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的发展以学科为基础单位。高校合并后学科建设成为重要的管理课题。大学学科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依托,主要研究高校合并后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通过客观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策略建议。
【关键词】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策略分析
大学是培养现代化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的发展影响着现代人才的数量与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改革规定掀起合并大潮。学科的建设是合并高校改革面临的巨大课题。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建设阵地,许多学术科技以及娱乐活动都围绕学科产生和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学科的建设问题成为合并后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条件
1.学科基础更加稳固充实
合并高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合并组建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校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1个,本科专业33个。工商管理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培育计划,开放经济与贸易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基地。
2.学科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想范畴等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碰撞,为本学科自身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想同时又是增加学科间的交流。其实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不同学校又给学科加上了本校的特色。高校合并后,为学科的交叉、互补提供更好的条件,并且,这种融合渗透都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同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浙江大学的“曙光计划”,清华大学组建的跨系研究院和跨学科研究中心都是很好的范例。
二、学科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1.学科设置不尽合理
合并使得新组建的高校拥有更为广泛的学科门类,学科覆盖范围也不断加大。然而,这种表面层次的门类齐全,并不是真正的合理和最后的目标。许多合并高校都存在着将学科门类的多少视为学科布置合理与否的衡量标准。盲目的追求学科设置的多门类、齐全性,很容易导致学科的结构失去平衡,不但不利于学科基础的构建,而且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也会变得不明显。从而导致学科整体水平难以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2.校区建设较为分散
高校合并后,避免不了出现一批校区分散、相隔较远的大学学区。不同的校区有着不同的办学风格,在学科融合过程中很难避免学科文化的冲突。同时,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还存在着办学空间严重不足问题,本科学校设置标准(生均占地)为60平方米,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生均占地仅仅为35.67平方米。这样会加大办学成本,不利于学科的融合与交流,学科专业布局困难。
3.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
重点学科拥有较多青年博士,但由于缺乏高水平平台,导致高水平人才引进困难,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普遍缺少领军人物。并校后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校专任教师数为1035人,基本与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规模相当,但高级岗位比例明显低于上述两校。(如表1)。
三、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策略
1.建设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
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学校原有的学科基础,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同时提高薄弱学科的水平。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努力构建以金融学、会计学为核心,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为重点,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干,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按照建设一流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标准和学科体系要求,学校将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
2.重点培育优势学科
根据本校学科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尤其要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探索学科团队的动态调整机制和适应学科发展的组织架构,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国际合作学术团队要按照国家一流学科要求,提高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与本学科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智库工作室建设,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数据库建设。
3.培育优秀学科教育团队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赋予学校高级职称评审权,显著提高正高级和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以解决目前因明显偏低的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制约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在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中培育优秀学科团队。与国际知名大学、本学科领域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汇聚形成国际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合并的学科建设是一个庞大又系统的项目。为了确保合并高校的稳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面对合并后学科建设的重重矛盾的情况下,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实践,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建立专业的学科发展体系,培养先进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只有抓住高校合并后的发展机遇和提供的优势条件,不断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董企铭.我国新一轮并校中的融合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21(3):100-lO3.
[2]高冀生.关于高校校园规划的几点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6-11.
【关键词】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策略分析
大学是培养现代化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的发展影响着现代人才的数量与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改革规定掀起合并大潮。学科的建设是合并高校改革面临的巨大课题。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建设阵地,许多学术科技以及娱乐活动都围绕学科产生和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学科的建设问题成为合并后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条件
1.学科基础更加稳固充实
合并高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合并组建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校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1个,本科专业33个。工商管理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培育计划,开放经济与贸易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基地。
2.学科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想范畴等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碰撞,为本学科自身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想同时又是增加学科间的交流。其实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不同学校又给学科加上了本校的特色。高校合并后,为学科的交叉、互补提供更好的条件,并且,这种融合渗透都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同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浙江大学的“曙光计划”,清华大学组建的跨系研究院和跨学科研究中心都是很好的范例。
二、学科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1.学科设置不尽合理
合并使得新组建的高校拥有更为广泛的学科门类,学科覆盖范围也不断加大。然而,这种表面层次的门类齐全,并不是真正的合理和最后的目标。许多合并高校都存在着将学科门类的多少视为学科布置合理与否的衡量标准。盲目的追求学科设置的多门类、齐全性,很容易导致学科的结构失去平衡,不但不利于学科基础的构建,而且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也会变得不明显。从而导致学科整体水平难以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2.校区建设较为分散
高校合并后,避免不了出现一批校区分散、相隔较远的大学学区。不同的校区有着不同的办学风格,在学科融合过程中很难避免学科文化的冲突。同时,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还存在着办学空间严重不足问题,本科学校设置标准(生均占地)为60平方米,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生均占地仅仅为35.67平方米。这样会加大办学成本,不利于学科的融合与交流,学科专业布局困难。
3.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
重点学科拥有较多青年博士,但由于缺乏高水平平台,导致高水平人才引进困难,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普遍缺少领军人物。并校后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校专任教师数为1035人,基本与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规模相当,但高级岗位比例明显低于上述两校。(如表1)。
三、合并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策略
1.建设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
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学校原有的学科基础,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同时提高薄弱学科的水平。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努力构建以金融学、会计学为核心,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为重点,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干,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按照建设一流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标准和学科体系要求,学校将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
2.重点培育优势学科
根据本校学科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尤其要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探索学科团队的动态调整机制和适应学科发展的组织架构,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国际合作学术团队要按照国家一流学科要求,提高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与本学科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智库工作室建设,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数据库建设。
3.培育优秀学科教育团队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赋予学校高级职称评审权,显著提高正高级和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以解决目前因明显偏低的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制约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在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中培育优秀学科团队。与国际知名大学、本学科领域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汇聚形成国际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合并的学科建设是一个庞大又系统的项目。为了确保合并高校的稳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面对合并后学科建设的重重矛盾的情况下,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实践,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建立专业的学科发展体系,培养先进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只有抓住高校合并后的发展机遇和提供的优势条件,不断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董企铭.我国新一轮并校中的融合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21(3):100-lO3.
[2]高冀生.关于高校校园规划的几点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