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关于对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影响整堂课的进展及效果的反思,认为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不多,导致课堂语言越来越随意而不能很好地利用好语言原本的功能,未能在导学教学中把“导”的功能发挥出来。本文就这一问题,基于日常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从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可塑性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以期能给与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课堂语言打磨 语文课堂 导学
1.案例反思——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与整堂课的重难点设置,各个环节的衔接等。但是一堂课的每个环节,涉及到细节的问题,能否成功地完成相应的目的,更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与成功的依据。
【案例】《风筝》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弃医从文的鲁迅,其文学创作以改变国民精神为目的,充满着战斗性。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人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触。不知道《风筝》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的什么感触呢?我们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下面用我们的读书声来带我们进入鲁迅的文章,触摸他的心灵。谈谈你对作者感情的初步印象,以我从,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三)研读文章
在听读课文以及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要与大家交流?
预设:作者为什么事悲哀?小兄弟不怨恨我为什么还悲哀?小兄弟为什么会不怨恨;鲁迅先生为什么一直想补过?
整合疑问,进入文本研读,了解中心与主旨。
(四)拓展延伸
鲁迅先生这种严于自省的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他知错就改,不管事情经过多少年,他都一直想补过,甚至小兄弟已经忘却,他却仍为不能补过而悲哀。那么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鲁迅先生在经历了这事以后,他所期望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
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候,我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很多资料,把《风筝》的很多细节问题也都成竹在胸。在“导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从背景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课文后,能有意识地在关注事件的时候关注作者的感情,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理解了作者的感情,那么对本文的理解应当是相当顺利的。同时,“研读文章”这一环节,我想让学生自己提问,我通过整合,讨论解答,这样,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也能够教给学生他们想学的以及需要学的东西,而不是我作为老师强加的东西。
在整体感知时,同学们还是比较顺利地说出了他们从中感受的作者的情感,但是在研读文章时的实际情况有了如案例呈现的实录这样一个开头后,导致我预期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达成。
当时听课的老师与我交流时提出了几大问题:
1.1 没有进入文本。通过“整体感知”阶段,学生只是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比如有的学生从5、6、7三个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悔恨,从4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嫌恶……这样初步的感受,只是对文本的一个基本的感知,等到“研读文章”时,应该就着学生的感知,进入文本,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但是我在引导的时候,让学生提阅读的疑问,而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导致学生提的疑问,仍旧是凭着感知在提,而不是真正地研读后而提的。
1.2 提问成为一种压力。本来这篇课文比较难,学生的疑问应该很多,但我在授课的过程中,说:“同学们胆子大一点,要勤于思考,也要敢于提问,再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问。”这使得学生对于本来比较轻松的提问产生了压力,问个问题,应该是他们已有的困惑,而我让他们“想一想”,让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问”,让他们拼命去思考有什么可问的问题,而不是思考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解答,有些本末倒置。
1.3 无心地打击。在鼓励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会偶尔无心地评价说:“这个问题真不错”之类的,一句无心的话,也就可能会打击到有心的同学,因为不是每个学生的问题我都给予及时的评价,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得到评价的学生的信心是否造成打击,不免有这个同学的提问好,那么我们的呢?导致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
1.4 铺垫太少。这篇课文,很多东西,学生是很迷糊的,就算是让他们问问题,他们可能也无从问起,所以,在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结束后,看似很顺利地过渡到了研读文本的阶段,但是事实上,对于学生的感知,我未能很好地总结,也就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个铺垫,教学设计是很理想,但是上课就未必能这么理想了。
反思这其中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在平时授课中未能重视自身课堂语言的打磨,因而未能把导学教学的“导”在具体的课堂细节中做到位。
课堂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教学服务的所说的所有的话。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让“导”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但是我发现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及信息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课堂语言仍是让课堂走向成功地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在追求教学设计新颖有效,教学手段先进亮丽的时候,打磨我们看似随意的课堂语言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心,是为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导”,让学生更好的“学”的基础。
