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基亚拉:坚硬的风景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前的作品来自一位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艺术家——约翰·基亚拉(John Chiara)。虽然他生活在以自由、开放著称的城市,却执着于用一种最传统的摄影方法拍摄他家乡的风景,而且他的风景作品粗看起来既不太美也不诗意,而有一种坚硬的气质。作品中的这种气质或许与艺术家的个性有关。他凭着工程师般的专业与毅力,制作了一台需要用平板车装运的巨型相机。他还用各种感光相纸、传统的冲印方法来完成作品。不过他坚持用传统摄影的方法和精神来创作的作品,却不具有摄影最大的特性——可复制性,他的每幅作品都是惟一的。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摄影向数字媒介的拓展,即被认为是对摄影的更多可能性的探索,也被认为是摄影走向衰亡的象征。或许,基亚拉的作品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今天,如何以及为什么要坚持传统摄影?坚持模拟摄影的意义在哪里?
  
  1995年你从犹他大学摄影专业毕业,那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
  从我能记事起,摄影一直在我的生活中。
  
  摄影给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很小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摄影的整个过程,我父亲有一个暗室,我会坐在暗室里看他在红灯下冲放出一张张黑白照片,那时候觉得照片显影的过程就像变魔术一般。我那时也和伙伴们一起去附近山里的小溪玩,采一些树叶将它们拓印在泥块上,这跟摄影过程没有本质的不同。我会想办法在合适的条件下做出一张好的印片来,泥土必须软硬适中,你还要找到一张有硬度的、并且有精致叶脉的树叶。合适的材料加上细腻的手工,我们就能印出一张叶子的负像,那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发现,然后我们会把泥块重新扔回河里去。
  
  后来,你怎么会选择摄影作为你创作的媒介?
  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问过自己,我将如何谋生?但是我已被摄影深深地吸引了。
  
  差不多是九年之后的2004年,你从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的摄影专业硕士毕业,是什么使你选择继续摄影教育?教育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从犹他大学毕业之后,我回到我的出生地——旧金山湾区。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也一边继续我的艺术实践。在这段时间里我继续学习艺术史、摄影史、当代摄影,以及加洲和湾区文化生态,同时也尽可能更多地去了解湾区的地理环境。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考了三次才被加州艺术学院录取,我只申请这一所学校。在学校里我的主要精力花在创作和自己造设备上,我也修视觉评论专业的课,学到很多东西。我相信创作应当基于充分地了解你所做的、为什么这么做、你工作的边界和你的创作所处的潮流。如果你对此深有了解,来自文化和历史的观念和想法就会渗透到你的创作中去,当然你也得重视你的创作如何与前人的工作相关联。
  
  你自己造了一台巨大的照相机,这台相机有多大,为什么要这么做?
  15年前我开始尝试着将感光相纸放到我祖父的林哈夫4×5大画幅相机中直接对现场曝光,我很喜欢锐利的风景,以及在日光下直接曝光之后产生的单纯蓝色的效果。随后我做了一台16×20的相机开始在工作室里进行比较长时间的曝光。1999年我在旧金山的一个艺术区有了一间约65平米的工作室,尽管没有流动的水,但我觉得很好了。用那台16×20的相机就可以将25英尺外厨房背面墙上的物体拍摄下来。将物品孤立出来,然后用我的大画幅相机去拍摄,虽然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觉得这样创作过于注重锐度、技术性以及效果,而我更想创作根植于心理学的作品——既与创作过程有关又同时影响到观者的感受。所以我造了一台大相机将它安装在一个平板拖车上。因为这个相机的大尺寸,使得我在客观上无法完全掌控它,这就好像一个心理行为,结果通常不能被完全、预知,我必须依靠直觉和之前的工作经验来做,而且这一过程本身也在最终完成的作品中留下它自己的印迹。当我引导这台相机来工作的时候,它帮我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它们给人们(也包括我自己)留下某种感受却不必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我之所以坚持用这样的方式来工作,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创作出我感兴趣的作品。我制造的是一台大画幅座机,需要到拍摄现场拼装,用数学方式对焦,在所有的部件都安装好后大约是2.13米(高)×3米(长)×3.6米(宽),拍出来的照片大概有50" × 80"(1.27 ×2.03米)。
  
  用染料破坏法,你可以很好地控制作品的色彩,为什么你在作品中呈现那样的色彩?
  为了研究照片的色彩,我确实试验过许多次。这么多年来我可以拍出不同频谱/明暗关系的色彩,不断地尝试之后你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东西,以及下一步该往哪儿走。我考虑得最多的是记忆,不是怀旧,是一种视觉的记忆,与瞬间的调和有关的记忆。你试图调和的东西不再直接与记忆相关,而是那种经验的视觉形式,就像一个风景的图像蚀刻成你头脑中的记忆。这样的想法可能影响到我作品中的色彩。
  
