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解封心藥醫
從去年全球逼切同心抗疫開始,至今各處逐步出現“解封”的浪潮為止(例如計劃本地復關和恢復港澳兩地來往,以及在西班牙的兒童獲周末戶外1小時活動等規限),都可見市民早已對解封一事心神嚮往。不過,市民在居家抗疫鬱結在心中的大堆疑惑,同樣是需要得到心理上的疏導和解封,才能夠還天下身心健康和真相之大白。
環保、保育和疫情的三角關係
因應各國忙於抗疫工作,雖然還未有正式數據統計,但可想而知,每日消耗的口罩和一切相關醫療產生的大堆廢棄物,必然是嚇人的龐大數量。即使這種“大量購入、大量消耗以及大量廢棄”的命運三步曲確實存在,也竟然各地的環保執法機構袖手旁觀,情況值得令人憂慮。環保和保育的停滯程度如何,日後要面對新興疫症的擔憂也必如何。縱使病毒並非源於任何已知假設,也許野生動物只是充當“中間宿主”的角色,亦毫無理由反過來恢復“食野味”的文化。參照內地省市透過《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則來引申制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換言之,環保——保育——病疫傳播存在密不可分的因果連帶關係。首先是環境及衛生污染觸發物種危機,而物種危機又提高了病種變異的風險,最後還是危及人類。
擱淺鯨與膠袋的例子
例如:2019年分別在花蓮和菲律賓海岸等多處,發現擱淺死鯨的胃裡剖出以數十公斤計的塑膠垃圾。諷刺的是:這些膠袋中,部分印有“可循環再造”的標誌。因此,綠色和平團隊強烈地呼籲全球減塑行動。而本澳亦極響應祖國及聯合國的《21世紀議程》,繼而推動起:資源回收計劃、源頭減廢和防治光污染等一切可持續工作。近年,刺激起全球“減塑”的原因,主要來自海洋生物和海禽誤吞塑料而死亡的宣傳衝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推算,自20世紀初有記錄以來,估算年約近10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因塑膠污染而死去。團隊人員透過解剖屍首研究,發現有數以斤計的人造塑膠垃圾盤繞在牠們的腸肚之中。由於動物對塑料吃而不消,於是饑餓身亡。種類多包括:昆士蘭的大水薙、信天翁、海龜、抹香鯨和藍鯨。當中死亡的鳥類屬於長途遷徒類型,牠們多有誤吞塑膠樽蓋、波鞋膠底碎片等海洋垃圾。值得本澳憂慮之處,皆因有不少黑面琵鷺——也屬於長途遷徒的鳥類——是棲息在路氹的紅樹林區。在2002年,便曾經有70多隻黑面琵鷺便懷疑吃下不潔食品,導致集體感染肉毒桿菌病毒死亡。事實再次證明了:環保——保育——病疫傳播是的確存在關連。只是這次因海洋垃圾而犧牲的食物鏈層,暫時停留在海洋動物而不是人類社會而已,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置身事外。
本澳應考慮強化醫用廢料處理
為了齊心抗疫,使用口罩固然無可避免;然而,根據美國及歐洲兩太空總署的報告共同得出意外的結論。報告指出:因為抗疫期間大量工廠停工,以致全球CO2排放急速下降,意外達到了減排環保的效果。不過,有關一切因抗疫而需要銷毀的醫療廢料,卻不能光靠幾張衛星圖片就找出答案。相信,是次抗疫醫療廢料的激增數量與CO2的激減現象同樣會令人吃驚。例如:一次性手套、衛帽衛衣、放射性藥物等日常醫務處理,必然是這場抗戰勝利的副產品。我們該如何區分它們、回收它們……本澳絕對有條件制訂出比世衛還要早的“回收計劃”方案。依照抗疫時間、快速篩檢以及標靶疫苗的研發尚存變數之際,有關口罩及一切醫療消耗品的“循環再用”和“回收計劃”,是極需要和值得認真深入探討。即使現時本澳未有硬件技術配合“重用再生”,也不代表日後可以原地踏步。綜合政府過往廢棄家電回收經驗來說:建議口罩循環再造方針,是志在減少對原材料輸入的依賴,以達致長遠的環保效益;也期望做到“長用長有”的地區自給自足,來應對疫苗尚未普及的階段需要,並解決口罩供應鏈斷裂的潛在風險。長治久安的策略往往是平凡而偉大的“解封”良藥,這點值得被納入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計劃當中。
