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自古文人墨客多把秋天描绘为萧瑟、凄凉和悲哀。
唐代“大诗豪”刘禹锡有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红楼梦》中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花秋草秋雨等自然景色,不仅带来了秋凉和凄惨,更对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原有的不良情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鉴湖女侠”秋瑾临刑前豪迈悲壮的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令后人触景生情、无限惆怅。
而今秋季,又因28岁演员、歌手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身亡而显得更加萧瑟。近一个月来,朋友圈、微博不仅被抑郁症相关链接刷屏,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相关链接也频频走入众人视线。历数过往名人,从国外的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理查德·杰尼到国内的张国荣……他们都曾名噪一时,却都因精神疾病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10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借此机会,本刊特别邀请了精神卫生疾病界专家,为大家揭开眼下最“流行”的四种精神卫生疾病的神秘面纱,让它们不在成为你心中的秘密,让患病者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自伤、自杀等不幸事件的发生。
Part 1抑郁症:别让“黑狗”一直纠缠你
案例:
李睿(化名),30岁女性。一年前,患者因被母亲强迫与相亲对象交往后逐渐出现情绪低落,精力下降,白天精神不佳,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睡眠差,易惊醒。自觉生活无望,遂服用大量药物意图自杀以结束痛苦,幸而被朋友发现得到及时救治。但事后母亲仍逼迫其与相亲男交往,李睿万念俱灰,情绪低沉,然而因内心仍放不下母亲未再采取自杀行为。
但李睿觉得越来越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活得没有希望没有期待,自感与身边人交流都是逢场作戏,已没有力气控制情绪,觉得自己像站在悬崖边上,往前是死,往后看不到未来,认为自己死了对大家都是解脱。家人曾在家中发现其写的遗书。其日常生活亦受到影响,睡眠极差,眠浅易惊醒,且早醒,每晚只能睡2~3小时。食欲差,体重在两个月内下降约5kg。
一月前开始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目前情绪、睡眠、食欲均较前好转,自杀观念较前明显减弱。
专家分析——许毅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几个信息:
李睿为青年未婚女性,起病存在诱因,病程中家庭支持欠佳;
李睿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睡眠、食欲差,体重减轻,存在消极观念及自杀行为。
李睿的这些症状持续存在长达一年,她本人已无法自行调整。
李睿接受抗抑郁药物正规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
从上面的病例来看,不管是患者本人或是家属对抑郁症的敏感性都不高,这导致患者的病情拖延近一年才就诊,期间患者曾自杀未遂。患者的家庭支持欠佳,其母亲的某些行为是其疾病的诱因之一,且其在患者患病时仍对其施加精神压力。最后值得肯定的是,患者母亲意识到患者得病并劝其至精神科就诊,最终避免悲剧的发生。尽管李睿很不幸地遭受抑郁症折磨一年,但她同时又是幸运的。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抑郁症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到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的多重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下降等特征性症状,也有许多伴随症状如失眠、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性功能减退等。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病率达到16.2%。这意味着约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抑郁症。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然而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接受治疗,15%的患者以自杀结局。这和国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错误认识有关,人们普遍认为,一旦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就没脸见人了。
抑郁症是慢性病的一种,和我们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病”一样,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而不是靠单纯的心理疏导,“想开点”“不要放在心上”就能解决的情绪问题,更不是凭借运动、放松就可以恢复的问题,也无法依靠坚强的意志战胜。
如果作为患者,当您持续存在心情差,高兴不起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想与人交往,感觉脑子变笨了,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胃口差,体重明显下降等表现,尤其当上述表现持续時间超过2周,应尽早去精神/心理科就诊,一旦确诊为抑郁症,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
如果作为患者家属或朋友,当您的家人或朋友有抑郁症表现时,您除了对他表达真诚的关心及陪伴外,一定要鼓励他及时至医院精神科就诊,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仅仅是心情不好,更不能因为害怕被人歧视或笑话而逃避就医。一定要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及支持,尤其当她存在自伤行为、自杀观念或行为时,您甚至要“强制”他就医。
抑郁症患者和任何疾病的患者一样,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存在的权利,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做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社会对这类患者提供足够的尊重、关心与支持,谈“精神疾病”色变的环境大大改善,这有助于抑郁症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并接受治疗,增强重返社会的信心!
