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的机制建设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产业学院是当下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不适应、不匹配“两张皮”问题的重要平台。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激发产业学院人才供给效能,让产业学院发挥服务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的核心作用。从产业学院释义与历史沿革、发展优势和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为例,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措施与方法。
  [关    键   词]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动漫游戏产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6-0210-04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阵地,肩负着大批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为国家产业升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需要机制支撑,如果没有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做保证,就会产生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2017年12月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业学院探索建设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而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激发产业学院人才供给效能,让产业学院发挥服务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的核心作用。本文以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为例,积极探索基于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案例。
   一、产业学院释义与沿革
   (一)产业学院的范畴:从行业到产业
   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践行产教融合、深度校企合作的产物,是一种面向某个产业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要建设和发展好产业学院首先要了解清楚行业与产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行业就是具有高度相似性和竞争性的企业群体,着眼于企业或组织生产产品的微观领域,体现的是以行业为单位的产品生产上的社会分工。行业的组成单位是企业或组织。而产业概念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体,着眼于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体现的是以产业为单位的生产力布局上的社会分工。产业由行業组成,一个产业包含多个行业,产业是行业的集合体。
   过去,高职院校进行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学院建设更多是着眼于某个行业的具体需求,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主要面向具体行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设置,是基于微观领域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在产教融合的视域下,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碎片融合或单一融合的局限性,缺乏对行业之间的渗透变化和多元需求做出支撑。产业学院的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设维度是从行业到产业的变化,是专业到专业集群的变化。因此,在统筹产业学院资源的建设与分配方面,将会对高职院校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产业学院的沿革:服务产业服务社会
   我国“产业学院”概念主要起源于英国的“产业大学”,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就有了创建产业大学的构想,主要举措是由政府机构联合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教学平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英国产业大学的建设核心要义是由政府搭建的可以聚集教育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教育内容提供者等多方资源教育平台系统,从而满足全民继续教育的需要,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目的。
   英国产业大学的建设经验给予我们在产业学院建设上很好的启发。首先体现在制度创新方面,产业学院应该是汇集多方资源形成合力的混合所有制机构;此外,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应是服务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当然,英国产业大学更多的是聚焦在自身的产业性方面,将定标教育作为产业服务社会的生产,是国家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产业学院更多是聚焦自身的职业服务功能,以职业教育供给侧满足产业需求侧为要义,植根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领域为主。
   (三)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全面发展,方兴未艾
   我国产业学院的发展最早始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腹地,专业镇数量较多,产业聚集程度较高,逐步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在中山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与各镇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同打造“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1]。例如,在服装产业聚集的沙溪镇建立的服装学院,在中国灯饰产业之都古镇建立灯饰学院,在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建立红木家居学院等,形成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态势。此外,还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建设中,以特色产业学院作为平台,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深度校企合作,探索“深圳特色”的办学模式,主要通过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的思路进行建设。例如,以首批重点支持的通信专业群与华为共建“华为ICT学院”,以新能源技术专业群与比亚迪合作成立“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等。另外,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学院则是通过与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对接国际标准进行产业学院建设,具体跟德国BBW教育集团、莱比锡工商联合会(IHK)行业协会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探索[2]。
   2018年初,广州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产教融合的要求,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与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率先联合打造集“人才源、创新源、技术源与信息源”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区”。在广州各个市属高职院校的龙头专业群中择优遴选了“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成立的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区块链产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的物联网产业学院+食品工程产业学院、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康复医疗产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成立的石油化工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确定进驻示范区,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产教融合的新标杆。    二、产业学院的定位与优势
   (一)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是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合作的结果,需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需要政府、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资源协调整合才能做好。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指出:“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制度,职业院校要制定与产业发展对接的教育教学同步的改革措施。”对于处在人才供给侧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克服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制定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举措,切实做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与此同时,产业学院灵活的机制可以有效地集合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学校层面等多方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另外,多方共建混合制产业学院可以有效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让高职院校放开手脚做好人才培养。
