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悬饮(支饮)的中医辩证治疗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悬饮(支饮)的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0倒悬饮(支饮)患者辩证治疗方法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悬饮(支饮)经治疗,临床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显效率80%。结论:悬饮的治疗,初期具寒热表证者,应以清热解表兼以除温通络,水流胁下,攻逐水饮为对症之法。
  关键词:悬饮;辩证治疗;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74-01
  悬饮,临床较为常见,祖国医学对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辨证论治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凡因外感风寒,或饮食劳倦,损伤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引起“水流在胁下”、膜间,咳唾引痛,不得平卧,心悸烦满,气短喘息,或见面白消瘦,寒热表证者,称为悬饮,又名支饮。悬饮病后期伴随着大量体液的丢失及蛋白质的消耗,患者体质虚弱,有的患者在饮液消退后,会遗留胸膜粘连及胸膜肥厚,有的形成包裹性积液,甚者导致病变局部圆形肺不张,使患者病变后期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症状长期不能缓解。故悬饮后期除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尤为重要。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悬饮(支饮)患者30例的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悬饮(支饮)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9-73岁,平均53岁。邪郁少阳4例,饮停胸胁20例,肺络不畅6例。
  1.2方法
  1.2.1水饮停滞胁痛,咳唾则甚,转侧呼吸及平卧均牵引作痛,呼吸急促,头昏眩晕,食欲不振。脉细数,或弦数。舌红绛,苔白或厚。水饮内停胁下,气机升降失调,壅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症见胁痛等。呼吸急促为肺气损伤所引起。头昏眩晕为饮邪内停,清阳不升之象。脉舌征也是饮停胁下,水结于里的缘故。攻逐水饮。处方:中药十枣汤(《金匮耍略》)、大陷胸汤(《伤寒论》)。针灸取公孙、内关、尺泽、太渊、水分、关元、水道;或百会、风门、肺俞、厥阴俞、魄户、人中、后溪、阴陵泉、悬钟。手法取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補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尺泽,或阴陵泉)。留针半时,出针。
  1.2.2阴虚内热咳嗽引胸痛,不得平卧,呼吸气短,烦热不安,口舌干燥,头昏耳鸣,心悸旺忡,毛发枯焦,消瘦盗汗。脉细数,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而干。饮邪逐后,损伤阴液,或久病损阴,阴虚生内热,故症见烦热不安,口干舌燥等。头昏耳鸣,心悸怔忡等症,为营阴亏损,不能上承于脑所致。脉舌征也是阴虚不足,内热蒸淫的缘故。治则养阴清热。处方:中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大补阴丸(《丹溪心法》)。针灸取内关、太渊、天突、阴郄、大陵、水分、阴陵泉;或百劳、肺俞、膏肓、魄户、人中、向溪、昆仑。手法取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渊,或昆仑)。留针半时,出针。
  1.2.3气虚自汗气短,食欲不振,消瘦无力,精神萎靡,呼吸引胸肋痛。脉沉细弱数,或芤数,或革大。舌质淡,苔白有津。为久病损伤脾肺之气引起。临床常见采用其他疗法(或抽取胸水,或中药攻逐水饮,或抗痨治疗)以后,出现一派气虚不足之症。气虚则呼吸气短,精神萎靡等。脉舌征也是久病损气的缘故。治则补气益元。中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针灸取太渊、内关、尺泽、曲泽、膻中、足三里、三阴交;或肺俞、心俞、百会、魄户、肾俞、委中。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三阴交,或委中)。留针半时,出针。
  2结果
  悬饮(支饮)经治疗,临床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显效率80%。
  3讨论
  初起症状轻重不一,常见恶寒发热,或见持续高热,数日到月余不退。《医学入门》说:“头痛发热,类外感表证”,干咳,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患侧常因咳嗽,呼吸而连及背部,肩胛。胸脘等剧痛,不能平卧,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头昏眩晕(苦眩冒),食欲不振。盗汗乏力,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不得平卧。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医学者,已认识到饮病和痨瘵的关系,如《资生经》曰:“痰涎病不一,惟劳瘵有痰为难治。”丹溪也认为本病易见痰核肿毒(即今所谓淋巴结核)。脉沉细数,或细弱数,或芤数。舌质红绛或红紫,苔白或黄,或苔少而干。
  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导致水液输布障碍,饮停胸胁出现咳嗽,胸胁痛是悬饮的证候学特征,其临床证候随病程的不同又有不同表现。初期患者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胁疼痛,咳嗽痰少,呼吸转侧胸痛加剧,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中期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偏卧于病侧则痛缓,患侧肋间饱满。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后期胸胁闷痛不舒或感刺痛,咳声不扬,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形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根据悬饮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邓悦、吴深涛认为悬饮病可分为邪郁少阳、饮停胸胁、脾肾两虚、络脉不和、阴虚邪恋五型,分别以柴枳半夏汤、椒目瓜萎汤送服十枣汤、健脾益肾汤、香附旋覆花汤、泻白散合沙参麦门冬汤治之。