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探究意识的养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ch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自然”到“科学”的称呼变更,现在小学科学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升华,现在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科学课教师。面临着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后课程性质、目标、内容等发生重大变化的严峻挑战。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体验科学,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探究、自我结论。获取科学探究的钥匙,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
  
  一、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机会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课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做到开放性。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
  教学中,教师应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如:在教学《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不进行指导。先让学生从课题出发,找出本课对于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使学生对要探究的事物发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这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部驱动力。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体会到“我能行”。
  2、生活和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课本。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将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如:《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课前去捡拾一些岩石,课上的时候让学生来观察。但是书上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岩石的内容,在课程讲完时,告诉学生课虽然讲完了,但探究没有结束。引导学生回到大自然中去,这样,即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科学现象的体验,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
  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岩石有了直接认识,对科学课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家素养也从这样的活动中逐渐的形成。
  
  二、探究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要E好一节科学课,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和效果。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的特点,在探究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时时引起学生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积极地探求其中的奥秘。
  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的教学,课前可以准备好少量的熟土豆和生土豆,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知道是何食物的情况下来分别试吃,学生会感觉到一个好吃。一个难以下咽,这种新奇的体验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活动的主动性。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但前提必须是自由的。不自由就无法展开想象,不能大胆的假设。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兴趣的调动非常重要。
  如:在《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的教学中,橡皮的导电性实验完成后。进行学生的分组讨论:你还有没有想要知道的内容。学生有的会说,橡皮不导电,那铜丝会不会导电,导电后会是什么样的现象。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积累经验,这时,才能拿出学生所要求的一些物品。对于学生的疑问,有条件的话让学生当堂课解决。教师也可以演示一个铅笔芯导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探求知识这个活动中来。
  3、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昆好的观察习惯。
  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有结构的材料,一个能让学生探究需求的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等多种器官,参与整个过程,亲身实践获得科学知识。
  如:我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时,亲自带领学生到山里去采集石块。然后,又将石块分别发到个人手中,这样,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是从教师口中得出,而是从自己的亲手的实践中得到。每个人在采集岩石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不仅如此,这样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结论。使学生的各种器官长期的处于活跃的姿态,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探究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4、唤起合作意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探究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探究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就要唤起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方法,全身心的投入。正所谓“三^行必有我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体会“合作真愉快”。
  如: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把气球相吸相斥现象作为重点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学生对此现象的本质十分感兴趣,这时,教师就要起到指导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的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去研究气球相吸与相斥的原理,把它当成学生习得探究能力的机会,正所谓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
  
  三、正确认识探究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1、对每位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考验。运用探究型科学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对教师得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2、给孩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于学生来说,探究学习的开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展现其问题解决能力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择自己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同时,孩子的学习空间也得到了大大的拓展,从课堂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且,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能力的途径大大增多,从单一的教材和听讲、阅读和练习,拓展到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文本和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这种,对能有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愿望给予大力的支持。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这块沃土上,茁壮的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215021
其他文献
在分析目前热带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新时期热带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与发展对策,以保障我国热
当前移动平板设备中用于对新媒体开发的手段主有三种常见的技术:第一,建立在中间硬件中的技术;第二,建立在浏览器发展中的相关技术;第三,就是RichMedia技术。本文主研究RichMedia技
采用聚集度指标方法对梅园的朝鲜球坚蚧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朝鲜球坚蚧在梅园中分布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为聚集分布.
本文从学习英语语音的重要性着手,简单分析了造成学生语音学习误区的原因,以及语音不准对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一、充分利用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识字时,要想方设法将汉字呈现给学生的方式生动化、情趣化、刺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