Part 2躯体化障碍:健康心理,跳出“精神木偶”
案例:
沈婷(化名),50岁。两年前,沈女士经常在活动后出现心脏停搏,每次2~3秒,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但是此后她开始特别关心自己的身体,容易紧张担心,反复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服用倍他乐克后症状得以缓解。后来,沈女士无缘无故开始出现肚子隐隐作痛,经常想要解大便,一天要四五次,解稀便后能够缓解腹痛。但是每次跟丈夫发生口角后,拉肚子的情况会更加频繁。两年来,沈女士几乎每天都有腹泻的情况,一天到晚感觉疲劳,睡眠也不好,胃口也很差,经常担心自己 “是否生了不治之症”,“能不能把病看好”,反复在医院做胃镜、肠镜检查,都无法解释沈女士的病情,吃一些药物也没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体重下降20多斤。近几天来,沈女士觉得容易心慌乏力,坐立不安,甚至感觉走路双腿都会发抖,因为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治,沈女士苦不堪言。沈女士的家人也被折腾得失去了耐心,认为她是在无病呻吟。
在消化科医生的建议下,沈女士到精神科就诊,考虑“躯体化障碍”,服用盐酸文拉法辛胶囊和益生菌制剂后,腹部不适明显缓解,情绪、睡眠也得到明显改善。
专家分析——胡少华
生活中,像沈女士这样的病人并不少,常常因为某些躯体不适反复奔波于各大医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做检查,但始终找不到导致躯体不适的病因。哪怕是大医院里的主任医师告诉他们没查出什么问题,这样的病人还是会坚持寻找病因。长此以往,这些病人的生活往往会变得“一塌糊涂”。
躯体化障碍往往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可以有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的躯体不适。病例中沈女士的苦恼是反复腹痛与腹泻,而其他的病人,可能表现为反复恶心、呕吐、呃逆等消化道症状,或者是瘙痒、刺痛、麻木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焦虑和抑郁症状也往往会伴随着躯体不适出现,并时时刻刻影响着躯体不适的严重程度。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得躯体化障碍呢?一般来说,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固执、多疑等神经质个性的人容易罹患此类疾病。虽然病人可能会否认,但仔细询问,往往可以找到生病的诱发因素,包括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对于病人而言,常常是无法轻易解决的,又缺少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如何在人群中识别此类病患呢?首先,无论病人的躯体不适如何变化,在长达2年的时间之内始终未找到相应的躯体疾病来解释这些症状;其次,病人对医生否认躯体疾病的说法往往是拒绝的,仍然反复就诊;最后,病人的躯体不适和行为表现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和家庭生活。
对于躯体化障碍的病人,接受专业的诊治是必要的。面对此类病人,往往要求临床医师极大的耐心,在认可病人躯体不适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并向病人仔细讲解检查结果。此外,要试图挖掘病人躯体症状背后的心理因素,让病人了解心理因素是可以导致各种各样躯体不适的。常用的抗抑郁剂和安定类药物对缓解病人症状是有帮助的,但需要提前告知药物起效可能需要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鼓励病人坚持服用药物。不得不提的是,对于有些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对改善病人的躯体不适、精神痛苦和功能障碍有不错的疗效。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反复的拉肚子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传统观念中对精神疾病的排斥会耽误疾病的诊治。随着精神疾病常识的普及,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信任医生的判断,接纳自己的疾病,坚持服用药物,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
Part 3精神恐慌:别让“心鬼”控制了大脑
案例:
陈俊萧(化名)是一位29岁的软件工程师,6个月前,他照常在家里吃完晚饭,突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气促、头晕,接着全身开始发麻,头重脚轻,站不稳,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伴濒死感,挣扎着扑向沙发,马上让家人拨120救护车送入某大医院。
入院檢查:体温36.5℃,血压130/90mmHg,心率96次/分,呼吸24次/分,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引出焦虑情绪,无抑郁情绪。
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惊恐发作”。在有辅助呼吸支持环境下静脉缓慢推注,予地西泮10mg,患者惊恐发作即刻消除,感全身虚弱无力。随后转精神科进一步治疗,予帕罗西汀20mgQD治疗,医生教会其进行松弛训练,与其讨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惊恐发作,为其制定健康教育处方。住院期间未再发作,住院2周后出院。
但此后陈俊萧又莫名其妙地反复多次发作,持续时间有所缩短,有时程度有所减轻,在发作过程中始终意识清醒,发作间歇期老是害怕再次发作。
专家解析——黄满丽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其发作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有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持续5~20min,伴有濒死感、失控感以及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感,并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心悸、出汗、震颤等)。发作时,当事人常常马上要求紧急帮助,每次发作结束后都心有余悸,担心再次发作,常常因此不敢独自出门,甚至逐渐发展为广场恐惧症。在1980年之前惊恐障碍曾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激惹心脏、神经循环衰弱、血管运动性神经症等。该病常起病于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常首诊于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和心内科。有调查显示,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惊恐发作占1.1%。Kessler等1994年研究显示,该病年患病率为2.3%,终身患病率为3.5%。