2.现状思考——课堂语言的不确定性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十分讲究教案如何设计,利用什么手段来呈现教与学的过程,也十分重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这些是可以被预知的,也是更能够模仿与彼此借鉴的,因此也更具确定性。但是课堂语言,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老师平时自身说话的习惯不同,自然也就存在不确定性更大。
当然,这个不确定性,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是有一些主观的因素的。如下: 2.1 设计不足。因为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时候,意味着让学生做主。于是课堂中随机的东西会比较多,为课堂设计详案造成困难。有时候,因为反正无可把握,于是总是觉得写得越详细,学生的自由度就越小,所以,有时候,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有意设计得简单而开放。
对于有经验的,自身素质比较好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是一种高境界,但是对普通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有时候就是会导致课堂屡屡失败。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成为罪魁。
2.2 学情掌握不到位。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导致课堂也好,语言本身也好,不确定性扩大。一堂课,不确定性越大,教师就越难掌控。当然,这个不确定性,还与另一因素有关,那就是对学情掌握不到位,所以哪怕设计了,所谓的好像确定了,却无用武之地。
鉴于设计不足这一现状,我在设计课文的时候,有意把课堂语言较全面地呈现。但是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要比想象得活跃多了,因为没有估计好,导致上课手足无措,不在于课堂语言是否合适恰当,而是完全没有准备而不知道如何说。
2.3 语言组织要求过低。我们对课堂语言组织的要求过低,导致课堂语言组织缺乏必要的有意识的锻炼,亦是增加课堂语言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对总体的课堂设计等关注得较多,对课堂的环节的打磨也是精益求精,但是对于课堂语言组织的打磨往往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要的地位,对课堂语言的组织也没有相应的要求与目标,于是,课堂语言在随意中,其不确定性也就增强,变得无可把握,无从着手准备。
当然,就这一点来说,教师个人的语言天赋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平时注意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贴切而可确定,让我们在课堂中出现的随心所欲,不事修饰的“纯天然”状况有所改善。
3.打磨实践——课堂语言的可塑性
课堂语言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也是有可塑性的,而且是个性化的可塑性。因其具有可塑性,也就有了打磨的依据与必要性。那么具体打磨的要求及如何打磨,在实践中,我用了以下步骤:
3.1 观看课堂实录,总结反思存在问题。这一赏读环节,虽然还是有的地方赏到位了,但是整个环节是比较失败,没有重心,关键是学生的“学”未能很好地达成,这一节课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学生对于如何赏读还是有些迷茫与不知所措的,就是因为课堂语言存在以下问题:
3.1.1 表述不明确。赏读环节的要求表述是“同学们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来读一读,赏一赏”,应该换成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这样,不仅是对于语言的赏读,对于人物形象也能很做相信的探索与把握,可以让文本的价值通过一个简单的环节尽大可能地达成。
3.1.2 评价不及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就是变相地对学生的忽视。学生一旦遭到忽视,不仅在学的行为上迷茫,更是对积极性的一种打消。
3.1.3 自己解说不恰当。在对于学生有难以回答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回答刚好触及我自身想说的重点时,会急于自己说,而不把机会留给学生,生拉硬拽,让学生无话可说,让学生失去了“学”的机会,有时也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
3.1.4 打断学生。上课的时候,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不仅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也是影响教学秩序的举动。
3.1.5 衔接语言生硬不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让一堂课锦上添花,因此,在环节之间衔接时,语言单调生硬,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自然影响课堂效果。
所以,在观看课堂实录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发现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问题。发现了问题,那么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也就可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了。
3.2 分析学情,设计详案。因为课堂语言问题多多,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监督自己更深入得分析了解学情,以及尽可能地把教案设计得详细。我在发现我的课堂语言问题后,尽可能地设想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教案如下:
【案例】《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导入:
作者介绍: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作品主题核心:母爱、自然、童心。
整体感知:
同学们预习过了,知道这篇文章体现了冰心作品的哪个主题呢?
母爱
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编者为何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听读课文回答。
以荷叶喻母亲,对母亲的赞美。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研习:
(一)体会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那么课文中,作者是借荷叶的什么特点来体现“母爱”?