  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来制作照片,比如凹版照相,银明胶直接印像法等,这些技术对你的创作有特别的意义吗?
  凹版照相的作品是我为旧金山的一个凹版印刷社Crown Point Press做的,他们问我是不是愿意做一系列彩色凹版照相的作品,我之前从来没有用过这个方法,但是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机会。当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工作的时候,比如凹版蚀刻,或是黑白冲印,我需要用不同的媒介来表达我的想法,这个过程也不断地推动我的创作,促使我进一步发现、认识我的工作。
  
  2010年创作的风景系列中,作品呈现不规则的形状,为什么是这样?
  我决定拍一组南太浩湖在回声湖十字街附近的大型全景作品,我将一卷50英寸长的未曝光的相纸剪成五段,因为在完全黑暗而且空间很小的相机内操作,没办法做到完美,只能凭感觉。然后我将太浩湖的风景从右往左,反向拍摄下来。当最终的作品挂出来的时候,你能看出每幅风景之间是相连的,相纸剪开的边缘之间也是吻合的。凭直觉,我感到这样的方式拍下来的风景与南太浩湖的景观也正相呼应。
  
  从2003年到现在,看起来你的每幅作品都单独成立,似乎你并不刻意想要做一些系列组照,但同时你所有的作品合在一起其实又全部是一个系列的,在这一大系列中,你好像从来不拍摄人物?
  我的作品中之所以没有人物是因为拍摄的经验和过程是我一个人独自经历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想要呈现的是关于记忆的、内在发生的体验。另外,因为曝光的时间非常长,就算有人经过也不会被定格。
  
  曝光时间有多长?你如何预计?有没有失败过?
  南太浩湖的照片的曝光时间在1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之间,最亮的下雪的那张就是曝光了一个小时,我是凭直觉和经验而不是用感光表去进行测量的。
  
  我想你每一次曝光只能产生一张作品?
  是的,每一张都是唯一的。
  
  你认为自己是摄影家还是艺术家?
  我认为自己是个摄影者。
  
  摄影中的什么东西最令你感兴趣?
  想想摄影如何经历时间而慢慢形成的那股气息,以及经由这个媒介我们如何生动地表达了人类的状况。
  
  目前,哪一个摄影潮流最令你感兴趣?
  目前的潮流是从摄影媒介向由技术和商业驱使的数字媒介的转变。用数字媒介来工作很困难,因为它不同于摄影媒介是一个物理性的媒介,摄影媒介具有推动其不断表达新概念的传统。摄影术的发明者之一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认为,摄影是自然之笔。我不认为这一定义也同样适用于数字媒介,后者似乎与设计而不是工艺有着更直接的关联,虽然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那么绝对的,但是我感觉由这一媒介而产生的作品变得越来越观念和理论化了,其结果是使得创作依赖于一个大的理论框架,这一潮流对无论是摄影媒介还是数字媒介的创作都有影响。
  
  下一个创作计划会是什么?
  我刚刚完成了旧金山的Pilara基金会的一个委托项目。Pilara基金会座落在湾区大桥下的Pier 24,他们的展示空间大约有2600多平米,据我所知是全美国最大的当代摄影空间。他们下一个展览项目是做一个历史上在湾区工作的摄影家的展览(包括卡尔顿·沃特金斯Carleton Watkins,1829-1916;爱德华·迈布里奇 Edward Muybridge, 1830-1904),同时也展出当代摄影作品。他们委托我为展览拍摄它们正对的湾区大桥以及金门大桥。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金门大桥大概是地球上被拍摄最多的地方了。想了很久我决定做成两幅双折画的形式,我被这个想法迷住了:它们稍微有点像立体画,桥出现在两幅作品中,但同时双折画作为一个整体又体现了湾区的广阔。拍摄金门大桥时,将我的相机拉到很远在西面的海德兰山头上,向东直面朝向Pilara基金会的所在地,一共拍了15次才最后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湾区大桥拍的时候是往东在奥克兰区的山上,向西直指Pilara基金会的所在地。展览的时候作品分别在东西墙上面对面挂着,这样我可以让作品重新面对拍摄它们的地点。因为这两张照片是用我的直接曝光法从相对的方向来拍的,这样布展之后,观看它们就正好和我拍摄时观看的桥的角度是一致的,这就好像图像中的一切又都被回复到它们原来的样子了。
  