惊恐障碍的发病,目前认为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相关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从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推断其遗传度为40%左右,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提示惊恐障碍与性别相关的遗传因素有关。二、神经生物学相关因素,包括CO2超敏学说、γ-氨基丁酸系统、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系统、神经影像学研究等。三、心理社会因素,有的患者在发病前曾遭遇应激性事件,但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部分患者有易紧张、敏感、警觉性高等个性特征。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惊恐发作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被激活而形成的。行为主义理论则认为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认知理论认为,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躯体感受过分敏感,并给予灾难化解释和评价所致。
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均有效果。 药物治疗方面,短期内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起效快,但长期使用易造成依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对治疗惊恐障碍也有效,并且无滥用和依赖倾向,长期服用还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心理治疗方面,采用的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让患者对惊恐障碍有客观的认识,并提供中肯的保证,减轻焦虑,更好地配合治疗。
Part 4强迫症:尽快打开人生的“枷锁”
案例一:
林茜(化名),23岁,学生,6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思考一些不必要的事情,难以自制,如经常听课时反复纠结思考一个问题导致不能认真听课,有时知道有些问题反复思考没有必要,但就是一直想,不能控制。有时候一直反复思考一件事情,直到心情很烦躁、焦虑,考试时做题要反复检查担心会做错,扔垃圾怕把有用的东西扔了,有时会去翻垃圾桶检查,怕脏,怕被脏东西碰到,夜间睡眠欠佳,入睡困难,白天疲乏困倦。
曾因为发泄情绪在路边砸坏6辆陌生人的汽车,被别人追了几条街,并被派出所拘留,人际关系欠佳。近一年多以来,因为家里计划买车,患者看不上父母想买的车子牌子,想要买玛莎拉蒂,但父母因为经济原因表示没有能力购买,患者于是经常反复思考买车的事情,觉得买一般牌子的车开出去没有面子不如走路,虽然能够理解父母暂时买不起玛莎拉蒂,但还是控制不住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案例二:
俞佳(化名),29岁,白领,8年前出现重复行为,在书上做标记时一定要画到完整的一句,常反复整理书籍,如果不重复上述行为,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同时又觉得上述行为耽误了自己学习,自觉后悔,但是又不能停止这种行为。
下班回家后重复洗手、洗脚,并检查是否洗净,每天可达20多次。患者参加工作后早上上班前常在脑中预演一遍上班的事情,如果上班时不像上班前预演的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心理急躁,要在脑袋里重新反复上演。
专家分析——胡健波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强迫症。强迫症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一起被列为严重影响都市人生活的四大精神疾患。强迫症患者每天要比普通人多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浪费大量的时间,承受巨大的痛苦,他们的生活和职业功能都受到显著损害。
国内流行学研究文献表明,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003%,在脑力劳动者中常见。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大学生是存在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大学生中强迫症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及家庭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加以有效防制。
强迫症的病因仍未明确,但与遗传、脑功能改变、生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人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密切关系。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包括:1.强迫思维——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脑中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几乎都是令人痛苦的內容。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常见的事情或自然现象刨根问底,反复思索,自知毫无意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3.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表示怀疑,需反复检查、核对。4.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5. 强迫回忆——患者经历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6. 强迫意向——患者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患者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克制,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