(荷叶、红莲)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通过这两个场景抒发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磨难时,母亲永远是那个勇敢慈怜的可以为我们挡风避雨的人,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二)体会文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那么我们再具体地来看看,作者所借之物,所借之景,是怎么样来写的呢?我们先找出描写红莲与荷叶的句子。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我们之前说,本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以红莲喻自己,以荷叶护莲来体现母爱,那么仅用这三句话就够了,可是,我们仿佛发现,好象总少了点什么,那么我们再仔细地阅读原文,发现,冰心在这些句子的周围还加入了什么描写,使得她的感情更充分地流露。 投影依次展示加入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比较分析。
(提醒学生“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练习:
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借物喻人,来赞美母爱。我们先用这种手法来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同学们试试看,加油哦。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你就是,除了你,谁。
拓展
同学们已用自己的文字来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我不知道我们的母亲在我们的眼中是否真的像我们所写的那么重要,我们是否真的如我们自己的文字所赞颂的一样,仿佛我们的母亲是好到独一无二的?
冰心曾回忆起另一件事:
冰心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 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冰心所回忆的这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母亲身上,又是多么常见的一幕。冰心泪如雨下,而我们呢?怪不得冰心在这篇原题为《往事(一)》的文章的题目下写下一段话:
索性凭着这些深刻的印象,将这些往事移在白纸上罢——在回忆时,不向心版上搜索了。
简单平凡的事,冰心却印象深刻,并不断地回忆,她真正地在内心里,感谢母亲,感恩母爱!
小结:
冰心的文章,冰心的为人告诉我们,今天,若我们有优美的文字,卓越的手法,却没有对母亲的一丝感恩与爱戴,那么写出再好的文章也是虚伪的。
母亲,我们熟悉的字眼,我们用我们的文字在赞美母爱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回馈我们的母爱呢?
尽可能把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语言以及在课上需要用到的语言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备用,这样,不仅可以让环节更加流畅,更能够让语言更加丰富,而且对于是否能更好地起“导”的作用有一个依据与参考,方便修改于反思。
3.3 分析教情,求教同事。在分析学情设计详案后,教师也应当分析自己的教情,即根据在观看教学实录后,总结出的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课堂语言的不足,再求教同事,尽可能地模拟课堂过程,既可以对教案进行改善,更能让我们在模拟时再现自己可能出现的课堂语言的问题,让我们能在教案上作好标注,时时提醒自己。
例如【案例】中的整体感知中,对于编者为何要加那么一个题目,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去关注为何是荷叶与母亲放在一起,但是我只是笼统的一问,学生便不知从何回答。所以,后来在同事的建议下让我改为: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既然是体现母爱,编者却在母亲前,再加了一个词“荷叶”,作者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样的表述就更加明确,也自然了。既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又明确地指导了学生“学”的行为。
3.4 上课实践,记录课堂实录。等到设计做第一步修改后,那么就是上课实践了。相信,再理想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预计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做好记录课堂实录以便课后反思修改也成为最重要的一步。
现代化的工具很多,要记录课堂实录并不是一件难事。在教室里常架一架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或许并不现实,但是课堂实录着重于对语言的反思的时候,有时候,手机、MP4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帮手。或者购买一个录音笔,对于目前来说也并不是难事。可以成为我们记录课堂实录的工具,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我在以上呈现的课堂实录,就是以MP4和录音笔为主记录的,当然,若有同事帮助,相机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让我们的实践反思都有更直观的依据。
3.5 修改定案,反思小结。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决不是打磨课堂语言的终点。经由前面几个环节后,我们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课堂语言也有了一定的重视与注意,在再次观看教学实录做修改后,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哪些地方已经改善了,哪些地方又故伎重演,哪些地方有自己未曾预设的闪光点,哪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等,对于自己根据学情设计的详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情可做出更精致的修改,对于一堂课的设计来说,可以把这个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合适又精致的课堂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暂时定案,为以后的实践反思提供范本,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4.小结反思——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导学”背景下,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反思。在有了更多前瞻性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时候,我们关注于课堂的大方向,也更要从细节上着手。
