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以劳动开始,并以下一代更好地自我服务能力为目的,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须以下一代具备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为基础。时至今日,人们日益重视儿童的早期劳动教育。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侧重自理能力观念教育,有的侧重自理能力知识、技能的教育、卫生保健的教育和劳动审美的教育,或兼而有之。而我想结合自我服务能力教育与实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现状与规律,和家长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养成。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回过头来试想一下,我们的教育在孩子的行为中有没有体现出来,有没有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呢?这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劳动习惯的意识不够,在家在幼儿园都比较的娇气,但是自我服务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自我服务技能的熟练是养成良好自理能力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自我服务技能的熟练程度的达成必须给与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所以说养成自我服务能力比形成自我服务技能更为重要。
二、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养成习惯,比培养意识困难得多。”有习惯了在孩子的大脑中势必有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在某些方面他会很自然地进行服务,如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幼儿园帮助老师、小伙伴等等。因此,在自我服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服务观念,而且更要高度重视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习惯的养成。
三、自理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上文中的自理能力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规律,要与幼儿身心发展一致,结合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体现启始性、实践性、综合性、序列性和层递性等原则。下面从认识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
(一)“要从娃娃抓起”养习与启蒙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到老”。马可连柯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幼儿期是儿童的第一反抗期,是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和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理论都认为,这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个性的核心部分,奠定人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所以劳动习惯的培养非从儿童期开始不可。
我处的年龄班是中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喜欢相互竞争。但是在活动中纪律松散,生活方面,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差,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我在班中开展了一项争当值日生的活动。
另外,习惯的稳固性告诉我们,为了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所以每当设立一项任务的时候,老师们必须得坚持,我们在竞争中让孩子们相互督促,掌握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让孩子将兴趣转化成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在角色活动中渗透自我服务能力教育
现代教育认为,游戏是超越儿童生活中一切水平的,包罗万象的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或者说游戏就是学习,而且是更有效,更重要的学习。可以说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大有益处。角色扮演的游戏很有情境,如让孩子们模仿家庭中爸爸妈妈的工作,妈妈是如何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如何才能将物品摆放整齐。在孩子们操作模仿中孩子们获得了经验,你看很多孩子都会进行分块摆放,这就是一个大的进步。那么无论在哪个游戏活动中老师们都要有心有目地的去观察幼儿给幼儿一个培养的方向,孩子们才会有所进步。孩子们也在其中体验到了劳动的意义。
(三)操作优质化,练习阶段化
自理能力教育具有实践性,光靠口头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幼儿亲自参加实践。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在午间休息的时候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不断强化,在一次一次的操作练习中不断让孩子对自己的服务技能进行优化和提高。
在针对孩子进行服务技能训练的同时,我们必须在平常的时候要给孩子锻炼和习惯养成的机会,比如在中午起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天热了脱掉的衣服自己及时叠放整齐,一天一天的坚持下来,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就慢慢养成了。我们在针对孩子劳动实践中一直遵循“三个面向”原则:一是必须适应社会现实。二是体现时代发展的方向。三是符合幼儿成长、发展规律。
(四)家园联手协作,共同浇灌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皇帝”是“公主”。在幼儿园中那些“皇帝”和“公主”都会为了争取当值日生而相互争着做事情,一方面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一旦回了家什么事情都不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一点希望,不是要前功尽弃了吗?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老师得先和家长进行沟通,把本学期的培养目标向家长汇报,并要求家长在家中能配合做到,这样家园教育一致了孩子们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园沟通程序:
1.家园共议,创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案。
2.发放“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倡议书”。
3.教师家访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
4.“勤劳小蜜蜂”表彰会。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鼓励。
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现实中显得更为必要与重要。我仅是粗浅的总结了本学期以来我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同时也体现自己一直来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今后,我将继续学习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究与提炼,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涯。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回过头来试想一下,我们的教育在孩子的行为中有没有体现出来,有没有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呢?这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劳动习惯的意识不够,在家在幼儿园都比较的娇气,但是自我服务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自我服务技能的熟练是养成良好自理能力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自我服务技能的熟练程度的达成必须给与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所以说养成自我服务能力比形成自我服务技能更为重要。
二、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养成习惯,比培养意识困难得多。”有习惯了在孩子的大脑中势必有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在某些方面他会很自然地进行服务,如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幼儿园帮助老师、小伙伴等等。因此,在自我服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服务观念,而且更要高度重视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习惯的养成。
三、自理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上文中的自理能力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规律,要与幼儿身心发展一致,结合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体现启始性、实践性、综合性、序列性和层递性等原则。下面从认识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
(一)“要从娃娃抓起”养习与启蒙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到老”。马可连柯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幼儿期是儿童的第一反抗期,是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和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理论都认为,这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个性的核心部分,奠定人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所以劳动习惯的培养非从儿童期开始不可。
我处的年龄班是中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喜欢相互竞争。但是在活动中纪律松散,生活方面,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差,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我在班中开展了一项争当值日生的活动。
另外,习惯的稳固性告诉我们,为了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所以每当设立一项任务的时候,老师们必须得坚持,我们在竞争中让孩子们相互督促,掌握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让孩子将兴趣转化成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在角色活动中渗透自我服务能力教育
现代教育认为,游戏是超越儿童生活中一切水平的,包罗万象的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或者说游戏就是学习,而且是更有效,更重要的学习。可以说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大有益处。角色扮演的游戏很有情境,如让孩子们模仿家庭中爸爸妈妈的工作,妈妈是如何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如何才能将物品摆放整齐。在孩子们操作模仿中孩子们获得了经验,你看很多孩子都会进行分块摆放,这就是一个大的进步。那么无论在哪个游戏活动中老师们都要有心有目地的去观察幼儿给幼儿一个培养的方向,孩子们才会有所进步。孩子们也在其中体验到了劳动的意义。
(三)操作优质化,练习阶段化
自理能力教育具有实践性,光靠口头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幼儿亲自参加实践。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在午间休息的时候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不断强化,在一次一次的操作练习中不断让孩子对自己的服务技能进行优化和提高。
在针对孩子进行服务技能训练的同时,我们必须在平常的时候要给孩子锻炼和习惯养成的机会,比如在中午起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天热了脱掉的衣服自己及时叠放整齐,一天一天的坚持下来,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就慢慢养成了。我们在针对孩子劳动实践中一直遵循“三个面向”原则:一是必须适应社会现实。二是体现时代发展的方向。三是符合幼儿成长、发展规律。
(四)家园联手协作,共同浇灌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皇帝”是“公主”。在幼儿园中那些“皇帝”和“公主”都会为了争取当值日生而相互争着做事情,一方面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一旦回了家什么事情都不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一点希望,不是要前功尽弃了吗?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老师得先和家长进行沟通,把本学期的培养目标向家长汇报,并要求家长在家中能配合做到,这样家园教育一致了孩子们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园沟通程序:
1.家园共议,创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案。
2.发放“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倡议书”。
3.教师家访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
4.“勤劳小蜜蜂”表彰会。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鼓励。
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现实中显得更为必要与重要。我仅是粗浅的总结了本学期以来我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同时也体现自己一直来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今后,我将继续学习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究与提炼,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