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及其逻辑——以滇藏茶马古道怒江段的丙中洛为个案

来源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滇藏茶马古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域。文章对滇藏茶马古道上丙中洛地区多民族通过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社会交融来建设共同体的实践进行了描述,发现其实践的逻辑是以经济交往为动力,以文化交流为引力,以社会交融为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丙中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区域个案和理论思考。
其他文献
由于外源磷的有效控制并不能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使用沉积物修复技术抑制沉积物中内源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是缓解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步骤。底泥原位钝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沉积物修复策略。而此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沉积物磷钝化剂。近年来,利用铁基和锆基材料控制水体底泥磷释放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单纯使用氧化铁和氧化锆成本过高,不适宜实际工程的应用。天然矿物材料在
学位
抗生素的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了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获得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控制ARGs的产生和传播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多肽类药物(antimicrobial peptide,AMPs)表现出高效的抗菌作用以及较低的生态环境风险,同时不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倾向。基于减少耐药性措施,AMPs与传统
学位
随着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在近几十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产品生产国,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被普遍使用,但是由于抗生素不会被生物体有效的吸收代谢,结构稳定,大量的抗生素被排出,不断的在水体中积累。水环境中的抗生素不仅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免疫力,还可能会进入食物链,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等)较难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抗生素残留
学位
重金属元素因其毒性大、环境残存时间长、隐蔽性强等特点,长久以来受到人类的关注和警惕。随着工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大气沉降及近海排放等方式进入海洋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多,部分金属经过一系列吸附、络合、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集聚到水体沉积物当中,对水体沉积环境产生重要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长此以往,甚至能够通过食物链等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长江口是我国经济发
学位
目的 评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4月该院行急性阑尾炎治疗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则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评估两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0.34±6.34)min、出血量(10.12±1.54)mL、肛门排气时间(14.23
期刊
2020年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其中,增值性评价为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在县域义务教育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但其实施的保障体系不专业、不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增值性评价应有的功能,不利于学校增值性评价
学位
报纸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农业产出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农业产出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随着农业“逆生态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效率如何协调已经成为目前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已
学位
作为酚类化合物的典型,苯酚在含酚废水中含量高、毒性范围大,掌握水中苯酚的有效处理方法将为含酚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分析5种臭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选择A型催化剂作为臭氧射流曝气系统的优选催化剂。优化了系统关键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循环水流速、废水pH和污染物初始浓度分别为1400L/h、8和148mg/L时,基于A型催化剂的射流曝气系统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此时废水COD平均去除
期刊
贵州黔东南地区作为一个充满流动性和交融性的区域,银饰在其中一直充当着重要的媒介和角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不同民族在文化接触互动、文化选择中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文化共享的过程。本文将黔东南苗族地区银饰作为一种传播着的物质文化载体,探究其如何达到促进乡村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通过对银饰的图案内涵、锻造工艺等方面各民族表现出来的文化异同,发现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表现为通性相吸、差异互补、求同存异:良性互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