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好的朗读,不光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进入角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经常练习。
关键词:朗读 正确停顿 读准重音 读出语气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好的朗读、不光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进入角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经常练习。
现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指导正确停顿。人们在朗读时,由于生理上和表达结构上的需要而处理的语音上的间歇,叫做停顿。停顿对于语意的表达和理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指导开头两句的朗读,做如下停顿,可表达出深沉、真切的感情。“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再如:朗读《瀑布》的最后一句,“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里的逗号停顿的时间可比一般逗号略长,表达边看边想,看得如神的感情。
朗读时,要做到正确的停顿,否则,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2、指导读准重音。朗读中,为了准确、恰当地表达语意,需要对某些词语加以着重地强调和突出,那些被强调和突出的词语就是重音。
有的同学“望问生义”,以为读重音就是扩大音量,加重声音。其实,这只是重音表达手段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朗读中如果只使用一种方法,不仅使朗读平板单调,而且也不能适应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灵活掌握重音的几种表达方法。
2.1 重音重读。就是把被强调和突出的词语扩大音量,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形象鲜明的事物。如: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这里的“矛”、“什么盾”、“锐利”,就可重音重读。
2.2 重音轻读。对表达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的重音,要用虚声轻读,使人听来轻柔含蓄,深切感人,令人回味。如:“我忍住笑,轻轻地走过去。”“轻轻”是不被人发觉,就要重音轻读。
2.3 重音慢读。比如朗读下面三个句子,都可以重音慢读。
(1)森林爷爷的脚伸在很深很深的泥土里……
(2)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3)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从衣领捏到袜底……
3、指导读出语气。语气,就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和气息。一般来说,表达“爱”的感情,应用深长的气息。柔和的声音。如:“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表达“愤怒”时,要读得气粗声重。如:《丰碑》一文中,描写将军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要警卫员把军需处长找来,想追究他的责任时,说的一句话“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表达“焦急”时,要气短声促;表达“高兴”时要气满声高;表达冷淡的语气,要气少声平。如:“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连一个钢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是用“无比轻蔑”的感情说这些话的,所以表情和语气就十分冷淡。我们读时要“气少声平”,不要一看到句子有感叹号就用力气,把声音拔得高高的。
在朗读时,还要注意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如:《琥珀》一文中,描写一只蜘蛛爬过去想吃掉苍蝇的句子“忽然有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锓,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蓿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朗读时语调要低,语速要慢,才能渲染出那种紧张的气氛。除此之外,适当使用装饰音,如“哭声”、“笑声”、“颤音”、“滑音”等等。也可以达到感情朗读的目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指导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会和品味。
关键词:朗读 正确停顿 读准重音 读出语气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好的朗读、不光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进入角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经常练习。
现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指导正确停顿。人们在朗读时,由于生理上和表达结构上的需要而处理的语音上的间歇,叫做停顿。停顿对于语意的表达和理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指导开头两句的朗读,做如下停顿,可表达出深沉、真切的感情。“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再如:朗读《瀑布》的最后一句,“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里的逗号停顿的时间可比一般逗号略长,表达边看边想,看得如神的感情。
朗读时,要做到正确的停顿,否则,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2、指导读准重音。朗读中,为了准确、恰当地表达语意,需要对某些词语加以着重地强调和突出,那些被强调和突出的词语就是重音。
有的同学“望问生义”,以为读重音就是扩大音量,加重声音。其实,这只是重音表达手段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朗读中如果只使用一种方法,不仅使朗读平板单调,而且也不能适应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灵活掌握重音的几种表达方法。
2.1 重音重读。就是把被强调和突出的词语扩大音量,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形象鲜明的事物。如: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这里的“矛”、“什么盾”、“锐利”,就可重音重读。
2.2 重音轻读。对表达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的重音,要用虚声轻读,使人听来轻柔含蓄,深切感人,令人回味。如:“我忍住笑,轻轻地走过去。”“轻轻”是不被人发觉,就要重音轻读。
2.3 重音慢读。比如朗读下面三个句子,都可以重音慢读。
(1)森林爷爷的脚伸在很深很深的泥土里……
(2)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3)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从衣领捏到袜底……
3、指导读出语气。语气,就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和气息。一般来说,表达“爱”的感情,应用深长的气息。柔和的声音。如:“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表达“愤怒”时,要读得气粗声重。如:《丰碑》一文中,描写将军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要警卫员把军需处长找来,想追究他的责任时,说的一句话“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表达“焦急”时,要气短声促;表达“高兴”时要气满声高;表达冷淡的语气,要气少声平。如:“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连一个钢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是用“无比轻蔑”的感情说这些话的,所以表情和语气就十分冷淡。我们读时要“气少声平”,不要一看到句子有感叹号就用力气,把声音拔得高高的。
在朗读时,还要注意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如:《琥珀》一文中,描写一只蜘蛛爬过去想吃掉苍蝇的句子“忽然有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锓,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蓿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朗读时语调要低,语速要慢,才能渲染出那种紧张的气氛。除此之外,适当使用装饰音,如“哭声”、“笑声”、“颤音”、“滑音”等等。也可以达到感情朗读的目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指导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会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