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一系列习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带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反复的练习,成为一种习惯,而后习惯养成自然。所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实践表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这一块阵地是非常重要的。担任多年的班主任老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几点看法:
一、确定目标 培养习惯
习惯要从小养成,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养成的。所以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目标,俗话说:“有目标才有压力。”这个目标可以当做同学们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动力,然后班集体组织一些相应活动向着目标前进。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新生一入学,就应根据《学校日常行为规范78条》结合班级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比如进入教学楼要做到“轻声慢步不喧哗”,上操、集队时要做到“快、齐、静”,晚睡时要做到“不乱串、不打闹、守规矩”,饭厅用餐时要求不插队,不浪费,还比如怎样才算认真做两操,课间如何活动,上课时如何听课,作业如何完成等等都有相关的细则。这样学生在具体执行中就可以按细则逐条对照,行动起来就有方向,工作效率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树立榜样 激励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是班主任的榜样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不迟到早退,主动捡废纸,扶正课桌椅等,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模仿。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是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如勤奋的事例:李密牛角挂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等,又如勤俭节约的事例:周恩来总理的勤俭节约、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的故事等。
这样以先进人物言行为榜样,可以使学生受到教育。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道德观念较弱,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可以激励学生。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并将这种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动。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矫正。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学生便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三以优秀学生为榜样。 生活中不是没有榜样,而是缺少发现,其实榜样就在我身边,班里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他们都是优秀学生的代表。班主任要经常表扬这些优秀学生,教育他们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树立榜样,不用苦口婆心、唇焦舌燥,只要应用好契机,以表彰、通报、奖励等方式鼓励先进,引导大家“择善而从”,发掘榜样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自觉地把榜样作为镜子,激励自己向上。从而形成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三、 注重实践 反复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养成教育,反复训练。
1.在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文明礼貌主题教育、环保主题教育、诚信主题教育、安全主题教育、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等主题教育,每一个主题教育,通过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开展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讲故事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让良好的品德占据学生的心灵,让优秀的习惯在活动中逐渐养成。
2.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接受到美的熏陶,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
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习惯
学校利用广播、板报、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品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4.以环境塑造为熏陶,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可以安置橱窗、阅报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无声的熏陶中懂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5、以各种制度为约束,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6.及时总结,奖惩结合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
通过各种措施,让学生感到班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打长期战的觉悟,老师要勤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会有成效。“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命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抓细节,抓常规,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之下全体同学共同创造的。正如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只要敢创新,敢于向新事物发起挑战,我们的教育肯定会获得成功。
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带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反复的练习,成为一种习惯,而后习惯养成自然。所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实践表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这一块阵地是非常重要的。担任多年的班主任老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几点看法:
一、确定目标 培养习惯
习惯要从小养成,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养成的。所以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目标,俗话说:“有目标才有压力。”这个目标可以当做同学们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动力,然后班集体组织一些相应活动向着目标前进。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新生一入学,就应根据《学校日常行为规范78条》结合班级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比如进入教学楼要做到“轻声慢步不喧哗”,上操、集队时要做到“快、齐、静”,晚睡时要做到“不乱串、不打闹、守规矩”,饭厅用餐时要求不插队,不浪费,还比如怎样才算认真做两操,课间如何活动,上课时如何听课,作业如何完成等等都有相关的细则。这样学生在具体执行中就可以按细则逐条对照,行动起来就有方向,工作效率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树立榜样 激励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是班主任的榜样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不迟到早退,主动捡废纸,扶正课桌椅等,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模仿。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是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如勤奋的事例:李密牛角挂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等,又如勤俭节约的事例:周恩来总理的勤俭节约、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的故事等。
这样以先进人物言行为榜样,可以使学生受到教育。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道德观念较弱,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可以激励学生。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并将这种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动。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矫正。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学生便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三以优秀学生为榜样。 生活中不是没有榜样,而是缺少发现,其实榜样就在我身边,班里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他们都是优秀学生的代表。班主任要经常表扬这些优秀学生,教育他们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树立榜样,不用苦口婆心、唇焦舌燥,只要应用好契机,以表彰、通报、奖励等方式鼓励先进,引导大家“择善而从”,发掘榜样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自觉地把榜样作为镜子,激励自己向上。从而形成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三、 注重实践 反复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养成教育,反复训练。
1.在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文明礼貌主题教育、环保主题教育、诚信主题教育、安全主题教育、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等主题教育,每一个主题教育,通过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开展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讲故事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让良好的品德占据学生的心灵,让优秀的习惯在活动中逐渐养成。
2.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接受到美的熏陶,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
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习惯
学校利用广播、板报、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品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4.以环境塑造为熏陶,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可以安置橱窗、阅报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无声的熏陶中懂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5、以各种制度为约束,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6.及时总结,奖惩结合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
通过各种措施,让学生感到班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打长期战的觉悟,老师要勤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会有成效。“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命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抓细节,抓常规,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之下全体同学共同创造的。正如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只要敢创新,敢于向新事物发起挑战,我们的教育肯定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