强迫行为包括:1.强迫检查——为减轻强迫怀疑所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2.强迫洗涤——多源于怕受污染这一强迫观念而反复多次地洗手、洗澡或洗衣服。3.强迫性仪式动作——指病人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行为或重复出现某些动作,以消除或减轻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不安。4.强迫询问——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信任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究思竭虑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以获得解释或保证。
强迫症患者存在特征性的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虽然清楚强迫症状的持续发生无论怎样都没有意义,却无法控制,越是想着努力抵制,反而越感到不安和痛苦。从以上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往往体会到强烈的焦虑和痛苦,他们能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强迫症患者往往共病焦虑、抑郁并且拥有病态的人际关系,其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强迫症的治疗难度较大,常需选择临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常用的一线药物为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或舍曲林,二线药物为氯丙咪嗪、文拉法辛缓释剂、西酞普兰、米氮平等。目前应用较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团体归因治疗等。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是治疗强迫症较有效的行为治疗。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有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因为各种原因未及时治疗,往往在强迫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就医,这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提高大家对强迫症的认识及重视十分必要,早发现,早治疗。
人们对强迫症存在太多认识误区,许多人都将它看成一种行为怪癖,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状也不断泛化,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将病人推入痛苦的深渊。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早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疾病并且就医。大家需要更好地认识强迫症,更理性、更平和地与脑中的“恶魔”作战。
唐代“大诗豪”刘禹锡有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红楼梦》中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花秋草秋雨等自然景色,不仅带来了秋凉和凄惨,更对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原有的不良情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鉴湖女侠”秋瑾临刑前豪迈悲壮的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令后人触景生情、无限惆怅。
而今秋季,又因28岁演员、歌手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身亡而显得更加萧瑟。近一个月来,朋友圈、微博不仅被抑郁症相关链接刷屏,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相关链接也频频走入众人视线。历数过往名人,从国外的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理查德·杰尼到国内的张国荣……他们都曾名噪一时,却都因精神疾病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10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借此机会,本刊特别邀请了精神卫生疾病界专家,为大家揭开眼下最“流行”的四种精神卫生疾病的神秘面纱,让它们不在成为你心中的秘密,让患病者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自伤、自杀等不幸事件的发生。
Part 1抑郁症:别让“黑狗”一直纠缠你
案例:
李睿(化名),30岁女性。一年前,患者因被母亲强迫与相亲对象交往后逐渐出现情绪低落,精力下降,白天精神不佳,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睡眠差,易惊醒。自觉生活无望,遂服用大量药物意图自杀以结束痛苦,幸而被朋友发现得到及时救治。但事后母亲仍逼迫其与相亲男交往,李睿万念俱灰,情绪低沉,然而因内心仍放不下母亲未再采取自杀行为。
但李睿觉得越来越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活得没有希望没有期待,自感与身边人交流都是逢场作戏,已没有力气控制情绪,觉得自己像站在悬崖边上,往前是死,往后看不到未来,认为自己死了对大家都是解脱。家人曾在家中发现其写的遗书。其日常生活亦受到影响,睡眠极差,眠浅易惊醒,且早醒,每晚只能睡2~3小时。食欲差,体重在两个月内下降约5kg。
一月前开始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目前情绪、睡眠、食欲均较前好转,自杀观念较前明显减弱。
专家分析——许毅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几个信息:
李睿为青年未婚女性,起病存在诱因,病程中家庭支持欠佳;
李睿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睡眠、食欲差,体重减轻,存在消极观念及自杀行为。
李睿的这些症状持续存在长达一年,她本人已无法自行调整。
李睿接受抗抑郁药物正规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