  可以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艺术家或是书籍吗?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德国艺术家),马克·布鲁埃(Marco Breuer,德国艺术家),伊娃·海瑟(Eva Hess,美国艺术家),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法国艺术家)。
其他文献
展示佳能最新影像科技成果和商务解决方案,让观众现场体验影像“今天”和“明天”的2011佳能博览会,5月1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佳能集团第一次将5年一届的佳能博览会引进中国。本届上海博览会是佳能集团继去年9月至11月在纽约、巴黎、东京之后全球巡展的最后一站。佳能公司董事会主席御手洗富士夫(图左三)、总裁内田恒二(图左一)和多名常务董事等高官,以及佳能形象代言人成龙(图右二)等数百人出席
期刊
叶健强在广州的横街窄巷长大,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仔”。自小喜欢美术、书法,见证了广州30年来的变迁。1971年,高中毕业的他进入广州新闻图片社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系统地学习摄影知识,从在暗房冲洗胶卷、放大照片学起,将兴趣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广州新闻图片社工作时,他得到的告诫是:拍照片一定要拍漂亮、完美的。因此,在那个时期,他所拍摄的照片无论是风光片还是人物片,都很讲究用光等摄影手法,且一律都是摆拍
期刊
安哥不姓安,千万别搞错。他原名彭振戈,笔名安哥,曾用名彭安哥、彭安鸽。1947年生于大连,北京长大,在云南西双版纳当过七年知青,在广州当工人四年。1979年起在中新社广东分社当摄影记者,后又在香港当记者编辑六年,现在也是知名策展人。  安哥是广东摄影圈乃至中国摄影圈都不得不提到的人物,除了良好的职业素质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件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情,那就是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发展,且一做就是三十
期刊
摄影与广东,特别有缘分  1839年,法国公布了摄影术的诞生,五年后就经香港(一说澳门)传入中国广州,然后散播至全国,之后全国各地的照相馆大多也是由广东人经营的。1844年,广东省南海县人邹伯奇写成了《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两篇摄影著作,自制照相机并拍摄照片,成为中国摄影之父。得摄影风气之先的广东成为中国摄影的发祥之地。由此滥觞,至今的广东省摄影实力无论从摄影者队伍,还是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
期刊
编者按: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实践着爱党爱国、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命价值,谱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篇章,树起了一座民族的道德丰碑。学习雷锋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追求。  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2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社长李从军领衔撰写的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3月2日,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在北京中国人民
期刊
与广东本地商业摄影师座谈时,彭智宏略显沉默,小胡子、长发、年轻,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话不多,只有被提问到的时候才说上几句,言语真诚,句句击中要害。与罗旭、苏卫、胡黎明几位商业摄影师前辈的从业经历不同,彭智宏是真正的大学生,因此我总感觉他身上带着浓浓的学院气息,他的作品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创意+细腻,是让我欣赏的原因。    记者:能否简单谈谈您的从摄经历?  彭智宏:我在中学时代迷上摄影,虽然也拍
期刊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近现代百年来的民主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它展现出的开放和包容一直让人惊奇。如今改革开放一晃已经30多年,广东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精神,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回顾过去的岁月,品味今天广东的成熟与繁荣,在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们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广东进步和发展的足迹。这其中有困境、有艰苦,也有收获的
期刊
偶然的从业经历  从事广告摄影工作很偶然。1979年10月我从部队转业分到吉林省书店发行科做记者,经常下乡采访毛主席著作的发行情况,拍些照片给书店的发行报用,也常有作品在省报上发表。一次在一个朋友家碰到五矿公司人事科的人,闲聊之中了解到他们公司新进了一台120宽画幅“玛米亚”相机,但没人会用,我听说之后很激动,因为那时我使用的是“海鸥”DF135的相机,而“玛米亚”是当时世界上很先进的相机,对我的
期刊
与摄影的不解之缘  我出生于运动员世家,父亲是国内足球界一位享有盛名的教练,但他从未要求我子承父业。父亲有不少记者朋友,因此有机会让喜欢绘画的我接触到相机、胶片、暗房、放大机等设备,了解摄影原理。  我真正开始学习摄影理论是在15岁。那年父亲带队出访日本带回一台单反相机。在上世纪80年代,能拥有这样一台相机好比多了一份财产似的,我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无比的热情背着它到处拍照,或在暗房里冲洗胶
期刊
编者提示:EOS 7D被佳能定位于与EOS 5D Mark Ⅱ同级,具备每秒8张高速连拍功能,以及强劲对焦性能,主攻高速拍摄,能满足专业摄影师和中高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是市场中非常瞩目的APS-C数码单反相机。    “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与万物生灵和谐共处,其乐无穷!”大庆野生鸟类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野鸟摄影家宋天福在谈到拍摄鸟类体会时说,“但是,拍摄野鸟,对摄影器材的要求比较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