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成绩与改善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报评点
  在承认歌剧样式多样化的前题下,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戏剧因素似应更着力继承与探求。此外,可否用华语演唱?
  
  


  7月31日晚,冒着北京湿热闷人的气候,我去到国家大剧院,看了由国家大剧院、中演公司和中央歌剧院联合制作的谭盾的歌剧《茶》(中国版)。《茶》剧问世已十几年,对我而言,还是“首演”。随着剧情音乐的进展,外界闷热的侵扰逐渐散去,代之的是心脾的清凉,神经的宁静,血脉的顺畅,然而语言的沉默无法抑制思绪的激荡,回到家中,急就笔墨,录成此章。
  
  东方美学的体现
  
   节目单上所写的“中国元素国际制作”,我看这种提法,更着眼于物体,偏重于工艺制作,我倒觉得,更应指出《茶》剧在编剧上是建立在东方哲学基础之上,在音乐上则得益于东方美学理念这一事实!《茶》剧的故事,表面讲的是茶经得失的风雨坎坷,人间世态。而贯穿其根本的是“空壶,空碗,空茶——意未尽,梦犹生”的禅道哲学!《茶》剧的音乐,是东方美学在音乐创作上的体现,多年来,我曾不止一次地指出,东方美学在音乐创作上的体现,可浓缩为5个字:空,虚,散,含,离。我们且看看《茶》剧的音乐:那音乐段落的若即若离,主题音乐的若有若无(结构的散);那乐队配器的超常空间,人声与乐队的各自游走(织体的空);那各种特性乐器的特殊音色和非常规演奏的怪异音色造成的音色分离音响(音色的离);等等,不论谭盾是有意的自觉或是无意的直觉,这一切都是“空,虚,散,含,离”这一理念最好的例证!最好的总体体现!
  
  个性鲜明的呈现
  
   谭盾的作品个性鲜明,已是人人皆知。我国南方楚巫音乐文化的神秘,阴柔,对谭有着极深的影响!他的音乐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带点阴气,鬼气,说得时髦一些,就是“原生态”“乡土气”!不管怎么发展,怎么专业化,它根植的土壤未变!这应该是谭盾音乐最具魅力之所在。不少人在这种与西方传统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面前,会感到震颤而至震撼,迷惘而至迷恋,拒绝而至叫绝!一个作曲家的音乐,能让如此众多的听众“震颤而至震撼”“迷惘而至迷恋”“拒绝而至叫绝”,还真是得有点功夫呢!说到《茶》剧的音乐,除了和他其它作品的特征大体相同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两点:一是织体型态的独特性,非传统性;二是非音乐音响与常规音乐进行的结合之顺畅与近乎完美!
  