从上面的病例来看,不管是患者本人或是家属对抑郁症的敏感性都不高,这导致患者的病情拖延近一年才就诊,期间患者曾自杀未遂。患者的家庭支持欠佳,其母亲的某些行为是其疾病的诱因之一,且其在患者患病时仍对其施加精神压力。最后值得肯定的是,患者母亲意识到患者得病并劝其至精神科就诊,最终避免悲剧的发生。尽管李睿很不幸地遭受抑郁症折磨一年,但她同时又是幸运的。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抑郁症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到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的多重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下降等特征性症状,也有许多伴随症状如失眠、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性功能减退等。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病率达到16.2%。这意味着约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抑郁症。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然而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接受治疗,15%的患者以自杀结局。这和国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错误认识有关,人们普遍认为,一旦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就没脸见人了。
抑郁症是慢性病的一种,和我们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病”一样,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而不是靠单纯的心理疏导,“想开点”“不要放在心上”就能解决的情绪问题,更不是凭借运动、放松就可以恢复的问题,也无法依靠坚强的意志战胜。
如果作为患者,当您持续存在心情差,高兴不起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想与人交往,感觉脑子变笨了,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胃口差,体重明显下降等表现,尤其当上述表现持续時间超过2周,应尽早去精神/心理科就诊,一旦确诊为抑郁症,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
如果作为患者家属或朋友,当您的家人或朋友有抑郁症表现时,您除了对他表达真诚的关心及陪伴外,一定要鼓励他及时至医院精神科就诊,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仅仅是心情不好,更不能因为害怕被人歧视或笑话而逃避就医。一定要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及支持,尤其当她存在自伤行为、自杀观念或行为时,您甚至要“强制”他就医。
抑郁症患者和任何疾病的患者一样,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存在的权利,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做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社会对这类患者提供足够的尊重、关心与支持,谈“精神疾病”色变的环境大大改善,这有助于抑郁症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并接受治疗,增强重返社会的信心!
Part 2躯体化障碍:健康心理,跳出“精神木偶”
案例:
沈婷(化名),50岁。两年前,沈女士经常在活动后出现心脏停搏,每次2~3秒,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但是此后她开始特别关心自己的身体,容易紧张担心,反复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服用倍他乐克后症状得以缓解。后来,沈女士无缘无故开始出现肚子隐隐作痛,经常想要解大便,一天要四五次,解稀便后能够缓解腹痛。但是每次跟丈夫发生口角后,拉肚子的情况会更加频繁。两年来,沈女士几乎每天都有腹泻的情况,一天到晚感觉疲劳,睡眠也不好,胃口也很差,经常担心自己 “是否生了不治之症”,“能不能把病看好”,反复在医院做胃镜、肠镜检查,都无法解释沈女士的病情,吃一些药物也没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体重下降20多斤。近几天来,沈女士觉得容易心慌乏力,坐立不安,甚至感觉走路双腿都会发抖,因为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治,沈女士苦不堪言。沈女士的家人也被折腾得失去了耐心,认为她是在无病呻吟。
在消化科医生的建议下,沈女士到精神科就诊,考虑“躯体化障碍”,服用盐酸文拉法辛胶囊和益生菌制剂后,腹部不适明显缓解,情绪、睡眠也得到明显改善。
专家分析——胡少华
生活中,像沈女士这样的病人并不少,常常因为某些躯体不适反复奔波于各大医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做检查,但始终找不到导致躯体不适的病因。哪怕是大医院里的主任医师告诉他们没查出什么问题,这样的病人还是会坚持寻找病因。长此以往,这些病人的生活往往会变得“一塌糊涂”。
躯体化障碍往往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可以有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的躯体不适。病例中沈女士的苦恼是反复腹痛与腹泻,而其他的病人,可能表现为反复恶心、呕吐、呃逆等消化道症状,或者是瘙痒、刺痛、麻木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焦虑和抑郁症状也往往会伴随着躯体不适出现,并时时刻刻影响着躯体不适的严重程度。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得躯体化障碍呢?一般来说,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固执、多疑等神经质个性的人容易罹患此类疾病。虽然病人可能会否认,但仔细询问,往往可以找到生病的诱发因素,包括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对于病人而言,常常是无法轻易解决的,又缺少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如何在人群中识别此类病患呢?首先,无论病人的躯体不适如何变化,在长达2年的时间之内始终未找到相应的躯体疾病来解释这些症状;其次,病人对医生否认躯体疾病的说法往往是拒绝的,仍然反复就诊;最后,病人的躯体不适和行为表现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和家庭生活。
