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学界对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永恒主义课程哲学的真正实践研究比较少见,为此,本文将在厘清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本质的基础上,解释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的内涵、“名著”的界定、“名著”的价值以及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结合永恒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分别从高校通识课阅读书目的选择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出发,提出永恒主义课程哲学对高校通识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智慧,以期拓展高校通识课程资源选择的途径,开阔高校通识课程文化的视野。
关键词:永恒主义;通识课程;名著;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3-0131-03
通识教育与人的培养密不可分,无论是研究教学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类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各自专业领域的才能外,还需要培养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在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看来,经典诵读是必由之路。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对该时期的经典诵读做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重拾永恒主义流派对于“名著”课程观的解读,仍不失为完善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要抓手。
一、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的本质
(一)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的内涵
永恒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以及新托马斯主义。在西方动荡、混乱的社会环境中,永恒主义主张采取复古的态度,以人类天性中共有的部分——理性为人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出这类天性,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永恒主义由“永恒的真理”引申出“永恒学科”,“永恒学科”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们积淀下来的人类优秀文化认识论成果。永恒主义学者们极力提倡学习“古书”、回到古人那里去,使学生形成理性的品格和人生观。
(二)“名著”的界定
永恒学科的内容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以及牛顿的《原理》等,1937年,永恒主义推行“圣约翰计划”,即名著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和理智发展。“圣约翰计划”为期四年,学生年龄为16~20岁,要求学生在四年内精读100本世界名著,书目内容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三)“名著”的价值
古典著作可以扭转动荡的社会局面。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颓废、萧条,爆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各个方面的危机交织在一起,永恒主义应运而生,在人们追求科学、实用的道路上呼唤人们追求理性、追求教育的本真。在人人都追求实用和利益的时代,名著中包含了几个世纪以来正确的观念和精神,是学习人类文明最有效的途径。在永恒主义看来,进步主义被否定了,新的价值观念的选择便应运而生,永恒主义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自制的能力,抵制意气用事的能力”[1],改变进步主义教育在美国的统治地位,倡导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崇尚人的理性精神,加强学生的理性培养,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需要的“永恒的信仰”,来挽救混乱的资本主义世界。
“名著”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永恒主义认为,古典的学问是各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土壤。例如,为什么要在中学学习拉丁语呢?利文斯通认为,若一个学生不掌握拉丁语,进行“任何关于欧洲的法律和历史、拉丁系语言、甚至英语、爱尔兰语的专门研究都是不可能的”[2]。
二、我国大学生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业余生活支配时间的方式。从相关文献研究的结果分析,如今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衷上网,传统式阅读受到挑战。在大学,上网是学生打发时间最常用的方法,上网获取的信息不仅比纸质书更便捷,而且网络还会根据人们的喜好来推荐阅读内容,让学生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纸质阅读明显减少,名著阅读就更是放在一边。浅层次的海量阅读让他们的阅读流于表面,也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浅层次“快餐式”阅读较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在学习上是不会落后的。部分學生在名著阅读时,囫囵吞枣,只求记住情节方便后续阅读,或者只求故事的结局忽略过程的发展,要么就是追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书中的逻辑一知半解,更谈不上欣赏和思考琢磨,这样就缺少入情入境的体验。大学生较为浮躁,难以静心,美其名曰“没有时间”读书,但其实是面对很多诱惑,对枯燥的术语、晦涩的理论难以沉下心来阅读,一味寻找一种“轻松阅读”的方式,阅读变成了一种“快餐”。正如蒋多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产业》中写到,“浅阅读是一种浅易阅读、快餐式阅读,具有浏览性、任意性、跳跃性等特征”[3]。具有浅阅读习惯的读者重量不重质,注重对知识的迅速吸收、获得和更新,是一种“走马观花式”阅读,缺少对内容的思考和消化。
经典名著阅读率较低。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部在每个阶段都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目,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还没有完成之前推荐书目的阅读。郑惠生副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汕头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338名在校生的“名著阅读”调查情况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经典名著阅读率非常低,仅就国家推荐给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而言,平均阅读率仅在42%左右。也就是说,本该在中学阶段就完成的阅读任务,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即将毕业时仍然没有完成。
三、对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的启示
(一)名著阅读书目的选择
经典名著的选择尤其重要。根据永恒主义的课程观点,名著阅读的选择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历久弥新。一方面,经典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人文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经典中所讨论的问题仍然是当下密切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我国古代的《论语》《孟子》以及西方的《理想国》《荷马史诗》等,对当今社会仍然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二是广泛接受。名著所关注的问题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这是它被广泛认同的前提。三是名著的名声和地位是公众认可的,而不是靠政治推行或是其他。四是思想深刻。名著对社会问题或者人性问题具有深刻的解释力,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现象和问题。 (二)通识课程开发的方式
