉色,其风格极似宋代的钧窑产品。有些灰、绿、淡绿、黄、淡黄的釉色,可能与龙泉窑有一定关系。
也是在1926年,有一个叫罗希成的先生在上海《美术生活》杂志上撰文说:“不意去岁邛崃县掘出唐代废窑数处,获品近万件,而完整者,仅百分之一而已。其中行色颇多且间有字文,其釉色有如钧窑者,有如汝窑者,有如龙泉大观绿者等,亦有三彩者,色白固无论亦。由此观之,亦可谓宋代之钧、汝诸窑之釉色、均胎袭邛窑而来,此种发现,不独于蜀文献上有极大之价值,而于吾国瓷学之沿革上,亦有其重要意义也。”
希成先生于1936年掘唐代邛窑达“数处”之多,“获品近万件”,其中,获完整器达近百件。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的有明确纪年的邛窑瓷器,在鉴赏之后做出上述结论绝非没有事实根据。原载于《风土杂志》1948年二卷二期的《蜀故别录》说:“邛窑影响宋瓷甚巨,钧汝诸窑,可为例证,认者不知。”可惜后人没有以此为线索,深入考察、研究……笔者将一些精美的邛窑瓷片与钧瓷、汝窑瓷片相比较,深感罗先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近几年来,由于古代四川青瓷特别是邛窑青瓷的精美品质逐渐被人们广为认知,古代四川青瓷的收藏爱好者日增,真正的四川青瓷精品已十分罕见,而且价格不菲。于是,外省某些地区仿制水平较高的假冒“六朝青瓷”较多地进入成都古玩市场,以假充真,蒙骗他人。日前,出现在成都及四川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假冒“六朝青瓷”的主要破绽是壶、罐造型普遍比真品偏重,偏瘦,偏修长,器物腹身几乎不见棕眼、缩釉和窑粘;饼形底足过于规整,底足边缘看不出浸釉(即蘸釉)工艺留下的手抓痕迹,有刻、划纹饰的器物笔道粗糙,有的笔道两边甚至还残留刻、划造成的胎土残渣,且有棱有角;青釉虽有深浅变化,但色偏姜黄,集釉处过多,过浓,釉水玻化程度太高,与真品相比较,光泽太强,鱼子纹开片太过显露,缺乏爆裂感和自然剥釉;人为加工出的土斑、土锈、水锈等包浆也不自然。所有这些,都是收藏爱好者应当高度警惕和注意鉴别的。
(图/关海彤)
(责编: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