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极大不同,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资源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创造了巨大优势。高中化学教师要及时地把握机会,利用教育优势来开展多样化的化学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全面的发展核心素养。文章对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今后基于化学领域的在适应社会需求、自身发展方面应具备的必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如今 “互联网+”背景下,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呈现出新的态势。
一、利用互联网+直观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生仅凭感官体验以及个人有限的知识理解,無法充分把握化学学习的精华内容,尤其涉及微观部分、思想部分的内容学习。但借助“互联网+”的直观教学优势,将人眼不可见、难以感知的内容形象直观化,就能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有更充分且准确的理解,实现对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两大具有一定抽象性素养的有效培养。比如在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中,学习氯气的物理形式以及部分化学性质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化学反应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将有毒的氯气的对应物理、化学现象直观呈现。比如可以通过观看了解整个反应过程中氯气和水分子、碱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并将氯气与水、与碱反应的化学反应中,三种物质是由一种物质变化为另一种物质的微观变化,用直观图表示。同时融入关于能量守恒、物质守恒等原理,让学生简要分析在化学反应时物质的交换过程。这样既能够避免氯气中毒的危害,还能让学生直接以及。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二、利用互联网+模拟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借助“互联网+”背景下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可以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及学生思维演绎、推理的过程通过直观模拟建模[1]。比如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有关铜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完成在空气中加热铜生成氧化铜,然后将氧化铜放入氢气中的实验过程。由于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铜、氧化铜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几种物质在反应时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的模拟再现。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模拟的现象推理出在两个反应中,铜的化合价升高、降低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进一步,鼓励学生根据这两个实验的学习所得,提出新的问题并开展实验探究。比如引入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普遍在金属物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共性知识。或在学生将铁放入CuSO4溶液中后,发现在溶液中的铁丝外部出现了铜树,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Fe与Cu同为金属,但Fe与CuSO4的反应不是CuSO4保持原样,而是Cu被还原?同时通过教学技术的模拟,让物质交换的过程更明朗化,学生就能更自主地开展深入的学习探究活动。如此,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扩展学习,并在教师的鼓励下,能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更加深刻的化学现象,通过推理、实验来相互验证和发展认知,实现了对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三、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互联网+”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学会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加强教学深度和广度,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而实现对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2]。比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化学的“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行利用专业的学习平台搜集并自学了解关于汽车燃料、安全气囊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交互白板,将学生在尝试选择、优化车用燃料,建立化学反应变化以及安全气囊设计的过程,进行建模并分析其中设计的各类数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客观、理性、严谨、认真、实证的科学精神。同时通过与师生共同借助互联网学习,了解汽车燃料、安全气囊的用途、设计原理以及化学反应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加强学生对化学在生活与社会中用途的深刻认识,并通过亲身实践的过程,来加强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安全问题等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多样的教学技术为高中化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教学支持。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当下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技术和教学途径,根据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客观规律和真实需求,结合化学理论、实验教学,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具象化学知识、模拟再现化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化学观念,发展思维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吕晓春.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69.
[2]何勇.新课改下如何培养九年级化学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99.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今后基于化学领域的在适应社会需求、自身发展方面应具备的必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如今 “互联网+”背景下,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呈现出新的态势。
一、利用互联网+直观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生仅凭感官体验以及个人有限的知识理解,無法充分把握化学学习的精华内容,尤其涉及微观部分、思想部分的内容学习。但借助“互联网+”的直观教学优势,将人眼不可见、难以感知的内容形象直观化,就能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有更充分且准确的理解,实现对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两大具有一定抽象性素养的有效培养。比如在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中,学习氯气的物理形式以及部分化学性质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化学反应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将有毒的氯气的对应物理、化学现象直观呈现。比如可以通过观看了解整个反应过程中氯气和水分子、碱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并将氯气与水、与碱反应的化学反应中,三种物质是由一种物质变化为另一种物质的微观变化,用直观图表示。同时融入关于能量守恒、物质守恒等原理,让学生简要分析在化学反应时物质的交换过程。这样既能够避免氯气中毒的危害,还能让学生直接以及。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二、利用互联网+模拟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借助“互联网+”背景下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可以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及学生思维演绎、推理的过程通过直观模拟建模[1]。比如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有关铜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完成在空气中加热铜生成氧化铜,然后将氧化铜放入氢气中的实验过程。由于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铜、氧化铜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几种物质在反应时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的模拟再现。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模拟的现象推理出在两个反应中,铜的化合价升高、降低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进一步,鼓励学生根据这两个实验的学习所得,提出新的问题并开展实验探究。比如引入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普遍在金属物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共性知识。或在学生将铁放入CuSO4溶液中后,发现在溶液中的铁丝外部出现了铜树,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Fe与Cu同为金属,但Fe与CuSO4的反应不是CuSO4保持原样,而是Cu被还原?同时通过教学技术的模拟,让物质交换的过程更明朗化,学生就能更自主地开展深入的学习探究活动。如此,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扩展学习,并在教师的鼓励下,能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更加深刻的化学现象,通过推理、实验来相互验证和发展认知,实现了对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三、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培养核心素养
“互联网+”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学会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加强教学深度和广度,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而实现对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2]。比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化学的“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行利用专业的学习平台搜集并自学了解关于汽车燃料、安全气囊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交互白板,将学生在尝试选择、优化车用燃料,建立化学反应变化以及安全气囊设计的过程,进行建模并分析其中设计的各类数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客观、理性、严谨、认真、实证的科学精神。同时通过与师生共同借助互联网学习,了解汽车燃料、安全气囊的用途、设计原理以及化学反应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加强学生对化学在生活与社会中用途的深刻认识,并通过亲身实践的过程,来加强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安全问题等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多样的教学技术为高中化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教学支持。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当下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技术和教学途径,根据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客观规律和真实需求,结合化学理论、实验教学,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具象化学知识、模拟再现化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化学观念,发展思维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吕晓春.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69.
[2]何勇.新课改下如何培养九年级化学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99.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