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教育评价中,有一部分人把学校的教育质量错误地当作学生考试分数去理解,去领会和要求,即哪所学校的学生分数考得高,升学率高,就表明哪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其实这是一种较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与要求,若长此以往,则势必导致学生,学校,甚至整个教育向畸形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得以传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从广义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讲,指具体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显然,教育的首要功能都与“育人”有关。因此,由此及彼,推而论之,所谓“学校教育质量”,首先应该想到和考虑的,该是“育人”的问题,即我们在学校所培养教育的人,品格是否优良,人格是否健全,身心是否健康,素质与技能掌握是否全面等,其次才是学生的分数及成绩。
然而,近几年来,部分教师或校长谈及现有的教育与教育质量问题,尤其话及学校的生存发展之道,他们的回答几乎同出一辙,那便是分数,分数,再分数。笔者很遗憾,作为教育者,他们同样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含义。面对如此情况,笔者疑惑不堪:为什么有些教育者(包括校长与教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他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也会如此狭隘,固执?
那么,是谁使某些学校的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又是谁使某些教育者执拗地认为“教育质量等于分数”这命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社会大环境,是它严重地影响并干扰了广大教育人的思想观念,这种干扰和影响反映在教育行业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元化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使教育质量观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按照正常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孩子读书受教育是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有序的学习活动,目的是通过读书学习,让孩子不断健全人格,提高心智,增长见识,掌握知识与技能,将来适应社会生存需要。读书是一项高尚、纯洁、睿智、有序的教育活动,不存在任何私利和附加条件,学习也是孩子们快乐向往之事,没有强求或逼迫因素。因为读书是让人明智,学会做人,学做真人。然而,受当前社会市场大环境影响,部分家长,倾其所有,让孩子读书,目的是让孩子出人头地;作为孩子,昼夜苦读,精疲力竭在题海中挣扎,为的是上名牌,读名校;少数学校,处心积虑,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有偿家教,拔苗助长等手段,逼迫学生学习,为的是提高升学率,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学校好名声,吸引好生源,使学校获得更大利益。一桩最典型的事例,每年中高考后,学校(包括初中,高中)对考试“状元”大力广而告之,不惜一切,动用媒体力量,连篇累牍地对“状元郎”、“状元妹”在县(区)、市、省漫天宣扬,还不足以表明功利对教育的影响达到何等程度?由于读书变了味,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趋向变得模糊,今天仍有一部分教育者把学校的“教育质量”当作学生考试分数去理解、去领会,也就不足为奇。
二、“人才”标准缺失,教育质量观被异化
异化学校教育质量,对“人才”的评价不正确,定位不科学,也是导致这一现象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何谓“人才”,怎样定位?笔者认为,所谓“人才”,应该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即学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自我价值,愿意并忠心服务于社会,并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创造新价值,做出新贡献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应该有两方面的意义和要求,即既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事实也多次证明,在门类繁多,精细的社会分工中,只要自己肯努力,肯拼搏,都可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人才,他们未必有高文凭,高学历。例如,媒体多次报道的全国级专业技术人才许振超、邓建军、郭晋龙、杜胜利等,他们的文凭、学历都不高,但由于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他们每个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级人才,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他们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但部分国人似乎不认这个理,他们眼中所谓的“人才”就是高分数,高学历,从名校走出来的人,不管其实际能力、水平如何。由于这样一种“人才”观念,定位标准,在单位招聘选人现场,我们便常见这样的情景,部分单位选人、招人,一条原则不变:有博士就不要硕士,有硕士就不要本科生,然后依次类推。试想,在这种极偏狭的观念下,“人才”还不等于高分数、高学历吗?假如这种观念反馈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并成为教育人的理念和行动,那么,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还会在学校有立足之地吗?