   (二)产业学院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发展的格局,区域间产业分工越来越清晰。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应用与成果转化,从而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另外,区域产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也可以通过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解决产业需求侧的技术创新岗位人才紧缺等问题。
   (三)产业学院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指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其中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最高层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要发挥好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服务功能,处理好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问题,专业群内的专业应该与产业链某个层次对接,专业之间形成联动互补、资源共享的关系。高职院校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时,首先要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形成专业群组群逻辑,从现有专业中进行遴选,然后整合、调整、优化形成新的专业群,这个过程中势必要对原有的院校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还要设立新的院部来配套专业群的建设工作。通过产业学院来规范统筹高水平专业群组建与建设是一个很好抓手,可以把产业学院作为高水专业群建设的一个载体,一个产业学院可以涵盖一个或多个专业群的建设任务[3]。
   三、产业学院机制创新的瓶颈
   机制创新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产业學院的所有制往往决定着产业学院的机制构建。当下不少产业学院是由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独立建设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公有制的本质没有变化,在建设过程中不得不接受校内管理体制的行政干预,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效能,难以形成灵活的分配制度和利益保障机制。另外,对于多方资源共建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来说,也会涉及主体不明确、合作层次不平衡等问题[4]。因为,产业学院涉及政府、产业、企业、院校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有待优化完善
   深化产教融合,国家宏观层面已有强有力政策支持。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地方政府也纷纷给予高度重视,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层面资金和政策的配套尚未完善,特别是对于产业学院这个新生事物缺少明确的规定和评价机制。
   (二)高职院校缺乏技术和经验
   作为产业学院核心主体的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创新机制建设的理念,缺乏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导致产业学院综合治理能力不足。另外,不少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不深、水平不高,面向产业技术服务能力较弱,难以独立支撑产业学院的运作。
   (三)企业缺乏内驱力,责任意识不强
   大多数产业学院参与企业职业教育的内驱力不足,校企合作动力不够。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产业学院建设的投入不足,缺乏战略思维,过于功利,注重短期效益,让产业学院难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另外,企业生产资源和高水平技术技能输出不够,教学转换力不强。还有,不少合作企业照搬原有企业管理模式对产业学院学生进行管理,存在学生管理苛刻、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四)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支撑不到位
   行业协会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面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通过让行业协会参与建设,可以促使产业学院能够更好把握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但是,现在大部分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够清晰,权限也不明确。虽然政府大力鼓励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标准的制定,但是还存在政策不够健全、执行性度不高等问题。
   四、产业学院机制创新与实践
   (一)以政府主导引领机制创新
   地方政府作为产教融合的主导者,决定着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发挥好政策引领、资源调配、平台搭建、服务与评价的功能,大胆创新机制,将会助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发展。例如,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实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中新知识城,未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为了服务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开发区从2018年初开始联合打造集人才源、创新源、技术源与信息源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区”,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资源集聚融合发展”的全国一流产教融合示范区,打造产教融合的“广州模式”。同年9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作为首个产业学院进驻示范区,共计11个专业近800余名学生零距离与广州开发区产业龙头对接,开展实习、生活和实践,从而展开了产业学院创新机制的探索。    (二)以党建推进产业学院全面建设工作
   产教融合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产业学院的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建设工作、业务工作,做到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保发展。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在建设之初就把党建工作放到首位,在进驻示范区后即成立产业学院临时黨支部,保证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并且召集党员干部开展“以党建推进产业学院全面建设”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切实为师生解决产业学院建设相关工作的实际困难。
   (三)以“政校行企”为主导构建共管共治机制
   产业学院可以利用“政校行企”各自资源共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建成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实现“政校行企”四方联合构建共管共治机制。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通过“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建构管理机制,实现产业学院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中,理事会由高职院校领导、专业教师、专家学者、合作企业代表以及行业协会和投资主体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参与决策并指导产业学院经费使用、人事管理、专业设置等重大事项。产业学院院长通过理事会推选产生,现院长为广东省动漫专业领军人才,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策,履行日常的教学职能,行使管理权限并承担管理责任。同时,聘请开发区内知名动漫游戏产业两所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副院长,让行业企业“反客为主”,从原来的顾问变成决策者,直接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服务机制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中指出,充分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产业学院的建设可以通过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服务机制,克服在市场运作、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短板。广州市开发区人才集团为了配合“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立足于“产教供需、精准对接”,在2018年就率先成立广州产教融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广州市立项的产业学院提供需求对接、平台搭建、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等专业化服务。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在该企业的协同下,学生在进驻示范区之后的后勤服务、实训教学、企业项目、人才招聘等一系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中,产业学院与企业多方合作在示范区成功承办了2019年广州市市属高职院校动漫技能大赛暨珠三角高校动漫技能邀请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以工学结合模式构建教学运作机制
