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观的引导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会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进行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他们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今,很多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于孩子是百般溺爱,这非常不利于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
(1)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所以,为了让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在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它是用革命先辈的鲜血换来的,从而让他们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此一来,语文教学就能与德育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些英雄人物精神的影响下,学生心灵受到启发。这样学生因为有了学习榜样的激励,就会树立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这对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2)重视朗读与情感的结合,触动学生情感,深化道德认知。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一些极具感染力的文章,学生通过带有感情地朗读,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能使他们体验到中国文学的音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课文朗读与情感的结合,以达到触动学生情感、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目的。并且能够深化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认识,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文章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反复朗读,将学生对知识的喜爱之情通过读这首诗表达出来,读后学生会对红军产生敬畏之情。学生寓情于景,通过学习深层次的教育感受,有助于促使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3)课外阅读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心理特点以及不同爱好,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并且让他们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与赏析,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一定的收获。读书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目的。
(4)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他本身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所以,当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学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的言行进行有意无意的模仿,如果教师本身的道德观存在偏差,那么对学生进行德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有很多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处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意识的培养。既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然,德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我们必须以新的德育观念来教育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雷 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会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进行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他们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今,很多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于孩子是百般溺爱,这非常不利于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
(1)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所以,为了让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在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它是用革命先辈的鲜血换来的,从而让他们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此一来,语文教学就能与德育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些英雄人物精神的影响下,学生心灵受到启发。这样学生因为有了学习榜样的激励,就会树立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这对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2)重视朗读与情感的结合,触动学生情感,深化道德认知。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一些极具感染力的文章,学生通过带有感情地朗读,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能使他们体验到中国文学的音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课文朗读与情感的结合,以达到触动学生情感、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目的。并且能够深化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认识,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文章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反复朗读,将学生对知识的喜爱之情通过读这首诗表达出来,读后学生会对红军产生敬畏之情。学生寓情于景,通过学习深层次的教育感受,有助于促使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3)课外阅读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心理特点以及不同爱好,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并且让他们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与赏析,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一定的收获。读书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目的。
(4)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他本身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所以,当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学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的言行进行有意无意的模仿,如果教师本身的道德观存在偏差,那么对学生进行德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有很多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处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意识的培养。既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然,德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我们必须以新的德育观念来教育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雷 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