1. 教学制度的改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和辩论。经典名著蕴含的思想较为深刻,更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学习。反观我国的大学课程学习,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几乎全部集中于课堂,课外学习缺乏要求,缺乏思考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因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改进碎片化的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方式对阅读经典名著来说是有必要的。
2. 优秀的师资队伍
就课程与教学而言,选择和培养优秀的师资是展开名著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具有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多由资历浅的年轻教师授课,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财富、权利、美德”课程,就是由当时的本科生院院长亲自上任教学,主动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多达上千人,占当时芝大本科生的1/3。为此,学校设置了20多个博士生当助教,每个助教带两个小班,每个班大约20个人[4]。
经典名著往往是先贤对个人经验和社会问题的高度凝练,往往揭示普遍的规律或者被广泛接受的人生哲理,或浅显易懂,或精炼深邃,因此,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的教师才能把握经典名著。让学生进入经典、理解经典、爱上经典,对教师的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阿德勒曾说到,名著是很难一次就读懂的书籍,只有反复阅读才可能会有一些收获[5]。
3. 活泼灵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扮演单向传递的角色,教和学是合作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名著阅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发挥“消极”的指导作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指路人”的角色,要让学生理解经典名著的精神,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想、敢写、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四、结论
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经典名著应充当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在教师的指引下,或许可以达到“不为而成”的境界。永恒主义曾为改变进步主义教育导致的混沌社会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为缓和科学技術和人文社科的冲突提供指导意义,或许在今天,永恒主义对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来说,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参考文献:
[1] 姜英敏. 当代教育思想与理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309.
[2] 罗伯特·M·赫钦斯. 教育上的冲突[M]. 陆有铨,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3] 蒋多,杨矞.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产业[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4] 郭齐勇. 我开的两类“四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与作为专业训练的国学经典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2(09):15-18.
[5] 罗伯特·M·赫钦斯. 美国高等教育[M]. 汪利兵,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5.
[6] 刘述礼,等.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荐稿人:李毅,云南民族大学纪委,研究员)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关键词:永恒主义;通识课程;名著;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3-0131-03
通识教育与人的培养密不可分,无论是研究教学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类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各自专业领域的才能外,还需要培养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在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看来,经典诵读是必由之路。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对该时期的经典诵读做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重拾永恒主义流派对于“名著”课程观的解读,仍不失为完善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要抓手。
一、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的本质
(一)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的内涵
永恒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以及新托马斯主义。在西方动荡、混乱的社会环境中,永恒主义主张采取复古的态度,以人类天性中共有的部分——理性为人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出这类天性,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永恒主义由“永恒的真理”引申出“永恒学科”,“永恒学科”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们积淀下来的人类优秀文化认识论成果。永恒主义学者们极力提倡学习“古书”、回到古人那里去,使学生形成理性的品格和人生观。
(二)“名著”的界定
永恒学科的内容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以及牛顿的《原理》等,1937年,永恒主义推行“圣约翰计划”,即名著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和理智发展。“圣约翰计划”为期四年,学生年龄为16~20岁,要求学生在四年内精读100本世界名著,书目内容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三)“名著”的价值
古典著作可以扭转动荡的社会局面。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颓废、萧条,爆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各个方面的危机交织在一起,永恒主义应运而生,在人们追求科学、实用的道路上呼唤人们追求理性、追求教育的本真。在人人都追求实用和利益的时代,名著中包含了几个世纪以来正确的观念和精神,是学习人类文明最有效的途径。在永恒主义看来,进步主义被否定了,新的价值观念的选择便应运而生,永恒主义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自制的能力,抵制意气用事的能力”[1],改变进步主义教育在美国的统治地位,倡导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崇尚人的理性精神,加强学生的理性培养,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需要的“永恒的信仰”,来挽救混乱的资本主义世界。
“名著”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永恒主义认为,古典的学问是各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土壤。例如,为什么要在中学学习拉丁语呢?利文斯通认为,若一个学生不掌握拉丁语,进行“任何关于欧洲的法律和历史、拉丁系语言、甚至英语、爱尔兰语的专门研究都是不可能的”[2]。
