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一点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个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主动的并且是高效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当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将是非常喜人的。本文将以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线索,浅谈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并简要介绍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 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35-02
一、六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小学阶段不同于其它学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时期。学生会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格外的兴趣,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加上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花样百出,学生更难以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在学生学习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时,经常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况。这往往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下降,并且会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过度敬畏老师。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学生应该严格的尊敬老师,不能质疑老师的权威性。这种传统观念让很多学生将老师的形象妖魔化,会非常畏惧老师,并且对于老师给出的答案不会产生质疑,认为老师给出的答案便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丢失了,而且创新性也被扼杀了[1]。
2.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通过网上调研、线下问卷的形式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问卷中,请学生将自己心目中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排名,并且要求学生在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后面标注自己最近一次测试的成绩。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相比其它科目,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太过枯燥无趣。调查结果还表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喜欢数学的学生,其数学成绩较好。而对于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数学成绩良好,这个结果也说明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3.数学老师缺少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意识。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还是按部就班完全按照教案或者课本来进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且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重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让数学老师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就应该牢牢的按照框架结构来。另外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数学老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故很少有时间去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案
1.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这样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学生通过提问老师,会得到一种良性反馈,这种反馈会使学生增加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去常常是学生主动询问老师。而时代不断发展,现代的老师不应该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困惑,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授课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本质上是学生的老师,同时自己也是学生的朋友,把原来紧绷的课堂,营造成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2.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讲,全班所有同学在听。这种形式虽然能够达到快速教学的目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是被动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往往认为学习过程时刻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2]。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妨换一种教学方式,采取鼓励学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老师一个人讲全班同学听,变成全班同学讲老师一个人听。但这种方式并不是放任课堂纪律,恰恰相反更应该严格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尽可能的多上讲台讲课。总之,把数学教学的主体从老师变为学生,把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通过这种自我讲授的方式,学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这一阶段的数学成绩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同时还收获快乐。
參考文献:
[1]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85-89.
[2]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数学学习 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35-02
一、六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小学阶段不同于其它学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时期。学生会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格外的兴趣,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加上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花样百出,学生更难以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在学生学习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时,经常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况。这往往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下降,并且会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过度敬畏老师。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学生应该严格的尊敬老师,不能质疑老师的权威性。这种传统观念让很多学生将老师的形象妖魔化,会非常畏惧老师,并且对于老师给出的答案不会产生质疑,认为老师给出的答案便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丢失了,而且创新性也被扼杀了[1]。
2.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通过网上调研、线下问卷的形式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问卷中,请学生将自己心目中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排名,并且要求学生在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后面标注自己最近一次测试的成绩。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相比其它科目,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太过枯燥无趣。调查结果还表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喜欢数学的学生,其数学成绩较好。而对于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数学成绩良好,这个结果也说明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3.数学老师缺少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意识。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还是按部就班完全按照教案或者课本来进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且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重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让数学老师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就应该牢牢的按照框架结构来。另外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数学老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故很少有时间去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案
1.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这样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学生通过提问老师,会得到一种良性反馈,这种反馈会使学生增加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去常常是学生主动询问老师。而时代不断发展,现代的老师不应该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困惑,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授课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本质上是学生的老师,同时自己也是学生的朋友,把原来紧绷的课堂,营造成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2.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讲,全班所有同学在听。这种形式虽然能够达到快速教学的目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是被动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往往认为学习过程时刻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2]。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妨换一种教学方式,采取鼓励学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老师一个人讲全班同学听,变成全班同学讲老师一个人听。但这种方式并不是放任课堂纪律,恰恰相反更应该严格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尽可能的多上讲台讲课。总之,把数学教学的主体从老师变为学生,把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通过这种自我讲授的方式,学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这一阶段的数学成绩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同时还收获快乐。
參考文献:
[1]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85-89.
[2]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