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籍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曾在1991年《哈佛商业评论》 11-12月刊中发表过《知识创新型企业》一文,首次提出了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并在1995年出版的《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动力》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中,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编码知识,指可以用形式的、系统的语言所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指很难形式化和交流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转换,并形成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四种模式,如图1所示。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是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
图1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
一、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介绍
1、 共同化:指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共享经历并由此创造出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即使不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我们也可以从他人那里直接获得隐性知识。例如,学徒工与师父一同工作,不用语言而仅需要凭借观察、模仿和练习便可学得的技艺。这种“共同化”的知识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虽然徒弟能从师傅那里学习技能,但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弟,他们所领会的知识由于不能被清楚地表述出来,因此很难被组织有效地综合利用。
2、 表出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隐性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明示出来。文档化是将隐性知识转换为可以表述的知识的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表出化方便了知识的传播,但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
3、 联结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指将各种不连续的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文件、会议、电话交谈或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媒介将知识联结在一起。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对既有知识进行重新构造,并催生出新的知识。
4、 内在化:指把显性知识转换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个体可以根据显性知识(例如操作手册等)在“做中学”,逐渐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阅读、倾听显性知识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个人所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分享又能再次激发知识共同化。
二、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在企业知识管理中应用
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重要的是创造一定的条件促使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都能发生,从而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知识管理措施促进知识转换。
1、 共同化方面:通过师徒制、轮岗等措施促进员工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师徒制更适用于级别较低人员的培养,通过轮岗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在表出化方面:通过行动后总结(AAR)、WEB2.0工具、知识问答、流程标准化建设等措施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换,从而方便知识的传播。在项目阶段结束或者某个时间段以后通过行动后总结,回顾最初的目标,分析目标与实际的差距,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通过微博、博客、百科等WEB2.0工具及时把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针对新问题通过知识问答组织内部专家研究、讨论,并确定最终的答案;组织内部专家梳理部门之间流程文件和岗位操作手册,使有经验员工的隐性知识部分固化到流程标准化文件中。
3、 在联结化方面:通过知识库、知识地图、实践社区(COP)等措施实现知识的联结。企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的功能,知识库应方便实现知识的多维度和跨系统的检索,并分别建立岗位知识地图、职能知识地图和流程知识地图,把同类型的知识进行联结;根据相同的专业领域组建跨部门的实践社区,通过组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
4、 在内在化方面:通过行动学习法、E-Learing等措施促进员工尽快的学习知识。行动学习法指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快速学习。
有些知识的管理措施可能是多种知识转换模式同时发生的结果。例如,在项目型企业中,搜集同类型的多个项目成果,经过分析、提炼形成该类型项目的最佳实践以指导后期同类型项目的开展。这个过程即需要联结化把相关项目成果进行整合,也需要专家通过表出化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融入到最佳实践中。
总之,企业在推广知识成果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知识管理措施帮助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之间的四种转换模式循环作用,从而实现个人能力持续提升和组织知识资本持续增长。
图1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
一、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介绍
1、 共同化:指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共享经历并由此创造出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即使不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我们也可以从他人那里直接获得隐性知识。例如,学徒工与师父一同工作,不用语言而仅需要凭借观察、模仿和练习便可学得的技艺。这种“共同化”的知识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虽然徒弟能从师傅那里学习技能,但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弟,他们所领会的知识由于不能被清楚地表述出来,因此很难被组织有效地综合利用。
2、 表出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隐性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明示出来。文档化是将隐性知识转换为可以表述的知识的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表出化方便了知识的传播,但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
3、 联结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指将各种不连续的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文件、会议、电话交谈或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媒介将知识联结在一起。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对既有知识进行重新构造,并催生出新的知识。
4、 内在化:指把显性知识转换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个体可以根据显性知识(例如操作手册等)在“做中学”,逐渐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阅读、倾听显性知识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个人所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分享又能再次激发知识共同化。
二、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在企业知识管理中应用
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重要的是创造一定的条件促使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都能发生,从而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知识管理措施促进知识转换。
1、 共同化方面:通过师徒制、轮岗等措施促进员工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师徒制更适用于级别较低人员的培养,通过轮岗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在表出化方面:通过行动后总结(AAR)、WEB2.0工具、知识问答、流程标准化建设等措施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换,从而方便知识的传播。在项目阶段结束或者某个时间段以后通过行动后总结,回顾最初的目标,分析目标与实际的差距,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通过微博、博客、百科等WEB2.0工具及时把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针对新问题通过知识问答组织内部专家研究、讨论,并确定最终的答案;组织内部专家梳理部门之间流程文件和岗位操作手册,使有经验员工的隐性知识部分固化到流程标准化文件中。
3、 在联结化方面:通过知识库、知识地图、实践社区(COP)等措施实现知识的联结。企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的功能,知识库应方便实现知识的多维度和跨系统的检索,并分别建立岗位知识地图、职能知识地图和流程知识地图,把同类型的知识进行联结;根据相同的专业领域组建跨部门的实践社区,通过组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
4、 在内在化方面:通过行动学习法、E-Learing等措施促进员工尽快的学习知识。行动学习法指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快速学习。
有些知识的管理措施可能是多种知识转换模式同时发生的结果。例如,在项目型企业中,搜集同类型的多个项目成果,经过分析、提炼形成该类型项目的最佳实践以指导后期同类型项目的开展。这个过程即需要联结化把相关项目成果进行整合,也需要专家通过表出化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融入到最佳实践中。
总之,企业在推广知识成果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知识管理措施帮助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之间的四种转换模式循环作用,从而实现个人能力持续提升和组织知识资本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