三、教育工作评价单一,教育质量观难显张力
诚然,受社会“升学率至上”的严重干扰,现在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都基本集中在学生考试分数及升学率上面,至于教育工作其它方面的重要内容,如育人水平、素质与技能、身心、人格、道德等,他们全不关心,他们在乎的就是分数与升学率,重点与名校。对学校,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只要拿得出升学率,就会被公认是一所好学校,教育质量高。对教师,不管是男是女,年长年少,只要教的学科、班级、学生分数高(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领先),就理所当然是“好”教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也不管用什么手段教(如,加班加点,滥订资料,有偿家教,拔苗助长等)这些都无所谓或隐之不谈。多年来,由于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在少数学校基本定型并盛行,这就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广大教师在学校的教育从业观念。于是,他们不必再去更多地关注和关心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如职业操守,理想境界,规章制度,敬业奉献等,他们惟一需要抓住不放的,那便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分数。因为谁都明白,现在学校有了分数,便有了一切。就这样,在过去看来,似乎需要有相当境界和要求的教育与教师职业,在今天的评价行为下,竟变得如此单纯单一,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怎么去占领教育阵地?
四、传统的读书功名论,让“育人”的质量观在部分学校受冷遇
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某些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大多冲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历朝以来中国人读书求功名最真实、最形象的写照,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现在有些中国的孩子,从他们上学第一天开始,他们的读书目标就是单向的,片面的———只求“功名”,不求“人品”。对于学校“育人”的作用有几何?做人的要求得几分?对他们而言都无足轻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惟一要求,就是分数,再分数,他们想从教师口中得到的答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排名,班内第几?年级第几?学校第几?涉及孩子在学校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其它问题,如品质、修养、爱心、人格、素质技能等方面,他们全认为是话后之话,题外之题。再加上目前人才标准缺失,中高考制度以分取人弊端,更使他们确信,孩子在校读书,分数才是硬道理。处于某些人的这种极端信念和心态,无容置疑,今天“育人”的教育质量观在部分学校受冷遇,也就成为自然。
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现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在部分学校被抛弃,之所以“分数为上”的观念在某些学校不可动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社会大环境变化所致。因此,树立科学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质量观,当前首要任务,是要从理念和行动上把一些不合理、不规范、不公正、不健全的社会现象先扭转过来,(如教育功利性,不正确的人才观,不完善的中高考制度,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惟有如此,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暨阳中学)
“教育”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得以传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从广义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讲,指具体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显然,教育的首要功能都与“育人”有关。因此,由此及彼,推而论之,所谓“学校教育质量”,首先应该想到和考虑的,该是“育人”的问题,即我们在学校所培养教育的人,品格是否优良,人格是否健全,身心是否健康,素质与技能掌握是否全面等,其次才是学生的分数及成绩。
然而,近几年来,部分教师或校长谈及现有的教育与教育质量问题,尤其话及学校的生存发展之道,他们的回答几乎同出一辙,那便是分数,分数,再分数。笔者很遗憾,作为教育者,他们同样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含义。面对如此情况,笔者疑惑不堪:为什么有些教育者(包括校长与教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他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也会如此狭隘,固执?
