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时代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文课。”但当我们回顾当前小学语文作文课的教学现状,感到着实不容乐观。作文课上,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下面总结一下作文课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现在的作文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更无真情可抒发。比如在四年级下学期,提前一个月我就给学生布置了练笔内容,让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上课时,我专门花了很长时间把写作的顺序,寫作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板书了一黑板,结果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简单,一看就知道是瞎写的,并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第二、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不难发现他们在文中所写的事无外乎都是那老三样:第一次煮饭,把饭煮糊了,第一次洗碗,总是会有一个或几个碗被打破;下雨天,妈妈为自己送伞,结果自己全身都淋湿了;半夜发高烧,爸爸或者妈妈背着自己去医院等等。所写的这几个题材从三年级重复到了六年级,往往是哥哥写了,弟弟妹妹接着写。题材单一陈旧,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第三、批改方法不科学,包办代替。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个短处难以解决:一是教师容易疲于奔命,二是学生受益甚微。学生作文由教师全部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有些老师在批改时只顾到这是学生作的文,却忘了这是写作文的学生。老师们由于知识水平较高,往往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足的就补,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他们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想说的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连基本意思都说不清楚。评语或是称赞或是批评,大多比较空泛,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甲说的话也可以写到学生乙的作文本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受领者”的地位,试想,这样的批改,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其次,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大多数是“背对背”进行的。教师在办公室批改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默默地“挖山”不止;而学生早已把作文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于是乎,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收不到实效,这样的“精批细改”纯属低效劳动,“一江春水”只得付诸东流了。六年小学,教师批改的作文不计其数,但真正受益的学生又有几个呢?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往往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诸多问题也让老师们在如何对待作文教学上倍尝艰辛。尽管如此,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教师付出努力,因为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这就需要我們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如何进行生动、有效的作文教学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
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在于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我曾经想到“给米”,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我尝试让学生“找米下锅”。
第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为作文课堂教学打基础。口头作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书面作文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书面作文教学和说话艺术教学的结合。据说高尔基写作前,总是先把写作内容讲给别人听,别人听后说好,他才写成书面作品。著名文学大师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说话就要先联系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来收集材料,组织语言。在表达过程中说者会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小学生天真、活泼又富于想象,平常嘁嘁喳喳、嘻嘻哈哈地话可多了,绝不至于在练习口头作文时就真的没有话想说。于是,我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看似时间不长,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期坚持效果明显。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有:叙述事情、实话实说、名言解读、书海泛舟、开心辞典等,有的可以提前准备,有的是临场发挥,教师可以打乱顺序考察一下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由于学生们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在这两分钟内用心地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疑也同时间接地扩大了其他学生的生活感悟,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尽量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的角度。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才是作文素材的源泉,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有多宽广。为了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角度,我力求突破课堂中心,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看得更多,看得更远,让其体会更真,感受更深,最终将作文写得更生动,写得更感人。比如,我结合校内运动会,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笔。学生结合一千二百米长跑,联想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联想到目标、方向、勇气、毅力;结合拔河比赛、接力赛跑,联想到集体荣誉感,明确了团结就是力量……从习作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找到了米下锅”,写出了深刻的感受,这堂课的设计和效果令人满意。
第三、依托生活,拓展学生的信息领域,解决“题材枯竭”的问题。“生活即语文”,学生写作的“题材”大多源于对生活的积累。因此,教师教学要把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比如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构思(写什么),自己的写法(怎样写),开头一段(或结尾一段)等,让“没米”的学生先“借米下锅”,为他们创造机会,慢慢“找米下锅”,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第一、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现在的作文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更无真情可抒发。比如在四年级下学期,提前一个月我就给学生布置了练笔内容,让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上课时,我专门花了很长时间把写作的顺序,寫作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板书了一黑板,结果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简单,一看就知道是瞎写的,并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第二、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不难发现他们在文中所写的事无外乎都是那老三样:第一次煮饭,把饭煮糊了,第一次洗碗,总是会有一个或几个碗被打破;下雨天,妈妈为自己送伞,结果自己全身都淋湿了;半夜发高烧,爸爸或者妈妈背着自己去医院等等。所写的这几个题材从三年级重复到了六年级,往往是哥哥写了,弟弟妹妹接着写。题材单一陈旧,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第三、批改方法不科学,包办代替。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个短处难以解决:一是教师容易疲于奔命,二是学生受益甚微。学生作文由教师全部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有些老师在批改时只顾到这是学生作的文,却忘了这是写作文的学生。老师们由于知识水平较高,往往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足的就补,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他们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想说的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连基本意思都说不清楚。评语或是称赞或是批评,大多比较空泛,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甲说的话也可以写到学生乙的作文本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受领者”的地位,试想,这样的批改,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其次,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大多数是“背对背”进行的。教师在办公室批改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默默地“挖山”不止;而学生早已把作文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于是乎,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收不到实效,这样的“精批细改”纯属低效劳动,“一江春水”只得付诸东流了。六年小学,教师批改的作文不计其数,但真正受益的学生又有几个呢?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往往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诸多问题也让老师们在如何对待作文教学上倍尝艰辛。尽管如此,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教师付出努力,因为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这就需要我們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如何进行生动、有效的作文教学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
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在于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我曾经想到“给米”,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我尝试让学生“找米下锅”。
第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为作文课堂教学打基础。口头作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书面作文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书面作文教学和说话艺术教学的结合。据说高尔基写作前,总是先把写作内容讲给别人听,别人听后说好,他才写成书面作品。著名文学大师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说话就要先联系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来收集材料,组织语言。在表达过程中说者会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小学生天真、活泼又富于想象,平常嘁嘁喳喳、嘻嘻哈哈地话可多了,绝不至于在练习口头作文时就真的没有话想说。于是,我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看似时间不长,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期坚持效果明显。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有:叙述事情、实话实说、名言解读、书海泛舟、开心辞典等,有的可以提前准备,有的是临场发挥,教师可以打乱顺序考察一下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由于学生们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在这两分钟内用心地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疑也同时间接地扩大了其他学生的生活感悟,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尽量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的角度。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才是作文素材的源泉,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有多宽广。为了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角度,我力求突破课堂中心,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看得更多,看得更远,让其体会更真,感受更深,最终将作文写得更生动,写得更感人。比如,我结合校内运动会,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笔。学生结合一千二百米长跑,联想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联想到目标、方向、勇气、毅力;结合拔河比赛、接力赛跑,联想到集体荣誉感,明确了团结就是力量……从习作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找到了米下锅”,写出了深刻的感受,这堂课的设计和效果令人满意。
第三、依托生活,拓展学生的信息领域,解决“题材枯竭”的问题。“生活即语文”,学生写作的“题材”大多源于对生活的积累。因此,教师教学要把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比如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构思(写什么),自己的写法(怎样写),开头一段(或结尾一段)等,让“没米”的学生先“借米下锅”,为他们创造机会,慢慢“找米下锅”,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