对于躯体化障碍的病人,接受专业的诊治是必要的。面对此类病人,往往要求临床医师极大的耐心,在认可病人躯体不适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并向病人仔细讲解检查结果。此外,要试图挖掘病人躯体症状背后的心理因素,让病人了解心理因素是可以导致各种各样躯体不适的。常用的抗抑郁剂和安定类药物对缓解病人症状是有帮助的,但需要提前告知药物起效可能需要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鼓励病人坚持服用药物。不得不提的是,对于有些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对改善病人的躯体不适、精神痛苦和功能障碍有不错的疗效。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反复的拉肚子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传统观念中对精神疾病的排斥会耽误疾病的诊治。随着精神疾病常识的普及,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信任医生的判断,接纳自己的疾病,坚持服用药物,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
Part 3精神恐慌:别让“心鬼”控制了大脑
案例:
陈俊萧(化名)是一位29岁的软件工程师,6个月前,他照常在家里吃完晚饭,突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气促、头晕,接着全身开始发麻,头重脚轻,站不稳,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伴濒死感,挣扎着扑向沙发,马上让家人拨120救护车送入某大医院。
入院檢查:体温36.5℃,血压130/90mmHg,心率96次/分,呼吸24次/分,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引出焦虑情绪,无抑郁情绪。
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惊恐发作”。在有辅助呼吸支持环境下静脉缓慢推注,予地西泮10mg,患者惊恐发作即刻消除,感全身虚弱无力。随后转精神科进一步治疗,予帕罗西汀20mgQD治疗,医生教会其进行松弛训练,与其讨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惊恐发作,为其制定健康教育处方。住院期间未再发作,住院2周后出院。
但此后陈俊萧又莫名其妙地反复多次发作,持续时间有所缩短,有时程度有所减轻,在发作过程中始终意识清醒,发作间歇期老是害怕再次发作。
专家解析——黄满丽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其发作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有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持续5~20min,伴有濒死感、失控感以及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感,并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心悸、出汗、震颤等)。发作时,当事人常常马上要求紧急帮助,每次发作结束后都心有余悸,担心再次发作,常常因此不敢独自出门,甚至逐渐发展为广场恐惧症。在1980年之前惊恐障碍曾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激惹心脏、神经循环衰弱、血管运动性神经症等。该病常起病于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常首诊于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和心内科。有调查显示,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惊恐发作占1.1%。Kessler等1994年研究显示,该病年患病率为2.3%,终身患病率为3.5%。
惊恐障碍的发病,目前认为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相关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从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推断其遗传度为40%左右,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提示惊恐障碍与性别相关的遗传因素有关。二、神经生物学相关因素,包括CO2超敏学说、γ-氨基丁酸系统、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系统、神经影像学研究等。三、心理社会因素,有的患者在发病前曾遭遇应激性事件,但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部分患者有易紧张、敏感、警觉性高等个性特征。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惊恐发作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被激活而形成的。行为主义理论则认为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认知理论认为,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躯体感受过分敏感,并给予灾难化解释和评价所致。
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均有效果。 药物治疗方面,短期内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起效快,但长期使用易造成依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对治疗惊恐障碍也有效,并且无滥用和依赖倾向,长期服用还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心理治疗方面,采用的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让患者对惊恐障碍有客观的认识,并提供中肯的保证,减轻焦虑,更好地配合治疗。
Part 4强迫症:尽快打开人生的“枷锁”
案例一:
林茜(化名),23岁,学生,6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思考一些不必要的事情,难以自制,如经常听课时反复纠结思考一个问题导致不能认真听课,有时知道有些问题反复思考没有必要,但就是一直想,不能控制。有时候一直反复思考一件事情,直到心情很烦躁、焦虑,考试时做题要反复检查担心会做错,扔垃圾怕把有用的东西扔了,有时会去翻垃圾桶检查,怕脏,怕被脏东西碰到,夜间睡眠欠佳,入睡困难,白天疲乏困倦。
曾因为发泄情绪在路边砸坏6辆陌生人的汽车,被别人追了几条街,并被派出所拘留,人际关系欠佳。近一年多以来,因为家里计划买车,患者看不上父母想买的车子牌子,想要买玛莎拉蒂,但父母因为经济原因表示没有能力购买,患者于是经常反复思考买车的事情,觉得买一般牌子的车开出去没有面子不如走路,虽然能够理解父母暂时买不起玛莎拉蒂,但还是控制不住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案例二:
