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障碍和对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如春风浩荡,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成千上万的英语教师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程改革中。然而,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农村初中会遭遇到来自教师、学校、学生、社会和家庭的障碍。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这些困难,使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地区得以顺利地实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障碍;对策
  此次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中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積极的情感态度,养成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勇于质疑的习惯,提高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显然,新一轮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在农村初中,此次英语课程改革能否如期待中的顺利进行呢?会遇到一些什么困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相应的措施让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初中得以顺利实施?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一、农村初中英語新课程实施中的障碍
  1.来自教师的障碍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英语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行为等,英语教师必须全方位调整自己,充实自己,才能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
  但是农村初中的英语师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留恋于旧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有些优秀教师纷纷外流,原因是在农村他们不能将自己某些先进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有些教师是其他学科出身,附带地教教英语。这样的师资队伍根本就不能保证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2.来自学校的障碍
  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应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差异;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此,学校应该创造相应的环境,提供相应的设施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然而,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未能提供必需的设施和环境。没有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惟一的电化设备是录音机,有些学校甚至不能为每位英语教师配备一台录音机。如此,如何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语言综合能力怎样去发掘和培养?在大班额的课堂上如何实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3.来自学生的障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英语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则要求学生本身具有学习英语的心向。但是农村初中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而只把英语当作是一种工具;缺乏适当的管束,不能形成自我锻炼的意志,难以克服不爱好英语的倾向并管好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就会落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农村地区也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
  4.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障碍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相似论原理认为:技能、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在外语学习中,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依赖于足够量的语言实践。《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思考、查、讨论、交流来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学习环境。要求社会和家庭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场所和机会。但是在农村,这种实际活动情境是难以创设的。学生缺乏听、说、读、写的信息来源,回家之后充斥其耳的只有方言,经济困难的家庭也买不全整套听说设备与材料;缺乏能与其进行英语交流的对象。种种局限制约了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能力在课外的及时巩固,也制约了语言实践性的体现。
  二、对策
  1.加强观念的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是在某种教育观念支配下的实践,因此,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从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从教师角色的定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无处不渗透着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农村英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其观念,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树立“课程是生活、经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课程观;树立“教学是交往”、“教学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的教学观;树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的教师观。同时,家长和社区成员的观念也要转变,使社区成员、家长的观念与学校和教师的观念形成共识,共同推进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初中的顺利实施。
  2.加大培训的力度
  教师培训必须准确定位教师培训者自身的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培训应该是研究型培训,培训内容应与教师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培训者必须首先做一个“一线教师”,走进英语新课程的实践,研究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初中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应该是教师培训的研究者、培训规律的探索者;应该在教师培训中把握新情况、分析新变化、研究新问题,带领英语教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和历史上任何一次教育改革一样,新课改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初中的实施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促进新课改的全面推广。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使美术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程理念提出的“课堂知识需回归生活经验,课堂理性要达成实践智慧,课堂情感需贯穿生活感悟。”的要求。因此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教学和生活的聯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是艺术的土壤,美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中的“生活化”可以尝试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创设生活化的英语交际环境;二是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三是延伸生活化的英语活动时空;四是补充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语境;活动时空;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关键任务是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习作讲评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对传统单板、僵化习作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目标的更新,习作讲评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的建构习作思路,完成习作修改。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讲评应用;小组合作  素质教育下小组合作对于改善教学氛围有很大的作用。习作是小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必备工具,更是学习做人处事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不是为了不教”。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点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
期刊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较以前大有改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 ;教学  由于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由八个专业合并而成,其中若干专业是矿井建设、建设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饭店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中道路与桥梁工程是设置的六个专业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本科教育改革,要求高校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人才的培养,高校需要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不断创新,才能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