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菜里有多少奇葩食材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广州菜便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创新。
  据统计,广州菜用料多达数千种,不仅有常见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更有其他菜系少见的蛇、鼠、猫、猴、蝙蝠等猎奇食材。
  正宗的“龙骨汤”,主要原料不过是一根剔干净的猪或牛的脊椎骨,要一丝肉都看不到,才能称为上品。
  自古以来,便有“食在广州”的说法。广州菜又名“广府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粤菜的代表,自清末广州开埠以来,粤菜便从广州流传到世界各地,并很快闻名世界,甚至与法国大餐齐名。如今,国外的中餐馆里,粤菜最为普遍,因此不少外国人都认为,中餐指的就是粤菜。
  广州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广州丰富的食材资源,再加上厨师精湛的烹饪技艺,使得广州菜灵活多变,不仅能制作出独到的美味佳肴,更能集千家之长,大胆创新,将各方美食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风格。
  不过,广州菜能扬名海外的原因,除了自身美味、诱人,还有广州人对吃的态度。吃,在广州人生活中永远是第一追求。据统计表明,广州人每天的早茶时间平均在一小时以上,对他们来说,静心享受精致的早茶已是一种习惯,这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对早茶尚且如此,其正餐就不言而喻了。因此,“食在广州”一说绝非空穴来风,这不仅是因为广州菜好吃,更是因为广州人好吃,如此一来,广州菜不想出名都难。
  博取众长于借鉴中出新立异
  大名鼎鼎的粤菜其实发展较晚,根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粤菜发源于汉代。而在此后的千百年间,粤菜也跟随着中国的巨变而不断发展,直至民国初期才真正成型,至此,粤菜的菜色和款式已与今天十分接近。尽管起步较晚,但粤菜凭借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等特点,深受民众喜爱。
  广州菜可谓粤菜的集大成者,不仅聚集了本地的风味特色,更灵活地借鉴京、川、苏、鲁、浙等外省名菜甚至西餐的烹饪技艺,结合当地饮食习惯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创新,可以说,广州菜是找不到源头的。其实不仅是广州菜,整个粤菜也都如此,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创新。
  广州菜对其他菜系的借鉴很有一套,绝不只是单纯的依葫芦画瓢,就拿著名粤菜“菊花鱼”来说,便是借鉴自苏菜中的“松鼠鳜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刀工:“松鼠鳜鱼”鱼身与尾部相连,花刀后入锅烹炸,最后起盘浇上酱汁,成品是一条完整的鱼;“菊花鱼”则不同,烹饪前要将鱼身改为多朵菊花状,入锅分别炸好后,再与鱼头鱼尾拼凑、摆盘。如此改进之后,食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分块入口,同时在名称上也去掉了难登大雅之堂的“鼠”字,显得更加文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广州菜的菜名,若是让外地人在广州参观翻开菜单,乍眼一看,或许他们还以为这是一本成语词典呢:“池塘莲花”、“清风送爽”、“雄鹰展翅”、“海棠冬菇”……其实,这些充满了文艺气息的菜名也正是广州菜的魅力之一,让人一看,便对菜肴产生了十足期待,却又恰当地保留了一丝神秘性。
  不过,广州菜中也有简单、直接的菜名,例如“龙虾烩鲍鱼”、“米网榴莲虾”等。有趣的是,这类菜肴大多源于国外,例如“龙虾烩鲍鱼”,便是采用了一种泰国常用配料“金不换”,而“米网榴莲虾”中的“米网”,则源自越南。或许,正是为了区分菜肴的来源地,广州人才特意在菜名上暗藏了玄机。
  广州菜无奇不有,而最猎奇的,被称为“三大奇品”。第一奇是吃猴脑,先在桌子中间开一个洞,将已剃净毛的猴头伸出洞外,再用绳索把猴子的四肢紧紧捆绑,食用时,需用银锤敲破头骨,用银刀撬开其天灵盖,再用银勺挖取温热的脑浆直接食用。第二奇是吃活鼠,食客将出生不到3天的老鼠卷在用面粉制成的面皮中,蘸上蜜糖后直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第三奇是吃蜈蚣,蜈蚣不能太小,至少要5寸长,食用时,得让手法娴熟的堂倌进行操作:按住蜈蚣头部,扭断头和尾节,再用手在蜈蚣尾部轻轻一拉,晶莹剔透的蜈蚣肉便脱壳而出,据说味道鲜嫩无比。   不过,以上这“三大奇品”因过于残忍,如今已是吃不到了。尽管如此,今天的广州菜中,依然大有猎奇类菜品,知名的虫餐便在广州十分流行,比较出名的菜品有“白蚁归巢”、“烧禾虫”、“盐煎金龟子”等。
  随时令而变夏秋清淡,冬春浓郁
  一般而言,广州菜偏清淡,讲究清中求鲜、淡中求美。一年四季中,广州菜的口味有所差异,其中夏秋两季最为清淡,冬春两季则稍显浓郁。
  烤乳猪最适宜家人朋友一齐享用,食用时,浓郁的香气萦绕于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让寒冷的冬天也充满了暖意。
  俗话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汤是广州菜的灵魂,据说没有不会煲汤的广州人,从煲汤的用具到原料的调配,再到煲汤时间长短,广州人都极为讲究。对广州人来说,喝汤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养生方式。同样,广州人喝汤,也有季节差异,夏秋时,不宜喝大补的汤,一般选用绿豆、薏米、海带、冬瓜等原料,讲究清热解暑;到了冬天,广州人则喜欢慢火熬汤,讲究汤汁浓厚纯正,飘香四溢,原料则一般选用肉类和骨头。而不管是夏秋还是冬春,广东人喝汤,都只在乎汤本身,其中的原料,他们一般不会食用,例如正宗的“龙骨汤”,主要原料不过是一根剔干净的猪或牛的脊椎骨,要一丝肉都看不到,才能称为上品。
其他文献