   产业学院主要特征是产业链、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人才链的培养。产业学院的专业需要根据所面向的产业链进行设置和组群,实现公益性和经济性的价值取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现代学徒制”“1+X”证书等试点工作可以丰富建设的内涵。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将11个专业按照广州动漫游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行业进行整合与配置,例如将动漫游戏产业下游行业IP品牌经营与管理与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对接。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运作机制,实施“工学交替”与“工作室制”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原有以专业学科划分的课程体系,贯通课程“孤岛”,构建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实行学期学分制探索。例如,在2019年9月,产业学院与开发区龙头动漫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以领域课程的方式开展“企业实践训练营”。共计180名学生参加实践营,学生根据自身专业能力选择参与游戏原画设计、游戏动作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游戏特效设计等不同项目开发工作,学生在工作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另外,产业学院学徒制学生在学徒企业的指导下,深度参与广州地铁融媒体宣传工作,其中承担日均收视800万人次的节目《地铁线上》摄制工作。
   (六)以资源开放共享促网上产业学院建设
   产业学院也可作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资源平台,通过多方力量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开放与共享,完成职业学历教育、技术服务支撑、企业人员培训等任务。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产业学院建设可以借鉴英国“产业大学”经验,建设网上产业学院实现更高层次服务功能。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教育技术优势联合开发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本科院校联合开发专业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企业培训资源包,并通过产业学院网络平台提供线上服务,为开发区动漫游戏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在“双高”建设的带动下,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将深刻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该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为地方产业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万伟平.基于产教融合的“镇校企行”合作办学模式实证研究:以中山职院专业镇产业学院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5(27):80-84.
   [2]林君焕,李金国,杨莎莎,等.产业学院视域下专业建设范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15-23.
   [3]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0-13.
   [4]杨应慧,杨怡涵.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8(12):114-118.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遵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2020年3月初广东民办高职院校陆续开展了2020年春季线上教学工作。根据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实现线上教学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线上教学平台的测试,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存在来自教师和学生线上学习软硬件、大数据教学资源应用信息不对称和网络系统失灵的风险。科学利用国家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实现弹性教学、小班化教学、团队指导下的学
期刊
[摘 要] 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符合以学生为主体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认知过程,提高了学生學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以三年制高职专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在项目化课程中的应用,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使其在高职院校其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中更具有通用性和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项目化
期刊
[摘 要]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背景下,采用在线教学方式,保证学生随时随地正常开展学习,取得了显著效果。案例一方面指导学生统筹学习资源用量、用时,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阐释了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将互联网和传统教育融合起来。  [关 键 词] 直播;点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职业技能大赛从国家到地方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全国服装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通过对高职院校服装类技能大赛内容的分析和以往参赛经验的总结,结合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服装专业实际情况,拟对课程设置、课程对接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技能大赛与教学相结合,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为教学探索出“新”的有效模式。同时,实现优秀人才与企业接轨
期刊
[摘 要] 根据《大一新生对思政课课堂文化的理解与期望的调查》的分析发现,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正向和正常的,大众文化融入课堂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课堂文化依然是教师主导下的产物,大众文化颓废消极的东西仍有宿主,娱乐至上的思想在学生中仍然大有市场。基于此,思考思政课课堂文化应对大众文化的策略。  [关 键 词] 大众文化;课堂文化;思政课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线教学逐渐成为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如何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网络在线教学模式转变,已成为教学模式改革探究的主要方向。以图像制作CorelDRAW课程为例,结合本学期在线教学实践,从专业定位与课程性质、在线教学平台选择、在线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论述,以期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有效实施网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关系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高等教育事业基层统计工作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又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师比”这一重要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然而有关“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等统计指标的内涵与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以及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统计数据不能客观反映高职院校实际的办学条件与管理水平。试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的方向和重要突破口。从专业课程教材内涵拓展、专业教学、第二课堂、解决痛点问题、专业实验教学项目五个方面浅谈“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好坏。如果幼儿教师对体育方面的学习较少,体育教学技能经验不足,就很难顺利地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幼儿教师自身的体育教育能力是关键。首先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其后深入分析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石,课程更是专业水平的直接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基于此,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厘清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概念和内涵,对课程诊改工作的总体进行把握,从加强两链打造、完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升级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引入第三方进行诊改评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措施,为广西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