课堂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对随意的,但着实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那应当就是独特优美的,然而之于教学中的课堂语言,除了独特优美以外,其艺术性的体现更在于随意之中的创造性及实用性,能在随意之中产生更丰富的效果。课堂语言是我们在课堂中不能绕开的存在,更是一种随意中的艺术,“导学”教学要顺利进行,这门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的到位与不到位,是直接关系“导”的成与败。
我们在实践中,语文课堂因为重视课堂语言的打磨,便有了以下显著的改善:
4.1 教师的神圣感增强。当一个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到自己看似随意的每一句话的时候,是对学生真正负责的最好的体现,职业的神圣感加强,让我们更加明白教师的重大责任,也让我们更珍惜这份职业,用心守护我们的职业精神。
4.2 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导学”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要求相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是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课堂语言自然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课堂语言经过打磨后,对教师掌控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要学的目标都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不仅教师的自信心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让“导”能更有效顺利地进行。
4.3 激励教师不断学习。通过课堂语言的打磨,我们会发现我们作为教师,在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多,就光语言方面的锻炼,就足以让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因此,不断学习,必须成为我们教师的目标,让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不断学习。
4.4 学生的“学”更明确。因为老师课堂语言的打磨,能对学生更好地“导”,注重了学生“学”的过程,对学生要学的内容或者方法会有更明确地指引与表述,也就是更恰当地“导”了,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更有方向性,也更有方法性,也更能学有所得。
4.5 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有所得,又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十分精致,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能用恰当的语言给予关注,当学生被关注,他们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及时地呵护,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4.6 课堂更和谐快乐。一个课堂,当老师的神圣感、责任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性增强,那么整个课堂肯定是更加自然和谐,让师生都能更自然地敞开,教学相长,和谐快乐,学生也更有了归宿感,让学生真正能快乐地学!
教师的努力是学生努力的榜样,也是学生进步的前提,是送给学生一段快乐的求学时光的保障。我们教师能注重类似课堂语言等教学细节的打磨,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并且幸福快乐,是我们可以坚信会出现的结果!
语文课堂的境界是无止境的,我们探索与进步的空间也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上下求索,不断总结实践并反思,以期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让语文教学这门大艺术有更开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夏丽华.语言的艺术性.新课程(中),2012年第3期.
[2] 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出版,2003-01.
[4]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5.
[5] 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关于对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影响整堂课的进展及效果的反思,认为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不多,导致课堂语言越来越随意而不能很好地利用好语言原本的功能,未能在导学教学中把“导”的功能发挥出来。本文就这一问题,基于日常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从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可塑性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以期能给与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课堂语言打磨 语文课堂 导学
1.案例反思——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与整堂课的重难点设置,各个环节的衔接等。但是一堂课的每个环节,涉及到细节的问题,能否成功地完成相应的目的,更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与成功的依据。
【案例】《风筝》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弃医从文的鲁迅,其文学创作以改变国民精神为目的,充满着战斗性。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人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触。不知道《风筝》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的什么感触呢?我们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下面用我们的读书声来带我们进入鲁迅的文章,触摸他的心灵。谈谈你对作者感情的初步印象,以我从,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三)研读文章
在听读课文以及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要与大家交流?
预设:作者为什么事悲哀?小兄弟不怨恨我为什么还悲哀?小兄弟为什么会不怨恨;鲁迅先生为什么一直想补过?