根据积饮是否大量形成以辨证论治,悬饮初起,胸水尚未大量形成时;若见风寒表证,用十枣汤加辛温解表药;若见风热表证,用十枣汤加辛凉解表药,胸水增多;偏于寒者,十枣汤加附片、干姜等;偏于热者,十枣汤加黄连、黄芩等;偏脾肾阳虚十枣汤加桂枝、白芍、附片、干姜、黄芪、党参等;偏阴虚加沙参、鳖甲、青蒿等;血虚加当归、熟地;水饮甚加桑白皮、葶苈子等,观点亦颇具特色。此外,亦有根据患者体质强弱辨证施治,陆孝夫即提出胸水多,体质壮实者用十枣汤以峻下逐水,体质弱者恐峻下剂耗伤正气,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方结合兼症不同加味治疗本病。根据病情发展的过程分三期论,初期多邪实饮盛,中期多邪虚饮少,易变为痰热悬结不散,瘀水凝滞不易吸收之症,末期邪衰正虚,应扶正理脾。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烫洗疗法治疗骨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烫洗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3.9%,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肺部疾病,分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在中医学中,咳嗽、气喘都与肺有关,久则伤肾,进而损伤心肝脾从而五脏俱损。脾主运化,一是运化水液,二是运化水谷精微,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的是脾主运化水液这一个方面。脾虚则运化水液无权,进而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壅肺,因此,宜选用中医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自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38例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共计52例。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穴位敷贴与针灸疗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常规方法给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从而强化处方分析的重要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医科室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开具的处方1000份,对其根据临床中药学与用药学进行处方的配伍,用药剂量等方面的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这些处方中有12份处方存在重复用药,占0.12%;21份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占0.21%。26份处方存在配伍禁忌,占0.26%。20份
期刊
摘要:探討乳腺癌中药抗癌的临床应用。中药初期治疗,重在攻邪,等病情稍有好转时,改为扶正、攻邪并重,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在身体壮实的前提下,积极攻邪,有助于遏制病势的进展,从而促进病情保持稳定,进而为治疗争取了时机。大量中药抗癌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包括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衍生物的研究与按中医传统用药的研究两方面。迄今已取得一定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抗癌;中药  [中图分类号]R339.2+3 
期刊
当前,中国的全科医学主要是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模式。让全科医学本土化,使其能充分适应我国社区的特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有的卫生资源,它是全科医学在中国社区的天然盟友,它与全科医学的融合与发展,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起中医药与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充分融合、有效运作的新模式,使中医药在社区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与潜能,并使之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中医内治、外治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医治疗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治疗组15例中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现代中医对治疗创伤骨折存在显著作用,尤其对于中、早期患者治愈率更高。因此,一旦发生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中
期刊
厥癥,又名晕厥,厥脱,此外还有热厥、寒厥、昏厥、厥逆、巨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阳厥、少阴厥、厥阴厥等名,为脑病日久引起。有轻重之分,轻则晕厥之后复苏,不至危笃。重则脑病极重,暴不知人,大热大汗,大吐大泻,气脱血脱,一厥不振,神昏不语,阴阳离绝。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晕厥患者20例临床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晕厥患者20例,其中男2例,女
期刊
痫证亦称癫痫。癫指僵仆抽风;痫指间歇发作。又因发作时患者偶有惊呼类似羊鸣,故俗称“羊痫风”。癫痫有原发性和续发性之分,前者与遗传有关,无明显病因可查,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后者多因其他疾病所引起。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22例临床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癫痫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62岁,病程1~8年,平均4年。继发癫痫
期刊
小儿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俗称“羊角风”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突然、暂时、反复发生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候群,一般有意识障碍和肌肉抽搐。在中医学中属“痫证”、“癫痫”范畴,俗称“羊角风”。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13岁,平均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