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观察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时间、方法以及效果展开研究与探讨。
  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某院2012年04月份至2013年04月份期间,在院急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48例。以医院白班和夜班班次的不同为分界点,分为两个实验组别,分别为,治疗组:24例,为白班抢救治疗组别;对照组:24例,为夜班抢救治疗组别。
  结果:由于治疗组(白班)抢救医师、护理人员数量较多,及时率和治疗方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夜班),因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患者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治疗过程中,提高抢救的及时性、治疗的效率,能够有效的改善对患者抢救的质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ISS评分 死亡率 满意率 致残率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0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33-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医学颅脑损伤医学实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某院2012年04月份至2013年04月份期间,在院急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48例,以其入院期间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本次医学活动的数据基础来源。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抢救措施以及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48例患者中,男性31例(64.58%),女性17例(35.42%)。
  1.2 急救过程。以医院白班和夜班班次的不同为分界点,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程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别,分别为,治疗组:24例,为白班抢救治疗组别;对照组:24例,为夜班抢救治疗组别。
  1.2.1 症状观察。对患者进行入院病症观察,治疗组入院急救时间在15分钟2小时之间,平均入院急救时间为41±4.23分钟,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1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9例;对照组入院急救时间在35分钟12小时之间,平均入院急救时间为92±12.23分钟,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
  1.2.2 诊断方式。分别对两个组别患者进行了颅脑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颅脑平片检查等等;并对患者GCS评分和ISS评分,确诊患者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治疗组GCS评分在3至8分之间,平均评分为5±1.23分;ISS平均评分在14.33±2.35分;对照组GCS评分在3至8分之间,平均评分为4.8±1.42分;ISS平均评分在15.12±3.11分。
  1.2.3 急救方法。
  1.2.3.1 治疗组。立即组织医生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一切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首先对患者口中以及咽喉中的分泌物、血块等残留物质进行清除,保证患者呼吸的畅通性,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给予负压吸引,将通气管道放于患者口腔中,将头偏于一侧,将患者下颌略微抬高;对于心跳停止的患者,应马上给予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处理。对于病情危机,处于深度昏迷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治疗。其次,对患者颅内压力进行降低,在入院后半个小时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纯度为20%的甘露醇药物,剂量为250ml,达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使脑水肿逐渐消退,达到预防脑疝的目的。对于出现失血过多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先进行止血处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患者做补液,同时输血,尽快纠正休克症状,对于已经发生脑疝或这内脏损坏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手术治疗。第三,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严重处于缺血状况,由于缺血会进一步促发大面积脑水肿,应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处理,将患者头部抬高10cm至15cm;清除口腔残留物后,立即进行高流量氧气供给吸入,氧气流速保持在4至6L/min;对于严重心肺衰竭患者,应马上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救治。第四,对于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针对亚急性硬脑膜血肿的患者进行颅骨钻孔引流术,针对急性颅内血肿,可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丘脑下部损伤出现的高热现象,给予退烧处理,对于出现的尿崩症,应采用垂体后叶素10U,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次数为每日3次。第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重点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瞳孔情况、四肢情况等。
  1.2.3.2 对照组。在夜班时间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医护人员以及检查设备在线状况较低,导致急救时间的变长,部分检查和治疗无法进行,需等到白班处理,具体不再叙述。
  2 结果
  由于治疗组(白班)抢救医师、护理人员数量较多,设备使用正常,及时率和治疗能力、方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夜班),因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患者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在脑外科急救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病症,具有危险系数大、死亡率高等特点;也是目前颅脑外科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由于重型颅脑损伤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总损伤人数的40%左右。重型颅脑损伤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式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一般是指由于脑内部病变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是由于外力击打,车祸撞击等外力导致颅骨开放性受伤,主要表现症状颅脑骨折、颅脑开放性损伤、意识模糊、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恶心呕吐、癫痫,严重者发生颅内血肿、休克甚至死亡等。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时间和治疗措施极为重要,通过上述医学实验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医院白班工作医护人员在岗齐全,能够对颅脑损伤部位进行及时诊断和抢救,其死亡率、致残率、患者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夜班),分别为死亡率降低17.33%、致残率降低2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5.83%,患者满意度提高了近25%,因此建议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及时性和治疗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116-117
  [2]王红斌,杜明,朱庆华,等.颅脑外伤后综合征180例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8(13):1891-18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三级预防管理在防止并发症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 105例)与B2组(对照组 53例)。B2组:因为自身相关因素选择自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B1组:实施三级预防管理治疗。对比B1组与B2组患者在并发症预防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了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来治疗妇产科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对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针对我站收治的136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米非司酮被广泛使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以及种植早中期妊娠和紧急避孕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所引起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在胆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和开腹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获得了成功,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其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镇痛药物应用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组,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展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联合a-糜蛋白酶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改善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湿罗音改善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采用腔内介入及血管转流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48例,应用腔内介入及血管转流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BI,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手术1周后,所有患肢足背及胫后动脉ABI均有了明显改善,较术前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血管均通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维持术中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接收的1-12岁患儿49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结果:本组患儿的HR、R、BP以及SPO2、ETCO2较之于诱导时,无显著差异(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肿物的临床作用及其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科2012年03月至2014年03月诊断为肺癌和肺良性肿物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临床资料,比较平均通过时间(MTT)、肺病灶的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 和血流量(BF)等数据,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肿物的临床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针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60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的有9例,显效的患者有11例,有效的患者有7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  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257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100例采用克霉唑栓治疗,乙组157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乙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硝呋太尔制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顿服小剂量他巴唑和甲状腺片治疗Graves病甲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首先需要在治疗期间禁止海藻以及碘盐饮食,观察组顿服小剂量他巴唑和甲状腺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常规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的FT3以及FT4指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