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我也要抱抱!”大宝坐在地上大哭大闹,给二宝喂奶的妈妈有些不耐烦:“你是哥哥了,要懂得照顾弟弟。”大宝哭闹无果后,渐渐沉默,躲在一旁自己玩玩具。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个二孩家庭当中都出现过。在过去的40多年里,国内大多数城镇家庭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的“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一种普遍模式。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变为二孩家庭。家庭人口增多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却未能及时改变。父母会在不经意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二胎儿童身上,而不能及时关注到头胎儿童的心理变化,造成对头胎儿童的情感忽视。
大孩情感忽视发生率更高
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之前对父母情感忽视的研究多集中于独生儿童。其中,对苏州市独生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为15.22%;对东北某城市独生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高达31.3%;抽取全国24个城市的独生儿童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均超过了10%。由于研究取样方法、研究工具不同,研究结果中的情感忽视发生率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我国儿童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现象较为严重。
独生儿童的情感忽视发生率不容乐观,二孩家庭中,儿童的情感忽视发生率现状如何?目前,关于二孩家庭的父母情感忽视研究极其缺乏,我们采用《中国城市9-11岁(4-6年级)小学生忽视评价量表》中有关情感忽视的题目,对小学高年级476名二孩家庭儿童(290名為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186名为二孩家庭中的二胎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与二孩家庭中的二胎儿童对比,考察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现状。结果表明,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的情感忽视率为18.6%,二胎儿童的情感忽视率为17.2%。这说明,与二胎儿童相比,头胎儿童受到父母情感忽视的程度更高。
忽视影响大孩自我调控行为
儿童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引导息息相关。心理发展转折点理论认为,父母养育过程中的积极情感表达,有助于减弱同胞出生给头胎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二胎出生成为头胎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加速头胎儿童的成长,对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比如,有些头胎儿童在父母过于关注同胞弟弟或妹妹的情境中,会通过向父母提问、与父母说话等柔和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还有部分头胎儿童表现出愿意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积极行为,这是头胎儿童责任感的体现。
不可否认的是,同胞出生本来就会给头胎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威胁,如果父母此时忽视头胎儿童情感,头胎儿童为了继续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往往会采用消极的调控策略,表现出消极行为和消极情绪。比如,有些头胎儿童在弟弟妹妹出生后会表现出类似婴儿的退化行为,或表现出紧张不安、沮丧、嫉妒、易怒等情绪。据国外的纵向追踪研究发现,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从头胎儿童的童年中期一直延续到青少年时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父母的相关行为对头胎儿童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将头胎儿童分为受情感忽视组和非情感忽视组,从自我抑制和自我主张两个维度分析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行为。结果发现,与非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相比,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自我主张行为和更多的自我抑制行为。在矛盾情境中,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比非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冲动行为。即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表现出了非均衡、无调控的特点,这说明在二孩家庭中,父母情感忽视会对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营造兄友弟恭的情感环境
为了头胎儿童的健康发展,二孩父母应提升自己的认知,转变养育观念。
第一,父母要尽量避免对两个儿童存在情感上的差别对待,确立两个儿童在家庭中平等的地位。当前,许多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0岁,属于大龄儿童。这些大龄头胎儿童享受了长达10年的独生子女待遇,在家庭中一直缺少合作和竞争的同伴,更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同胞相处。这导致他们对弟弟妹妹的出生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应对的压力和挑战较大。这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地关注头胎儿童的情绪变化,受到情感忽视的头胎儿童很大程度上会表现出消极反应。相关调查报告发现,家庭中二孩诞生时,84%的头胎儿童都表现出了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二,二孩家庭的父母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兄友弟恭”的理念协调同胞关系,发挥同胞关系对头胎儿童的积极效应。许多头胎儿童已经习惯父母专宠,个性行为上易表现出自私、娇气、嫉妒、固执等消极特征。二胎出生后,如果父母能对两个孩子进行兄友弟恭式同胞关系的引导,有助于头胎儿童逐渐克服在独生子女阶段形成的消极特征。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同胞出生,围绕头胎儿童的家庭系统,比如亲子关系、身份角色、父母养育的投入等也会发生巨大转变,因此头胎儿童需要经历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成长机遇的发展过程。许多头胎儿童经历了同胞出生的适应期后,其自我调控水平会得到提升。相关追踪研究发现,同胞出生一年后,随着同胞关系的协调,许多头胎儿童对弟弟妹妹的积极行为会增加。有的头胎儿童能主动拥抱弟弟妹妹,或者主动陪弟弟妹妹玩耍。
二孩家庭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协调头胎儿童与弟弟妹妹的同胞关系。首先,父母要教给头胎儿童作为“哥哥姐姐”的角色规范和行为要求,比如哥哥姐姐应爱护、照料弟弟妹妹等,父母对长子女的角色期待可以促进头胎儿童对“哥哥姐姐”的角色认同。其次,父母还要引导头胎儿童学习如何扮演“哥哥姐姐”,比如让哥哥姐姐负责分配食物、玩具等,为长子女提供的角色实践可以提高长子女的角色认同。最后,父母要教给二孩作为“弟弟妹妹”的角色规范和行为要求,比如需要哥哥姐姐帮助时用祈使语,得到哥哥姐姐的帮助时要及时说“谢谢”等。“弟弟妹妹”的角色实践也会增强“哥哥姐姐”的角色认同。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儿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的变化、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技术的革新、人口的流动等。在头胎儿童努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同时,二孩父母不该忽视他们的情绪变化,采用科学的方式与两个孩子进行互动,不可顾此失彼。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大龄长子女的心理调适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B20SH005。)