那么,是谁使某些学校的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又是谁使某些教育者执拗地认为“教育质量等于分数”这命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社会大环境,是它严重地影响并干扰了广大教育人的思想观念,这种干扰和影响反映在教育行业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元化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使教育质量观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按照正常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孩子读书受教育是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有序的学习活动,目的是通过读书学习,让孩子不断健全人格,提高心智,增长见识,掌握知识与技能,将来适应社会生存需要。读书是一项高尚、纯洁、睿智、有序的教育活动,不存在任何私利和附加条件,学习也是孩子们快乐向往之事,没有强求或逼迫因素。因为读书是让人明智,学会做人,学做真人。然而,受当前社会市场大环境影响,部分家长,倾其所有,让孩子读书,目的是让孩子出人头地;作为孩子,昼夜苦读,精疲力竭在题海中挣扎,为的是上名牌,读名校;少数学校,处心积虑,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有偿家教,拔苗助长等手段,逼迫学生学习,为的是提高升学率,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学校好名声,吸引好生源,使学校获得更大利益。一桩最典型的事例,每年中高考后,学校(包括初中,高中)对考试“状元”大力广而告之,不惜一切,动用媒体力量,连篇累牍地对“状元郎”、“状元妹”在县(区)、市、省漫天宣扬,还不足以表明功利对教育的影响达到何等程度?由于读书变了味,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趋向变得模糊,今天仍有一部分教育者把学校的“教育质量”当作学生考试分数去理解、去领会,也就不足为奇。
二、“人才”标准缺失,教育质量观被异化
异化学校教育质量,对“人才”的评价不正确,定位不科学,也是导致这一现象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何谓“人才”,怎样定位?笔者认为,所谓“人才”,应该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即学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自我价值,愿意并忠心服务于社会,并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创造新价值,做出新贡献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应该有两方面的意义和要求,即既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事实也多次证明,在门类繁多,精细的社会分工中,只要自己肯努力,肯拼搏,都可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人才,他们未必有高文凭,高学历。例如,媒体多次报道的全国级专业技术人才许振超、邓建军、郭晋龙、杜胜利等,他们的文凭、学历都不高,但由于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他们每个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级人才,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他们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但部分国人似乎不认这个理,他们眼中所谓的“人才”就是高分数,高学历,从名校走出来的人,不管其实际能力、水平如何。由于这样一种“人才”观念,定位标准,在单位招聘选人现场,我们便常见这样的情景,部分单位选人、招人,一条原则不变:有博士就不要硕士,有硕士就不要本科生,然后依次类推。试想,在这种极偏狭的观念下,“人才”还不等于高分数、高学历吗?假如这种观念反馈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并成为教育人的理念和行动,那么,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还会在学校有立足之地吗?
三、教育工作评价单一,教育质量观难显张力
诚然,受社会“升学率至上”的严重干扰,现在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都基本集中在学生考试分数及升学率上面,至于教育工作其它方面的重要内容,如育人水平、素质与技能、身心、人格、道德等,他们全不关心,他们在乎的就是分数与升学率,重点与名校。对学校,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只要拿得出升学率,就会被公认是一所好学校,教育质量高。对教师,不管是男是女,年长年少,只要教的学科、班级、学生分数高(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领先),就理所当然是“好”教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也不管用什么手段教(如,加班加点,滥订资料,有偿家教,拔苗助长等)这些都无所谓或隐之不谈。多年来,由于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在少数学校基本定型并盛行,这就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广大教师在学校的教育从业观念。于是,他们不必再去更多地关注和关心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如职业操守,理想境界,规章制度,敬业奉献等,他们惟一需要抓住不放的,那便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分数。因为谁都明白,现在学校有了分数,便有了一切。就这样,在过去看来,似乎需要有相当境界和要求的教育与教师职业,在今天的评价行为下,竟变得如此单纯单一,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怎么去占领教育阵地?
四、传统的读书功名论,让“育人”的质量观在部分学校受冷遇
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某些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大多冲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历朝以来中国人读书求功名最真实、最形象的写照,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现在有些中国的孩子,从他们上学第一天开始,他们的读书目标就是单向的,片面的———只求“功名”,不求“人品”。对于学校“育人”的作用有几何?做人的要求得几分?对他们而言都无足轻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惟一要求,就是分数,再分数,他们想从教师口中得到的答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排名,班内第几?年级第几?学校第几?涉及孩子在学校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其它问题,如品质、修养、爱心、人格、素质技能等方面,他们全认为是话后之话,题外之题。再加上目前人才标准缺失,中高考制度以分取人弊端,更使他们确信,孩子在校读书,分数才是硬道理。处于某些人的这种极端信念和心态,无容置疑,今天“育人”的教育质量观在部分学校受冷遇,也就成为自然。
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现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在部分学校被抛弃,之所以“分数为上”的观念在某些学校不可动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社会大环境变化所致。因此,树立科学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质量观,当前首要任务,是要从理念和行动上把一些不合理、不规范、不公正、不健全的社会现象先扭转过来,(如教育功利性,不正确的人才观,不完善的中高考制度,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惟有如此,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暨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