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之底线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习作】
  
   纵观中国历史,无非是一部写满战争,染满献血,跌宕起伏,几多悲壮几多愁的书。细究其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君与臣无疑是这部大书的主角。君臣关系的演绎,无疑给中国史书平添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有多少帝王的天下不是靠着众多功臣建立起来的?刘邦的张良、萧何、韩信;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朱元璋的李善长、刘伯温……然而,这些居功至伟的大臣却大多难逃悲剧的命运。抚膺长叹之余,也叫人沉痛深思!
  纵横家的学说自古被认为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阴毒的一页,讲究惟官是图,不计手段。可他们为了生存,却也明智:“为人臣子,有三忌:忌功大盖主,忌权大欺主,忌才大压主。”此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为人之臣应有基本的“底线”要坚守。汉景帝时的晁错,一心只为报国,却锋芒毕露,肆无忌惮,最终以“诛晁错、清君侧”的旨令被腰斩。“费尽九州铁,铸成一把锉(错)”,错在何处,便是晁错超过了为人臣子的底线,其下场可想而知。
  史上不光一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大黜建国功臣;“过河拆桥”的君主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古人范蠡早有慧心,为越王勾践打下天下后毅然离去。离去前,还给同伴文种留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越王长颈鸟喙,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范蠡深知自己为人臣子的底线何在,毅然遁隐山林,得以逍遥晚年。文种不听劝告,留在越王身边,最终免不了惨死的下场。
  我们也不难发现,史上一生风顺,为君主所敬重,功及千秋,流芳百世的臣子也不在少数。魏征一生受唐太宗敬重,死时唐太宗发出“失一明鉴”的悲叹;管仲仕途无忧,被齐桓公器重,找到了用武之地,最终寿终正寝;吕蒙与孙权情同手足,病时孙权为他茶饭不思,死后孙权为他风光大葬……这些“幸运儿”除了遇上开明通达的君主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恪守着“为臣的底线”,最终找到了海阔天空。
  李斯腰斩,王莽分尸,文种惨死,世人感叹!萧何寿终正寝,魏征德高望重,管仲平步青云,世人仍然感叹!感叹他们的生不逢时,感叹他们的三生有幸,更感叹命运的不公!他们的命运在底线上下徘徊,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承载,一条“底线”赌的已经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天下苍生,而是整个历史的轨迹与走向。不论是在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竞争激烈的文明社会,那条底线绝对不会消失,一直存在……
  [点评]文章取材难度极大,小作者却游刃有余,在举例与引用、感慨与分析中,尽显了小作者较深的文化底蕴。随着纵横家的一语中的,在两种人臣命运的强烈对比中,“底线”的主题逐渐展开,愈发清晰突显。文章结穴之语感慨尤深,发人深思。为人臣坚守“底线”是好是坏?小作者没有回答。也许答案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文章能引发人们对沉甸甸君臣关系乃至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
  (荐评老师张诚)
其他文献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已经来开,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这既要求新闻媒体从全局的高度运用好舆论的力量,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要求新闻媒体树立高度的
山东卫视的口号是: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在中国电视各路诸侯纷纷打出娱乐牌、电视剧牌,女性牌、故事牌等等的今天,山东电视的情义牌显得不同凡响,甚至弥足珍贵。
社会学有个术语叫“路径依赖”.即走惯了一条路就很容易再走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跑顺腿的路不用琢磨也能走到底儿。走路可以信马游缰.做舆论监督就不能不琢磨琢磨。一方面,舆情政
数学解题,讲究的是思维流畅,让解答来得顺畅、自然和精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讲究解题策略.解题如用兵打仗,“谋略”至关重要,得“道”者事半功倍,失“道”者无功而返,这里的“
一、真题解题指导(2012年广东)以约120个词就老师影响学生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内容包括:
通过分析近 7 年救助飞行队救 助数据得知,海上搜救任务占总救助任务 的 40%,而海上搜救成功却率比较低,这 一问题一直困扰着飞行队。造成搜救成功 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