二、我国大学生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业余生活支配时间的方式。从相关文献研究的结果分析,如今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衷上网,传统式阅读受到挑战。在大学,上网是学生打发时间最常用的方法,上网获取的信息不仅比纸质书更便捷,而且网络还会根据人们的喜好来推荐阅读内容,让学生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纸质阅读明显减少,名著阅读就更是放在一边。浅层次的海量阅读让他们的阅读流于表面,也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浅层次“快餐式”阅读较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在学习上是不会落后的。部分學生在名著阅读时,囫囵吞枣,只求记住情节方便后续阅读,或者只求故事的结局忽略过程的发展,要么就是追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书中的逻辑一知半解,更谈不上欣赏和思考琢磨,这样就缺少入情入境的体验。大学生较为浮躁,难以静心,美其名曰“没有时间”读书,但其实是面对很多诱惑,对枯燥的术语、晦涩的理论难以沉下心来阅读,一味寻找一种“轻松阅读”的方式,阅读变成了一种“快餐”。正如蒋多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产业》中写到,“浅阅读是一种浅易阅读、快餐式阅读,具有浏览性、任意性、跳跃性等特征”[3]。具有浅阅读习惯的读者重量不重质,注重对知识的迅速吸收、获得和更新,是一种“走马观花式”阅读,缺少对内容的思考和消化。
经典名著阅读率较低。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部在每个阶段都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目,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还没有完成之前推荐书目的阅读。郑惠生副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汕头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338名在校生的“名著阅读”调查情况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经典名著阅读率非常低,仅就国家推荐给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而言,平均阅读率仅在42%左右。也就是说,本该在中学阶段就完成的阅读任务,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即将毕业时仍然没有完成。
三、对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的启示
(一)名著阅读书目的选择
经典名著的选择尤其重要。根据永恒主义的课程观点,名著阅读的选择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历久弥新。一方面,经典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人文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经典中所讨论的问题仍然是当下密切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我国古代的《论语》《孟子》以及西方的《理想国》《荷马史诗》等,对当今社会仍然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二是广泛接受。名著所关注的问题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这是它被广泛认同的前提。三是名著的名声和地位是公众认可的,而不是靠政治推行或是其他。四是思想深刻。名著对社会问题或者人性问题具有深刻的解释力,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现象和问题。 (二)通识课程开发的方式
1. 教学制度的改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和辩论。经典名著蕴含的思想较为深刻,更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学习。反观我国的大学课程学习,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几乎全部集中于课堂,课外学习缺乏要求,缺乏思考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因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改进碎片化的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方式对阅读经典名著来说是有必要的。
2. 优秀的师资队伍
就课程与教学而言,选择和培养优秀的师资是展开名著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具有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多由资历浅的年轻教师授课,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财富、权利、美德”课程,就是由当时的本科生院院长亲自上任教学,主动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多达上千人,占当时芝大本科生的1/3。为此,学校设置了20多个博士生当助教,每个助教带两个小班,每个班大约20个人[4]。
经典名著往往是先贤对个人经验和社会问题的高度凝练,往往揭示普遍的规律或者被广泛接受的人生哲理,或浅显易懂,或精炼深邃,因此,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的教师才能把握经典名著。让学生进入经典、理解经典、爱上经典,对教师的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阿德勒曾说到,名著是很难一次就读懂的书籍,只有反复阅读才可能会有一些收获[5]。
3. 活泼灵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扮演单向传递的角色,教和学是合作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名著阅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发挥“消极”的指导作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指路人”的角色,要让学生理解经典名著的精神,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想、敢写、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四、结论
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经典名著应充当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在教师的指引下,或许可以达到“不为而成”的境界。永恒主义曾为改变进步主义教育导致的混沌社会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为缓和科学技術和人文社科的冲突提供指导意义,或许在今天,永恒主义对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来说,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参考文献:
[1] 姜英敏. 当代教育思想与理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309.
[2] 罗伯特·M·赫钦斯. 教育上的冲突[M]. 陆有铨,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3] 蒋多,杨矞.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产业[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4] 郭齐勇. 我开的两类“四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与作为专业训练的国学经典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2(09):15-18.
[5] 罗伯特·M·赫钦斯. 美国高等教育[M]. 汪利兵,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5.
[6] 刘述礼,等.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荐稿人:李毅,云南民族大学纪委,研究员)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