  表现手法的执着追求
  
   谭盾在表达其乐思时对某些自然声响的敏感与追求,执着到了着迷的程度。记得多年前,在他纽约中国城的寓所,摆满了他自己制作的各种陶器,石器打击乐器;而在他的音乐中,果然总是运用此类音响(水、石、纸、气、声等等)。只不过,当年把这些音响表现手段组织到乐曲中还不够自然,有点突兀!如今,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水到渠成,已经更条理化、规范化,形成了谭盾风格独有的一套手法。还是应该指出,那些发自水、石、纸的声响,并非什么中国元素。因为水也好,石也好,纸也好,全世界都有!关键还是在于发现、开掘、善于运用这些声响并将其组织到、表现于作曲家所要表现的中国元素中去。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美学特征。
   当然,如果要再就《茶》剧音乐发发议论,也可提几点,供谭盾参考:
   1.乐队可更大胆,甚至可不受西洋管弦乐队常规编制的约束,创造一种更灵活的编制,也许更有新意,更贴近此剧风格要求。
   2.在承认歌剧样式多样化的前题下,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戏剧因素似应更着力继承与探求。
   3.既然是中国版,那首当其冲的是语言问题,为何不用华语演唱?这里,不仅有一个让中国观(听)众充分理解的问题,还有一个提倡什么美学品味,培养什么欣赏情趣的问题。
  我坚持两点:第一,每个作曲家有其自己特有的偏爱的手法,我们要尊重;大千世界,艺术多样并存,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不能用“不像我的就不是人”的削足适履态度对待早已多元、多样的艺术世界。第二,每一个作曲家在探索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必然会有一个不断去粗取精,发展完善(包括技术的熟练,风格的形成)的过程,我们同样应该尊重并等待他。我想,持此观点,来对待谭盾,不论是他在十几年前还处于风风火火声名鹊起之期,还是今天已光环四射如日中天之日,应该都是一样的。■
其他文献
近日,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普拉西多·多明戈正在忙着录制自己的最新专辑。这个专辑即不是歌剧选段,也不是艺术歌曲,而是一些西班牙的流行老歌。这张专辑名为《西班牙受难》(Spanish Passion),由多明戈与马德里交响乐团合作,西班牙音乐家埃米利奥·阿拉贡(Emilio Aragon)进行音乐编辑。   多明戈说:“这些歌曲总会让我想起上世纪的50、60年代自己的祖国和在墨西哥时期青少年时代的生活
期刊
随着奥运盛典的成功开幕,五大洲的奥运健儿都齐聚到了北京。同时为了给运动员们更好地减压,一支由来自五大洲歌手组成的“五洲唱响乐团”也被邀请到奥运村为运动员演出。  从8月6日开始,“五洲唱响乐团”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奥运健儿表演的工作中去。用乐团主唱于欣的话来讲:我们五大洲的兄弟姐妹齐聚一堂能为奥运健儿表演,这将是我一生引以为豪的事情。我们用激情演出去感染每一位奥运健儿,希望他们都能发挥自己最好的状态
期刊
世界最著名的室内音乐节(Santa Fe Chamber Music Festival)——第36届圣塔菲室内乐音乐节,于7月20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府圣塔菲拉开帷幕。今年,该音乐节委约的4部新作,成为该届音乐节的一个亮点。其中包括我国旅美作曲家黄若的作品:动态三重奏《绝响》(“Real Loud”)。委约新作的4位作曲家分别是黄若、罗伯托·希拉(Roberto Sierra)、琼·桃尔(Joan
期刊
明星现场    本报讯(记者 张欢)你让我感动——陈思思放歌残奥大型公益演唱会将于9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这将是国家大剧院开启以来首场大型个人公益演唱会。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先生也发来了贺电“架起心的桥梁,传递爱的力量”。  演唱会由中国残联、第二炮兵政治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陈思思在这次大型公益演唱会上独挑大梁,通过她的演唱将奥运元素、中国元素
期刊
7月27日,上海民族乐团08-09演出季精品力作《大音华章》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大音华章”也是上海民族乐团本次演出季的标题,“大音”既有老子“大音希声”之说,也有“黄钟、大吕”之意。而“华章”则寓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新时代辉煌的发展。  礼乐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泉。《大音华章》的第一章“钟”,向观众表达的就是传统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品沿用古代“黄钟、大吕
期刊
7月18日晚,宣城“刘诗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红星礼堂举行。  据主办单位宣城市广播电视总台负责人说,群众从售票起,就开始了抢购。所有门票提前几天售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星礼堂座无虚席。观众们急切地等待着钢琴大师刘诗昆的出现。7点50分,身着西装的刘诗昆出现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他首先向观众深深地鞠躬,然后在贝多芬的《降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变奏曲式的行板”中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  音乐会上
期刊
俄亥俄的奥伯林音乐学院近几年一直在为推广当代音乐不遗余力。经学院的努力,推出了一些当代音乐演奏团和优秀音乐家,其中包括那些以演出新创作品而走出来的演出团体如国际当代音乐演奏团和第八只黑鸟乐团,以及演奏家小提琴家珍妮弗·科等。珍妮弗·科称得上是演奏新作品的冠军。我国旅美作曲家黄若的大学生涯,也是从这里为起点。这里独特的学习环境和扎实的当代音乐创作实践,让这位刚刚三十出头的青年作曲家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
期刊
在抗震救灾慰问活动初期,四川爱乐乐团将演出定位于利用音乐欣赏、音乐教育的方式辅助受灾学生心理重建。进入7月,乐团又将慰问重点转向战斗在救灾一线的英模团队。  7月10日四川爱乐乐团36位演奏家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与上海爱乐乐团组成110人的演出阵容,向曾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上海抗震救灾英模团队奉献了一台“生命礼赞”大型交响音乐会。指挥家陈佐湟执棒,川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钢琴家孔祥东参加演出。
期刊
近日,中国旅美钢琴家郎朗携手指挥家余隆,与洛杉矶爱乐一道,在美国加州著名的好莱坞碗型剧场的演出,引来了美国评论家马克·斯威德对中国音乐家和中国古典音乐未来的由衷赞叹:中国,这个沉睡的古典音乐巨人,已经开始日益活跃起来。中国,这个对西方音乐怀有巨大胃口的大国,将对西方国家带来不可避免的巨大影响。目前,西方的眼睛、耳朵和公司支票正越来越多地对着东方。而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也将中国以一个场面盛大的艺术节
期刊
现场播报  在没有中间休息的一小时中,9首风格迥异的三弦音乐作品扑面而来,挑战欣赏者脑中固有的符号化三弦印象。似乎是要表达一种吐故纳新的余音。    “说变”——中央音乐学院三弦音乐会前不久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如期举行。在这场由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三弦专业谈龙建教授担任艺术指导的音乐会中,10位年轻的三弦演奏者同弦乐、打击乐、钢琴共同演绎了9首风格迥异的三弦音乐作品。  为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