商業干擾環保果效的實況
除了本澳以外,即使還有外地一起推行塑膠袋收費計劃,但也不見全球膠袋廢料因而明顯下降。儘管各國環保和回收方案千變萬化,仍然見擱淺死鯨陸續出現,以及登革熱、伊波拉等多種病毒肆虐的情況。歸根需要“解封”的謎底,其實是人類商業社會的長期利益要害。倘要真正透過“徵收袋費”來達到減少塑膠袋的目的,那徵費便不能轉嫁給所有消費者身上。嘗試先放下普世狀況,大膽地脫離現實設想一下:客人不用以“購買”方式向商店索取膠袋,反而是要商店“倒貼”膠袋費用,來送給每位來賓;“一袋一蚊”的宣傳標語再不是貼在收銀台前,而是每位客人持向收銀員出示的納財咭!在客戶要求索取膠袋同時,還有零碎收入。屆時,商家自覺虧本,便自然放棄所有印製膠袋的宣傳和銷售念頭。無利可圖之舉,商家自然放棄,這才是真正按著利益立場,來訂製有效捆鎖印製膠袋源頭的方法。無奈可惜,這種“徵費減廢”的方案,極難爭取到商家的支持,但反傳統、反常識的變數,只等待生活危機威脅的逼近與來臨。
精密難解的商業盤算
倘若,非要從血淋淋的藍鯨腸裡剖出膠袋開來,才能夠格刺激起全球關注減塑;難道,要同樣在人體的腸肚裡,解剖出大剌剌的、由環境污染引起的各種新型病毒、畸胎和癌癥腫瘤出來,才能夠刺激起環保工作麼?雖然,海洋生物與海洋垃圾之間的謎團,尚可以透過解剖動物屍首來喚起保育動物的意識,也同時為保育的迷思“解封”;但有關人類商業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共存概念,就似乎怎樣透過物理客觀的剖析,也“解封”不了人類滿肚子精密的利益計算。而最諷刺的是:環保工作還需要商戶支持的經費才夠動力幹活,更恐怕最終,連環保團隊自身也淪落為被保育的一群,就真正:“產婆生子,也得要找別的產婆來幫忙”。環保工作正面臨著重重枷鎖,希望大家在期盼地區解封的同時,也祈求利益衝突之間的執著,也得以早日解封。
(澳門/ 少輔)
從去年全球逼切同心抗疫開始,至今各處逐步出現“解封”的浪潮為止(例如計劃本地復關和恢復港澳兩地來往,以及在西班牙的兒童獲周末戶外1小時活動等規限),都可見市民早已對解封一事心神嚮往。不過,市民在居家抗疫鬱結在心中的大堆疑惑,同樣是需要得到心理上的疏導和解封,才能夠還天下身心健康和真相之大白。
環保、保育和疫情的三角關係
因應各國忙於抗疫工作,雖然還未有正式數據統計,但可想而知,每日消耗的口罩和一切相關醫療產生的大堆廢棄物,必然是嚇人的龐大數量。即使這種“大量購入、大量消耗以及大量廢棄”的命運三步曲確實存在,也竟然各地的環保執法機構袖手旁觀,情況值得令人憂慮。環保和保育的停滯程度如何,日後要面對新興疫症的擔憂也必如何。縱使病毒並非源於任何已知假設,也許野生動物只是充當“中間宿主”的角色,亦毫無理由反過來恢復“食野味”的文化。參照內地省市透過《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則來引申制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換言之,環保——保育——病疫傳播存在密不可分的因果連帶關係。首先是環境及衛生污染觸發物種危機,而物種危機又提高了病種變異的風險,最後還是危及人類。
擱淺鯨與膠袋的例子
例如:2019年分別在花蓮和菲律賓海岸等多處,發現擱淺死鯨的胃裡剖出以數十公斤計的塑膠垃圾。諷刺的是:這些膠袋中,部分印有“可循環再造”的標誌。因此,綠色和平團隊強烈地呼籲全球減塑行動。而本澳亦極響應祖國及聯合國的《21世紀議程》,繼而推動起:資源回收計劃、源頭減廢和防治光污染等一切可持續工作。近年,刺激起全球“減塑”的原因,主要來自海洋生物和海禽誤吞塑料而死亡的宣傳衝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推算,自20世紀初有記錄以來,估算年約近10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因塑膠污染而死去。