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数字化,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并且有效利用是当今各个高校依旧在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现状,针对各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方案。
【关键词】校园建设;信息化校园;数字化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优良的基础硬件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从各学校了解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建设和投入,中国高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已经走在了前列。近年来,伴随各高校的扩招和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校区也随处可见,如何才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各学校对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都很大。每个学校都在从数字化应用中受益,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校园终期内容的建设。
一、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突出问题分析
(一)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
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因此系统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落后的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多个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也导致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和密码。
(二)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但业务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压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迫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要跟上需求,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实时地将招生、就业、教学培养、科学研究、后勤服务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于学校内部以及社会的需求,方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做出一些选择或获取有关信息。但目前,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
(三)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越建越乱的风险;
学校各应用的建设未经过统一规划,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二、整体投资效果分析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功首先将极大地优化学校的学科建设资源,为学校的学科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为学生从进校、在校学习、生活直至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提供整体化的一系列信息服务,也为教职工的进修和深造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最后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项目中的全局服务模型可以为学校的科研管理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科研项目从立项、审批、追踪直到项目结束的高效率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我们可以预见的效果如下:
(一)校园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有标准可遵循,数据的创建、维护唯一化。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信息共享原则,从而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学校信息的按照这个标准积累后将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无形资产。
(二)校园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体现出各个系统的应用深度,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非数字化资源将逐步实现数字化,并和新的数字化资源一起加入学校公共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收集(生成)、维护的体制和机制。
(三)校园应用系统的统一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实现基于统一公共数据库和统一身份平台的信息应用集成与服务。让学生、教师、行政办公人员、校领导都能在统一的平台内获取不用应用、不同系统的信息和服务。
(四)校园信息应用的全面化
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公共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五)校园信息资源的丰富化
学校的公共数据库趋于完善,数字图书、教学课件、科研等各类信息资源丰富,可满足学校和师生的各项需要。
总而言之,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全面实施,将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将显著推动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学习”、“信息化生活”和“信息化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效益作用。
作者简介:左云(1993—),女,汉族,湖南衡阳,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欢欢,孙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16-19.
[2]刘亚彬,田文馨.有关信息化校园管理模式的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10-12.
[3]李淑娟,张成洪等.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践体会[J].教育信息化,2003(12).
【关键词】校园建设;信息化校园;数字化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优良的基础硬件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从各学校了解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建设和投入,中国高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已经走在了前列。近年来,伴随各高校的扩招和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校区也随处可见,如何才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各学校对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都很大。每个学校都在从数字化应用中受益,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校园终期内容的建设。
一、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突出问题分析
(一)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
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因此系统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落后的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多个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也导致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和密码。
(二)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但业务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压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迫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要跟上需求,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实时地将招生、就业、教学培养、科学研究、后勤服务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于学校内部以及社会的需求,方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做出一些选择或获取有关信息。但目前,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
(三)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越建越乱的风险;
学校各应用的建设未经过统一规划,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二、整体投资效果分析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功首先将极大地优化学校的学科建设资源,为学校的学科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为学生从进校、在校学习、生活直至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提供整体化的一系列信息服务,也为教职工的进修和深造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最后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项目中的全局服务模型可以为学校的科研管理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科研项目从立项、审批、追踪直到项目结束的高效率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我们可以预见的效果如下:
(一)校园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有标准可遵循,数据的创建、维护唯一化。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信息共享原则,从而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学校信息的按照这个标准积累后将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无形资产。
(二)校园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体现出各个系统的应用深度,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非数字化资源将逐步实现数字化,并和新的数字化资源一起加入学校公共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收集(生成)、维护的体制和机制。
(三)校园应用系统的统一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实现基于统一公共数据库和统一身份平台的信息应用集成与服务。让学生、教师、行政办公人员、校领导都能在统一的平台内获取不用应用、不同系统的信息和服务。
(四)校园信息应用的全面化
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公共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五)校园信息资源的丰富化
学校的公共数据库趋于完善,数字图书、教学课件、科研等各类信息资源丰富,可满足学校和师生的各项需要。
总而言之,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全面实施,将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将显著推动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学习”、“信息化生活”和“信息化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效益作用。
作者简介:左云(1993—),女,汉族,湖南衡阳,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欢欢,孙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16-19.
[2]刘亚彬,田文馨.有关信息化校园管理模式的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10-12.
[3]李淑娟,张成洪等.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践体会[J].教育信息化,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