整合疑问,进入文本研读,了解中心与主旨。
(四)拓展延伸
鲁迅先生这种严于自省的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他知错就改,不管事情经过多少年,他都一直想补过,甚至小兄弟已经忘却,他却仍为不能补过而悲哀。那么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鲁迅先生在经历了这事以后,他所期望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
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候,我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很多资料,把《风筝》的很多细节问题也都成竹在胸。在“导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从背景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课文后,能有意识地在关注事件的时候关注作者的感情,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理解了作者的感情,那么对本文的理解应当是相当顺利的。同时,“研读文章”这一环节,我想让学生自己提问,我通过整合,讨论解答,这样,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也能够教给学生他们想学的以及需要学的东西,而不是我作为老师强加的东西。
在整体感知时,同学们还是比较顺利地说出了他们从中感受的作者的情感,但是在研读文章时的实际情况有了如案例呈现的实录这样一个开头后,导致我预期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达成。
当时听课的老师与我交流时提出了几大问题:
1.1 没有进入文本。通过“整体感知”阶段,学生只是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比如有的学生从5、6、7三个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悔恨,从4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嫌恶……这样初步的感受,只是对文本的一个基本的感知,等到“研读文章”时,应该就着学生的感知,进入文本,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但是我在引导的时候,让学生提阅读的疑问,而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导致学生提的疑问,仍旧是凭着感知在提,而不是真正地研读后而提的。
1.2 提问成为一种压力。本来这篇课文比较难,学生的疑问应该很多,但我在授课的过程中,说:“同学们胆子大一点,要勤于思考,也要敢于提问,再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问。”这使得学生对于本来比较轻松的提问产生了压力,问个问题,应该是他们已有的困惑,而我让他们“想一想”,让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问”,让他们拼命去思考有什么可问的问题,而不是思考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解答,有些本末倒置。
1.3 无心地打击。在鼓励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会偶尔无心地评价说:“这个问题真不错”之类的,一句无心的话,也就可能会打击到有心的同学,因为不是每个学生的问题我都给予及时的评价,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得到评价的学生的信心是否造成打击,不免有这个同学的提问好,那么我们的呢?导致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
1.4 铺垫太少。这篇课文,很多东西,学生是很迷糊的,就算是让他们问问题,他们可能也无从问起,所以,在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结束后,看似很顺利地过渡到了研读文本的阶段,但是事实上,对于学生的感知,我未能很好地总结,也就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个铺垫,教学设计是很理想,但是上课就未必能这么理想了。
反思这其中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在平时授课中未能重视自身课堂语言的打磨,因而未能把导学教学的“导”在具体的课堂细节中做到位。
课堂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教学服务的所说的所有的话。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让“导”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但是我发现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及信息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课堂语言仍是让课堂走向成功地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在追求教学设计新颖有效,教学手段先进亮丽的时候,打磨我们看似随意的课堂语言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心,是为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导”,让学生更好的“学”的基础。
2.现状思考——课堂语言的不确定性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十分讲究教案如何设计,利用什么手段来呈现教与学的过程,也十分重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这些是可以被预知的,也是更能够模仿与彼此借鉴的,因此也更具确定性。但是课堂语言,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老师平时自身说话的习惯不同,自然也就存在不确定性更大。
当然,这个不确定性,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是有一些主观的因素的。如下: 2.1 设计不足。因为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时候,意味着让学生做主。于是课堂中随机的东西会比较多,为课堂设计详案造成困难。有时候,因为反正无可把握,于是总是觉得写得越详细,学生的自由度就越小,所以,有时候,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有意设计得简单而开放。
对于有经验的,自身素质比较好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是一种高境界,但是对普通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有时候就是会导致课堂屡屡失败。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成为罪魁。
2.2 学情掌握不到位。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导致课堂也好,语言本身也好,不确定性扩大。一堂课,不确定性越大,教师就越难掌控。当然,这个不确定性,还与另一因素有关,那就是对学情掌握不到位,所以哪怕设计了,所谓的好像确定了,却无用武之地。
鉴于设计不足这一现状,我在设计课文的时候,有意把课堂语言较全面地呈现。但是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要比想象得活跃多了,因为没有估计好,导致上课手足无措,不在于课堂语言是否合适恰当,而是完全没有准备而不知道如何说。