责任编辑:陈璠
大孩情感忽视发生率更高
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之前对父母情感忽视的研究多集中于独生儿童。其中,对苏州市独生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为15.22%;对东北某城市独生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高达31.3%;抽取全国24个城市的独生儿童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情感忽视的发生率均超过了10%。由于研究取样方法、研究工具不同,研究结果中的情感忽视发生率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我国儿童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现象较为严重。
独生儿童的情感忽视发生率不容乐观,二孩家庭中,儿童的情感忽视发生率现状如何?目前,关于二孩家庭的父母情感忽视研究极其缺乏,我们采用《中国城市9-11岁(4-6年级)小学生忽视评价量表》中有关情感忽视的题目,对小学高年级476名二孩家庭儿童(290名為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186名为二孩家庭中的二胎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与二孩家庭中的二胎儿童对比,考察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现状。结果表明,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的情感忽视率为18.6%,二胎儿童的情感忽视率为17.2%。这说明,与二胎儿童相比,头胎儿童受到父母情感忽视的程度更高。
忽视影响大孩自我调控行为
儿童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引导息息相关。心理发展转折点理论认为,父母养育过程中的积极情感表达,有助于减弱同胞出生给头胎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二胎出生成为头胎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加速头胎儿童的成长,对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比如,有些头胎儿童在父母过于关注同胞弟弟或妹妹的情境中,会通过向父母提问、与父母说话等柔和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还有部分头胎儿童表现出愿意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积极行为,这是头胎儿童责任感的体现。
不可否认的是,同胞出生本来就会给头胎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威胁,如果父母此时忽视头胎儿童情感,头胎儿童为了继续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往往会采用消极的调控策略,表现出消极行为和消极情绪。比如,有些头胎儿童在弟弟妹妹出生后会表现出类似婴儿的退化行为,或表现出紧张不安、沮丧、嫉妒、易怒等情绪。据国外的纵向追踪研究发现,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从头胎儿童的童年中期一直延续到青少年时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父母的相关行为对头胎儿童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将头胎儿童分为受情感忽视组和非情感忽视组,从自我抑制和自我主张两个维度分析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行为。结果发现,与非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相比,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自我主张行为和更多的自我抑制行为。在矛盾情境中,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比非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冲动行为。即受情感忽视组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表现出了非均衡、无调控的特点,这说明在二孩家庭中,父母情感忽视会对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营造兄友弟恭的情感环境
为了头胎儿童的健康发展,二孩父母应提升自己的认知,转变养育观念。
第一,父母要尽量避免对两个儿童存在情感上的差别对待,确立两个儿童在家庭中平等的地位。当前,许多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0岁,属于大龄儿童。这些大龄头胎儿童享受了长达10年的独生子女待遇,在家庭中一直缺少合作和竞争的同伴,更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同胞相处。这导致他们对弟弟妹妹的出生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应对的压力和挑战较大。这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地关注头胎儿童的情绪变化,受到情感忽视的头胎儿童很大程度上会表现出消极反应。相关调查报告发现,家庭中二孩诞生时,84%的头胎儿童都表现出了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二,二孩家庭的父母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兄友弟恭”的理念协调同胞关系,发挥同胞关系对头胎儿童的积极效应。许多头胎儿童已经习惯父母专宠,个性行为上易表现出自私、娇气、嫉妒、固执等消极特征。二胎出生后,如果父母能对两个孩子进行兄友弟恭式同胞关系的引导,有助于头胎儿童逐渐克服在独生子女阶段形成的消极特征。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同胞出生,围绕头胎儿童的家庭系统,比如亲子关系、身份角色、父母养育的投入等也会发生巨大转变,因此头胎儿童需要经历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成长机遇的发展过程。许多头胎儿童经历了同胞出生的适应期后,其自我调控水平会得到提升。相关追踪研究发现,同胞出生一年后,随着同胞关系的协调,许多头胎儿童对弟弟妹妹的积极行为会增加。有的头胎儿童能主动拥抱弟弟妹妹,或者主动陪弟弟妹妹玩耍。
二孩家庭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协调头胎儿童与弟弟妹妹的同胞关系。首先,父母要教给头胎儿童作为“哥哥姐姐”的角色规范和行为要求,比如哥哥姐姐应爱护、照料弟弟妹妹等,父母对长子女的角色期待可以促进头胎儿童对“哥哥姐姐”的角色认同。其次,父母还要引导头胎儿童学习如何扮演“哥哥姐姐”,比如让哥哥姐姐负责分配食物、玩具等,为长子女提供的角色实践可以提高长子女的角色认同。最后,父母要教给二孩作为“弟弟妹妹”的角色规范和行为要求,比如需要哥哥姐姐帮助时用祈使语,得到哥哥姐姐的帮助时要及时说“谢谢”等。“弟弟妹妹”的角色实践也会增强“哥哥姐姐”的角色认同。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儿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的变化、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技术的革新、人口的流动等。在头胎儿童努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同时,二孩父母不该忽视他们的情绪变化,采用科学的方式与两个孩子进行互动,不可顾此失彼。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大龄长子女的心理调适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B20SH005。)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