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课标意识淡薄、驾驭教材呆板、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知识积累不足等问题。对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树立课改意识、课标意识、教材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新课程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71
  2004年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在经历了迷惘——探索——反思的过程之后,我市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深入基层,走进课堂中,笔者曾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情景而深思。在反思中,笔者发现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课标意识淡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它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内容标准及对每一节课的内容哪些属于知道、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了解、一些知识应该采取怎样的活动建议等等,说明得十分清楚。可见解读好课程标准对教师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状况,倡导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主要是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的实际问题去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总结,从而学习知识、生成新知、培养能力,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笔者在深入课堂中发现,一些教师面对新教材开放简洁的内容不知如何把握,认为识记的东西少了,没什么知识点可以传授给学生,只能继续“穿新鞋走老路”。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学生也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教学失去了针对性、实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些现象表明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重视课标的应用和要求,课程标准意识十分淡薄。
  问题二:教师驾驭教材呆板。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功能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而是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文本”。新颖、开放的教材给了教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开发和创新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但走进课堂却发现,一些教师还是把教材当作“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为教而教,甚至不敢拓展,害怕稍有疏忽就超出课本上的知识点,超出考试的范围等等,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强塞硬灌等现象,没有真正从“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可见,转变教材观是新课程对一线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
  问题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实施课改后,笔者在听课中仍感到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虽然一些教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还是没有从本质上发生转变,还存在着以下现象。
  (1)“家长制”现象。也称“一言堂”现象,在课堂上,教师用极强的控制欲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睡觉、看课外书、讲小话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时常发生。这种“家长制”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假引导”现象。也称“挖坑”现象。有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挖空心思地引导学生回答到自己预先设定的“标准答案”为止,学生不往自己挖的“坑”里跳,誓不罢休,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去发现学生存在的对问题的认识偏差。这种“引导”只是一种假象,抑制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主体作用,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假互动”现象。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有启发,学生有回答,从表面看师生有问有答,课堂相当活跃。但仔细琢磨才发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都是一些缺乏针对性、探究性,简单而没有深度的问题。如“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而对于“怎么对,怎么好”等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忽略不提。这种现象,不仅使学生不能明确学习目标,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假探究”现象。在课堂上,一些教师努力地转变教学观念,尝试转变教学方式,但由于其课程理念与教学手段的整合无法做到一致而导致教学低效。如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大多教师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但整个过程中讨论时间前松后紧,头重脚轻,学生合作讨论的结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交流,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就制止并安排下一项内容,使得合作探究匆忙、零乱,达不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把这种形式上的“探究”称为“假探究”。
  问题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一些教师虽然渴望变化,但面对新课改的课堂,怀疑自己和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敢打破旧模式的束缚,转变教学方式,继续沿袭着“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单一、被动、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新颖性、灵活性、趣味性、创造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违背,导致学生长期习惯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创新的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问题五:教师知识积累不足。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开放、灵活,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和引导者,必须具备对新课程整合、设计、开发的能力。作为引导者,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并在思考、体验中获取新知识。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探究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令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和情况。如果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课外文化知识不够广博,将会大大制约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导致教师牢牢控制整个课堂实施“满堂灌”,不敢放开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可见,知识积累不足将会影响教学观念的转变,阻碍新课改的进程。加强知识积累,这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新挑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实施对策。
  第一,树立“三大意识”,即课改意识、课标意识、教材意识。只有认清新课程改革在时代发展中的形势,才能深感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才能激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树立课改意识。只有树立了课改意识,才能真正自觉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只有解读好课程标准,才能准确地把握新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教材。因此说教师培养和树立这“三大意识”刻不容缓,这是适应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最根本。
  第二,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一个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一言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探索一个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问题为主,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质疑,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分析问题。针对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通过个人思考、生生合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等探究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思,在交流中析,在收获中生成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化疑明理——发散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获取知识后,教师再设置一些类似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应用中探究,敢于怀疑,勇于挑战,善于探索,举一反三,真正达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4.激励评价——实践探究——知识应用。为了让学生强化巩固通过探究学习所收获的知识,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教师可创设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根据课标要求选择的活动如:谈收获、谈感受、表演小品、写小论文、参加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等。通过在实践探究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明辨是非,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模式有多种形式,教师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依照某个教学模式,要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教师勤于探索、总结,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
  第三,加强知识储备,提高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因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知识;注意知识积累,扩大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类课改培训和教研活动。我们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归纳,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加强知识储备,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成为一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发现症结,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思想品德课堂将会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文字、图片、图像、表格等形式提供的信息,通过阅读材料寻求答案、归纳总结、获取信息、阐述原理,是初中物理信息题的特征之一,学生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有一定的難度。文章结合例题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文字 图片 图像 表格 信息处理
学困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或者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对其日后的学习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降低班级整体水平。基于此,从初中生物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
[摘要]高三是学生人生中很关键的一年,学生思想易产生波动,甚至出现一些远离集体型的小团体。班主任应正确认识,认真反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转化。  [关键词]班主任小团体早读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26  案例:冬天来了,谁不想躺在暖暖的被窝里舒舒服服地酣睡?面对早晨5点半的早读,我班里4个男生选择了放弃。我询问原因,他们都说自
清人江有诰是著名的音韵学家,其大量著作中虽未明确提出历史语言学理论,但其关于历史语言学的光辉思想,散见于大量的材料和实证之间。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当前中职物理师生角色存在的问题,阐述新课程理念下三种学习方式转换师生角色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全面发展,谋求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角色转换中职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27  1999年6月,第八次新课改正式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