2.3 语言组织要求过低。我们对课堂语言组织的要求过低,导致课堂语言组织缺乏必要的有意识的锻炼,亦是增加课堂语言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对总体的课堂设计等关注得较多,对课堂的环节的打磨也是精益求精,但是对于课堂语言组织的打磨往往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要的地位,对课堂语言的组织也没有相应的要求与目标,于是,课堂语言在随意中,其不确定性也就增强,变得无可把握,无从着手准备。
当然,就这一点来说,教师个人的语言天赋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平时注意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贴切而可确定,让我们在课堂中出现的随心所欲,不事修饰的“纯天然”状况有所改善。
3.打磨实践——课堂语言的可塑性
课堂语言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也是有可塑性的,而且是个性化的可塑性。因其具有可塑性,也就有了打磨的依据与必要性。那么具体打磨的要求及如何打磨,在实践中,我用了以下步骤:
3.1 观看课堂实录,总结反思存在问题。这一赏读环节,虽然还是有的地方赏到位了,但是整个环节是比较失败,没有重心,关键是学生的“学”未能很好地达成,这一节课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学生对于如何赏读还是有些迷茫与不知所措的,就是因为课堂语言存在以下问题:
3.1.1 表述不明确。赏读环节的要求表述是“同学们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来读一读,赏一赏”,应该换成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这样,不仅是对于语言的赏读,对于人物形象也能很做相信的探索与把握,可以让文本的价值通过一个简单的环节尽大可能地达成。
3.1.2 评价不及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就是变相地对学生的忽视。学生一旦遭到忽视,不仅在学的行为上迷茫,更是对积极性的一种打消。
3.1.3 自己解说不恰当。在对于学生有难以回答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回答刚好触及我自身想说的重点时,会急于自己说,而不把机会留给学生,生拉硬拽,让学生无话可说,让学生失去了“学”的机会,有时也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
3.1.4 打断学生。上课的时候,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不仅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也是影响教学秩序的举动。
3.1.5 衔接语言生硬不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让一堂课锦上添花,因此,在环节之间衔接时,语言单调生硬,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自然影响课堂效果。
所以,在观看课堂实录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发现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问题。发现了问题,那么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也就可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了。
3.2 分析学情,设计详案。因为课堂语言问题多多,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监督自己更深入得分析了解学情,以及尽可能地把教案设计得详细。我在发现我的课堂语言问题后,尽可能地设想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教案如下:
【案例】《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导入:
作者介绍: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作品主题核心:母爱、自然、童心。
整体感知:
同学们预习过了,知道这篇文章体现了冰心作品的哪个主题呢?
母爱
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编者为何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听读课文回答。
以荷叶喻母亲,对母亲的赞美。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研习:
(一)体会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那么课文中,作者是借荷叶的什么特点来体现“母爱”?
(荷叶、红莲)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通过这两个场景抒发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磨难时,母亲永远是那个勇敢慈怜的可以为我们挡风避雨的人,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二)体会文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那么我们再具体地来看看,作者所借之物,所借之景,是怎么样来写的呢?我们先找出描写红莲与荷叶的句子。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我们之前说,本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以红莲喻自己,以荷叶护莲来体现母爱,那么仅用这三句话就够了,可是,我们仿佛发现,好象总少了点什么,那么我们再仔细地阅读原文,发现,冰心在这些句子的周围还加入了什么描写,使得她的感情更充分地流露。 投影依次展示加入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比较分析。
(提醒学生“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练习:
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借物喻人,来赞美母爱。我们先用这种手法来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同学们试试看,加油哦。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你就是,除了你,谁。
拓展
同学们已用自己的文字来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我不知道我们的母亲在我们的眼中是否真的像我们所写的那么重要,我们是否真的如我们自己的文字所赞颂的一样,仿佛我们的母亲是好到独一无二的?
冰心曾回忆起另一件事:
冰心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 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冰心所回忆的这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母亲身上,又是多么常见的一幕。冰心泪如雨下,而我们呢?怪不得冰心在这篇原题为《往事(一)》的文章的题目下写下一段话:
索性凭着这些深刻的印象,将这些往事移在白纸上罢——在回忆时,不向心版上搜索了。
简单平凡的事,冰心却印象深刻,并不断地回忆,她真正地在内心里,感谢母亲,感恩母爱!
小结:
冰心的文章,冰心的为人告诉我们,今天,若我们有优美的文字,卓越的手法,却没有对母亲的一丝感恩与爱戴,那么写出再好的文章也是虚伪的。
母亲,我们熟悉的字眼,我们用我们的文字在赞美母爱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回馈我们的母爱呢?
