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的评选,并幸运地被授予“陇原名师”称号。按照评审规程,每位参评者需要向评委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追求。为此,我重新翻阅了自己从教近三十年中所教学生给我的留言,其中不乏赞美与感激之词,但对我内心触动最大,也是我选择将其陈述给评委的是以下三段留言。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教过的学生(现居美国),在2010年岁末寄给我的新年贺卡上面这样写道:“黄老师,光阴似箭,自我离开兰州,和您已经有二十多年不见了,我已成家,有两个孩子了,您也已经桃李满天下。您的教诲,至今还是我工作和事业的基础。又值新年,祝您和全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另外两位是近几年我教的学生,他们在教师节送给我的节日贺卡中分别写道:“黄老师,感谢您让我们的物理课变得有趣,虽然您只教我们一年,可值得我们回忆的,必定多于一年。很羡慕您的渊博,还有您当父亲的宽容和对我们的放纵。希望您天天快乐,笑口常开,因为世俗的烦恼不适合慈爱的父亲。”“老师,听您上课讲的那些话,心里也好感动的,说实话,原来我特别恨中学老师,但听您讲的那些话,心里一下空了,过去的一切也就不算什么了!所以,谢谢您,我也一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这门课!加油。”
“教诲、事业的基础”“宽容”“放纵”,特别是“恨中学老师”“心里一下空了”,这些关键性的词,再次触发了我对“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给学生“解开心结,奠定其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正是我们最朴素的教育价值追求吗?“宽容”、适度“放纵”,不正是新时代中学生对教育方法的期盼吗?
教育需要宽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王友哭了,说:“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了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包含着很高的教育艺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应该是狂风暴雨、疾言厉色地训斥,而应是尽量唤醒学生的良知,启发学生的觉悟,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愿望。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动心灵的深处。
教育需要引导与鼓励。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小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窗户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语言不再肮脏难听,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皮尔?保罗一句话”的故事,包含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闪光点”,经过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必将调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增强自控意识和能力。
教育需要有意义而适度的“惩罚”。英国当代著名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读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有一天,他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将校长的宠物——一只可爱的小哈巴狗给杀了。校长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他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既没有批评这名学生,也没有开除他,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从此以后,发奋钻研解剖学,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科学巨匠。试想,假如当年这位校长采取粗暴严厉的批评方式或者开除这名学生的学籍,那么这个著名的医学巨匠也许就会夭折。在感叹这位校长的高明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我们也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岁月无情也有情。伴随着从教年轮的增加,我的教育行动更趋理性,教育追求更加朴实:基础教育不再是仅仅培养政治领袖、商界奇才、学界精英,而是让学生“解开心结”“奠定基础”,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长足发展。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只有让你的教育对象理解你的教育行为,认同你的教育方法,接受你的教育措施,在成长中践行,养成优良习惯,内化为一种品质,最终形成高尚的人格与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认同—接受—践行—养成—内化—升华,教育的基本规律也。
“教诲、事业的基础”“宽容”“放纵”,特别是“恨中学老师”“心里一下空了”,这些关键性的词,再次触发了我对“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给学生“解开心结,奠定其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正是我们最朴素的教育价值追求吗?“宽容”、适度“放纵”,不正是新时代中学生对教育方法的期盼吗?
教育需要宽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王友哭了,说:“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了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包含着很高的教育艺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应该是狂风暴雨、疾言厉色地训斥,而应是尽量唤醒学生的良知,启发学生的觉悟,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愿望。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动心灵的深处。
教育需要引导与鼓励。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小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窗户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语言不再肮脏难听,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皮尔?保罗一句话”的故事,包含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闪光点”,经过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必将调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增强自控意识和能力。
教育需要有意义而适度的“惩罚”。英国当代著名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读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有一天,他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将校长的宠物——一只可爱的小哈巴狗给杀了。校长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他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既没有批评这名学生,也没有开除他,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从此以后,发奋钻研解剖学,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科学巨匠。试想,假如当年这位校长采取粗暴严厉的批评方式或者开除这名学生的学籍,那么这个著名的医学巨匠也许就会夭折。在感叹这位校长的高明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我们也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岁月无情也有情。伴随着从教年轮的增加,我的教育行动更趋理性,教育追求更加朴实:基础教育不再是仅仅培养政治领袖、商界奇才、学界精英,而是让学生“解开心结”“奠定基础”,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长足发展。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只有让你的教育对象理解你的教育行为,认同你的教育方法,接受你的教育措施,在成长中践行,养成优良习惯,内化为一种品质,最终形成高尚的人格与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认同—接受—践行—养成—内化—升华,教育的基本规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