荒废的敦煌 河西走廊上,一切都在远去……  在河西走廊上,敦煌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它坐落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止着鸟儿的翅膀和人类前进的步伐;茫茫无涯的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横亘在它的西部,像是一群猛兽,灰沉沉的眼睛一直死盯着这块晶莹璀璨的土地;在敦煌的东面,敞开来一片百余公里的戈壁,抵达瓜州,穿越河西腹地,直指中原。  关于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在鬼斧神工、韵味天成的石林里,各种石柱惟妙惟肖,令人遐想无限。而静卧在石林中心的那面湖泊,美丽清澈,却总是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硫磺味。  石林脚下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草原上有亚洲最大的天鹅保护区。而石林附近的浩滕萨拉瀑布,落差达30米,水声响如雷鸣,据说能传到几公里之外。  奎克乌苏村的村民主要是蒙古族人,用马奶或酸奶酿成的奶酒是他们的最爱,如果到长辈或是亲友家做客,不带上自家酿制的酒,会被当作失礼。
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极端组织不断涌现,他们屡屡发动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不仅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致使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迹惨遭涂炭。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不但没有消停之意,反而变本加厉——数年之内,已有无数文物古迹毁于战火,面对这样的浩劫,国际社会似乎束手无策,一边不懈地努力保护文物,一边却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失……  2015 年 2 月 26 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发布了一段长达
新德里红堡位于亚穆纳河西岸,是由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所建,为象征莫卧儿帝国强大势力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红堡于1639开始建造,耗费了近10年时间才完成。  印度,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上的神秘国度,让我向往已久——在那里,既有各种宏伟的古建筑,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和高楼,贫民窟和私人别墅比邻而立,壮观的泰姬陵,浑浊而神圣的恒河,脏乱的大街同样吸引着我。当然,还有每天时时出现的陌生人搭讪,各种离奇的骗局
从15世纪开始,斯里兰卡等地盛产的香料引起诸多海上强国的争夺,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诱因。而其中,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捷足先登。  作为“世界三大红茶”之一,最早移植于中国的斯里兰卡红茶深受世人喜爱,斯里兰卡政府甚至不惜以国家符号“持剑狮王”作为防伪标志。  斯里兰卡盛产各类宝石,许多世界顶级蓝宝石珍品,如纽约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印度之星”、英国女王皇冠上的“蓝色佳人”等,都出自于斯里兰卡。  
翻开浙江省的地图,你会发现,地处浙南一隅的庆元,是离省会杭州最远的县城。或许正因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犹如山重水复的“世外桃源”,遗世而独立地存在着,人们仿佛已经忘记了它的名字。  但其实,遗忘并不等于没落,低调的庆元从来都不缺乏精彩:自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有着“高贵”的身份——庆元之名,源自800多年前的南宋年号,在全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中,有这种“待遇”的地方屈指可数。  千万年来,大
沙漠,干燥炎熱;海洋,碧波万顷。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你能想象那会是怎样一幅画面吗?  要目睹这样的奇景,可以去中国沿海地区。在那里,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尤以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附近最为集中,形成了许多迷你沙漠景观。例如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沙丘群,沙山高大,连绵起伏,是中国海岸带规模最大的沙丘群;福建漫长的海岸线上,连绵的沙丘与碧海、蓝天、绿林,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海洋大漠风
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约600公里处的马德拉群岛,是“欧洲的后花园”。历史上,它一直与世隔绝,因此保存着完好的自然风光:碧蓝的大海,海浪雕琢的礁石,逾百种鲜花,迷雾缭绕的月桂树森林……亚热带气候使得当地常年温暖湿润、阳光明媚,成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几百年来,航海家哥伦布、悲情的茜茜公主、奥匈帝国末代皇帝等人都在此留下了足迹,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则更是这里的常客,在此写下了大名鼎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店面,往往都门庭若市,永远排着长队,而店面里头,师傅不停地和面、扯面,那利落的动作,晃眼一看,真像是绝世武功。  吃烧烤的人,来自各个阶层,有公司大老板,也有最普通的平民,或许,这正是夜生活的真谛所在,无形中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羊肉泡馍,讲究的是以馍定汤,还需要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以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  西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包括周、秦、汉、隋、
距离日本长崎县西南方向约15公里,有一座形似军舰的小岛,矗立在波涛汹涌的东海上,任凭海水拍打、狂风袭击也岿然不动。  从飞机上俯瞰这座小岛,你能看到参差不齐的楼房和校舍,但若是乘船登岛,你就会发现这些楼房早已人去楼空、摇摇欲坠,只剩下一些盘旋在四周、发出嘶哑鸣叫的海鸥,以及零星的几只难觅行踪的野猫……这座荒无人烟的“鬼岛”,就是大名鼎鼎的端岛。  从海上遥望,端岛的外形犹如一艘浮在水面上的战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