尽可能把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语言以及在课上需要用到的语言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备用,这样,不仅可以让环节更加流畅,更能够让语言更加丰富,而且对于是否能更好地起“导”的作用有一个依据与参考,方便修改于反思。
3.3 分析教情,求教同事。在分析学情设计详案后,教师也应当分析自己的教情,即根据在观看教学实录后,总结出的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课堂语言的不足,再求教同事,尽可能地模拟课堂过程,既可以对教案进行改善,更能让我们在模拟时再现自己可能出现的课堂语言的问题,让我们能在教案上作好标注,时时提醒自己。
例如【案例】中的整体感知中,对于编者为何要加那么一个题目,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去关注为何是荷叶与母亲放在一起,但是我只是笼统的一问,学生便不知从何回答。所以,后来在同事的建议下让我改为: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既然是体现母爱,编者却在母亲前,再加了一个词“荷叶”,作者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样的表述就更加明确,也自然了。既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又明确地指导了学生“学”的行为。
3.4 上课实践,记录课堂实录。等到设计做第一步修改后,那么就是上课实践了。相信,再理想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预计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做好记录课堂实录以便课后反思修改也成为最重要的一步。
现代化的工具很多,要记录课堂实录并不是一件难事。在教室里常架一架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或许并不现实,但是课堂实录着重于对语言的反思的时候,有时候,手机、MP4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帮手。或者购买一个录音笔,对于目前来说也并不是难事。可以成为我们记录课堂实录的工具,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我在以上呈现的课堂实录,就是以MP4和录音笔为主记录的,当然,若有同事帮助,相机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让我们的实践反思都有更直观的依据。
3.5 修改定案,反思小结。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决不是打磨课堂语言的终点。经由前面几个环节后,我们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课堂语言也有了一定的重视与注意,在再次观看教学实录做修改后,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哪些地方已经改善了,哪些地方又故伎重演,哪些地方有自己未曾预设的闪光点,哪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等,对于自己根据学情设计的详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情可做出更精致的修改,对于一堂课的设计来说,可以把这个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合适又精致的课堂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暂时定案,为以后的实践反思提供范本,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4.小结反思——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导学”背景下,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反思。在有了更多前瞻性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时候,我们关注于课堂的大方向,也更要从细节上着手。
课堂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对随意的,但着实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那应当就是独特优美的,然而之于教学中的课堂语言,除了独特优美以外,其艺术性的体现更在于随意之中的创造性及实用性,能在随意之中产生更丰富的效果。课堂语言是我们在课堂中不能绕开的存在,更是一种随意中的艺术,“导学”教学要顺利进行,这门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的到位与不到位,是直接关系“导”的成与败。
我们在实践中,语文课堂因为重视课堂语言的打磨,便有了以下显著的改善:
4.1 教师的神圣感增强。当一个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到自己看似随意的每一句话的时候,是对学生真正负责的最好的体现,职业的神圣感加强,让我们更加明白教师的重大责任,也让我们更珍惜这份职业,用心守护我们的职业精神。
4.2 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导学”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要求相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是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课堂语言自然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课堂语言经过打磨后,对教师掌控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要学的目标都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不仅教师的自信心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让“导”能更有效顺利地进行。
4.3 激励教师不断学习。通过课堂语言的打磨,我们会发现我们作为教师,在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多,就光语言方面的锻炼,就足以让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因此,不断学习,必须成为我们教师的目标,让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不断学习。
4.4 学生的“学”更明确。因为老师课堂语言的打磨,能对学生更好地“导”,注重了学生“学”的过程,对学生要学的内容或者方法会有更明确地指引与表述,也就是更恰当地“导”了,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更有方向性,也更有方法性,也更能学有所得。
4.5 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有所得,又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十分精致,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能用恰当的语言给予关注,当学生被关注,他们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及时地呵护,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4.6 课堂更和谐快乐。一个课堂,当老师的神圣感、责任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性增强,那么整个课堂肯定是更加自然和谐,让师生都能更自然地敞开,教学相长,和谐快乐,学生也更有了归宿感,让学生真正能快乐地学!
教师的努力是学生努力的榜样,也是学生进步的前提,是送给学生一段快乐的求学时光的保障。我们教师能注重类似课堂语言等教学细节的打磨,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并且幸福快乐,是我们可以坚信会出现的结果!
语文课堂的境界是无止境的,我们探索与进步的空间也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上下求索,不断总结实践并反思,以期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让语文教学这门大艺术有更开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夏丽华.语言的艺术性.新课程(中),2012年第3期.
[2] 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出版,2003-01.
[4]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5.
[5] 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