俞佳(化名),29岁,白领,8年前出现重复行为,在书上做标记时一定要画到完整的一句,常反复整理书籍,如果不重复上述行为,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同时又觉得上述行为耽误了自己学习,自觉后悔,但是又不能停止这种行为。
下班回家后重复洗手、洗脚,并检查是否洗净,每天可达20多次。患者参加工作后早上上班前常在脑中预演一遍上班的事情,如果上班时不像上班前预演的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心理急躁,要在脑袋里重新反复上演。
专家分析——胡健波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强迫症。强迫症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一起被列为严重影响都市人生活的四大精神疾患。强迫症患者每天要比普通人多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浪费大量的时间,承受巨大的痛苦,他们的生活和职业功能都受到显著损害。
国内流行学研究文献表明,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003%,在脑力劳动者中常见。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大学生是存在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大学生中强迫症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及家庭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加以有效防制。
强迫症的病因仍未明确,但与遗传、脑功能改变、生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人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密切关系。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包括:1.强迫思维——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脑中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几乎都是令人痛苦的內容。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常见的事情或自然现象刨根问底,反复思索,自知毫无意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3.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表示怀疑,需反复检查、核对。4.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5. 强迫回忆——患者经历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6. 强迫意向——患者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患者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克制,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
强迫行为包括:1.强迫检查——为减轻强迫怀疑所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2.强迫洗涤——多源于怕受污染这一强迫观念而反复多次地洗手、洗澡或洗衣服。3.强迫性仪式动作——指病人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行为或重复出现某些动作,以消除或减轻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不安。4.强迫询问——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信任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究思竭虑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以获得解释或保证。
强迫症患者存在特征性的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虽然清楚强迫症状的持续发生无论怎样都没有意义,却无法控制,越是想着努力抵制,反而越感到不安和痛苦。从以上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往往体会到强烈的焦虑和痛苦,他们能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强迫症患者往往共病焦虑、抑郁并且拥有病态的人际关系,其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强迫症的治疗难度较大,常需选择临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常用的一线药物为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或舍曲林,二线药物为氯丙咪嗪、文拉法辛缓释剂、西酞普兰、米氮平等。目前应用较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团体归因治疗等。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是治疗强迫症较有效的行为治疗。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有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因为各种原因未及时治疗,往往在强迫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就医,这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提高大家对强迫症的认识及重视十分必要,早发现,早治疗。
人们对强迫症存在太多认识误区,许多人都将它看成一种行为怪癖,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状也不断泛化,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将病人推入痛苦的深渊。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早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疾病并且就医。大家需要更好地认识强迫症,更理性、更平和地与脑中的“恶魔”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