團隊人員透過解剖屍首研究,發現有數以斤計的人造塑膠垃圾盤繞在牠們的腸肚之中。由於動物對塑料吃而不消,於是饑餓身亡。種類多包括:昆士蘭的大水薙、信天翁、海龜、抹香鯨和藍鯨。當中死亡的鳥類屬於長途遷徒類型,牠們多有誤吞塑膠樽蓋、波鞋膠底碎片等海洋垃圾。值得本澳憂慮之處,皆因有不少黑面琵鷺——也屬於長途遷徒的鳥類——是棲息在路氹的紅樹林區。在2002年,便曾經有70多隻黑面琵鷺便懷疑吃下不潔食品,導致集體感染肉毒桿菌病毒死亡。事實再次證明了:環保——保育——病疫傳播是的確存在關連。只是這次因海洋垃圾而犧牲的食物鏈層,暫時停留在海洋動物而不是人類社會而已,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置身事外。
本澳應考慮強化醫用廢料處理
為了齊心抗疫,使用口罩固然無可避免;然而,根據美國及歐洲兩太空總署的報告共同得出意外的結論。報告指出:因為抗疫期間大量工廠停工,以致全球CO2排放急速下降,意外達到了減排環保的效果。不過,有關一切因抗疫而需要銷毀的醫療廢料,卻不能光靠幾張衛星圖片就找出答案。相信,是次抗疫醫療廢料的激增數量與CO2的激減現象同樣會令人吃驚。例如:一次性手套、衛帽衛衣、放射性藥物等日常醫務處理,必然是這場抗戰勝利的副產品。我們該如何區分它們、回收它們……本澳絕對有條件制訂出比世衛還要早的“回收計劃”方案。依照抗疫時間、快速篩檢以及標靶疫苗的研發尚存變數之際,有關口罩及一切醫療消耗品的“循環再用”和“回收計劃”,是極需要和值得認真深入探討。即使現時本澳未有硬件技術配合“重用再生”,也不代表日後可以原地踏步。綜合政府過往廢棄家電回收經驗來說:建議口罩循環再造方針,是志在減少對原材料輸入的依賴,以達致長遠的環保效益;也期望做到“長用長有”的地區自給自足,來應對疫苗尚未普及的階段需要,並解決口罩供應鏈斷裂的潛在風險。長治久安的策略往往是平凡而偉大的“解封”良藥,這點值得被納入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計劃當中。
商業干擾環保果效的實況
除了本澳以外,即使還有外地一起推行塑膠袋收費計劃,但也不見全球膠袋廢料因而明顯下降。儘管各國環保和回收方案千變萬化,仍然見擱淺死鯨陸續出現,以及登革熱、伊波拉等多種病毒肆虐的情況。歸根需要“解封”的謎底,其實是人類商業社會的長期利益要害。倘要真正透過“徵收袋費”來達到減少塑膠袋的目的,那徵費便不能轉嫁給所有消費者身上。嘗試先放下普世狀況,大膽地脫離現實設想一下:客人不用以“購買”方式向商店索取膠袋,反而是要商店“倒貼”膠袋費用,來送給每位來賓;“一袋一蚊”的宣傳標語再不是貼在收銀台前,而是每位客人持向收銀員出示的納財咭!在客戶要求索取膠袋同時,還有零碎收入。屆時,商家自覺虧本,便自然放棄所有印製膠袋的宣傳和銷售念頭。無利可圖之舉,商家自然放棄,這才是真正按著利益立場,來訂製有效捆鎖印製膠袋源頭的方法。無奈可惜,這種“徵費減廢”的方案,極難爭取到商家的支持,但反傳統、反常識的變數,只等待生活危機威脅的逼近與來臨。
精密難解的商業盤算
倘若,非要從血淋淋的藍鯨腸裡剖出膠袋開來,才能夠格刺激起全球關注減塑;難道,要同樣在人體的腸肚裡,解剖出大剌剌的、由環境污染引起的各種新型病毒、畸胎和癌癥腫瘤出來,才能夠刺激起環保工作麼?雖然,海洋生物與海洋垃圾之間的謎團,尚可以透過解剖動物屍首來喚起保育動物的意識,也同時為保育的迷思“解封”;但有關人類商業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共存概念,就似乎怎樣透過物理客觀的剖析,也“解封”不了人類滿肚子精密的利益計算。而最諷刺的是:環保工作還需要商戶支持的經費才夠動力幹活,更恐怕最終,連環保團隊自身也淪落為被保育的一群,就真正:“產婆生子,也得要找別的產婆來幫忙”。環保工作正面臨著重重枷鎖,希望大家在期盼地區解封的同時,也祈求利益衝突之間的執著,也得以早日解封。
(澳門/ 少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