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口部肌肉训练和感知训练用于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60例孤独症患儿,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依据治疗年限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对比分组,观察组30例为后期治疗,采取口部肌肉训练联合的感知训练,对照组30例为前期治疗,采取单一性感知训练,对比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儿童语言功能及口部运动能力比较。结果 两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测定结果显示,在治疗前,组间语言功能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分值提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经由简易口部运动表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口部运动功能分值均有所上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治疗过程中,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可提高语言功能及口部运动能力。
关键词:口部肌肉训练;感知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口部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57-01
前言
孤独症属于先天性疾病,患儿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并伴随社会交流障碍。此类儿童普遍兴趣狭窄,对生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目前,该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清晰,暂无有效治疗药物,需采取康复运动协同教育才可改善[1]。因孤独症儿童伴随口部功能障碍,临床将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观察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60例孤独症患儿,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依据治疗年限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对比分组,观察组30例为后期治疗,对照组30例为前期治疗,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一性采取感知训练:(1)听觉方面:选取不同拟声的玩具,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的声响,让患儿进行学习;(2)视觉:引导患儿针对形状、颜色进行实物训练,可采取拼图提高训练模式;(3)触觉:让患儿触摸不同温度和质地的物品,提高感知性;(4)模仿:让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吃饭、推、伸手等动作进行模仿;(5)思维:结合静态或动态的画面,让患儿进行初步判断,并进行记忆。观察组在感知训练基础上结合口部肌肉训练:按摩:对患儿水沟穴、迎香穴、地仓穴进行指腹按摩,并对上唇肌肉与面颊部进行按摩,在患儿口腔内肌肉牙床和脸颊处进行按摩,结合棉签对患儿进行舌部训练,期间可采用奶瓶辅助训练,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测定两组患儿表达发育商及理解发育商。
(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口部运动能力:采用简易口部运动表,评估患儿下颌口部运动能力、舌口部运动能力及唇口部运动能力,分值越低口部运动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口部运动功能应用()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
两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测定结果显示,在治疗前,组间语言功能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分值提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两组治疗后口部运动功能
组间经由简易口部运动表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口部运动功能分值均有所上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孤独症在临床上属于自闭症现象,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性疾病。该疾病除单一性应用药物治疗,还可采取功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2]。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功能的改善应用感知训练,可通过对感官的刺激与相应事物进行结合,纠正患儿刻板行为,并提高其模仿功能,加速其理解。但单一性进行感知训练,对患儿信息上的传达能力较差,展开口部肌肉训练,能使口腔出现变化,改善下颌、嘴唇、呼吸等,以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后,该组儿童语言功能改善明显,且口部运动功能得到提高,突出两种训练方式应用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治疗过程中,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可提高语言功能及口部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吕梦丹,尚清.口部肌肉按摩联合感知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临床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1):82-83.
[2]李军石.口部肌肉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12):118-119.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关键词:口部肌肉训练;感知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口部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57-01
前言
孤独症属于先天性疾病,患儿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并伴随社会交流障碍。此类儿童普遍兴趣狭窄,对生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目前,该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清晰,暂无有效治疗药物,需采取康复运动协同教育才可改善[1]。因孤独症儿童伴随口部功能障碍,临床将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观察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60例孤独症患儿,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依据治疗年限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对比分组,观察组30例为后期治疗,对照组30例为前期治疗,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一性采取感知训练:(1)听觉方面:选取不同拟声的玩具,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的声响,让患儿进行学习;(2)视觉:引导患儿针对形状、颜色进行实物训练,可采取拼图提高训练模式;(3)触觉:让患儿触摸不同温度和质地的物品,提高感知性;(4)模仿:让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吃饭、推、伸手等动作进行模仿;(5)思维:结合静态或动态的画面,让患儿进行初步判断,并进行记忆。观察组在感知训练基础上结合口部肌肉训练:按摩:对患儿水沟穴、迎香穴、地仓穴进行指腹按摩,并对上唇肌肉与面颊部进行按摩,在患儿口腔内肌肉牙床和脸颊处进行按摩,结合棉签对患儿进行舌部训练,期间可采用奶瓶辅助训练,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测定两组患儿表达发育商及理解发育商。
(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口部运动能力:采用简易口部运动表,评估患儿下颌口部运动能力、舌口部运动能力及唇口部运动能力,分值越低口部运动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口部运动功能应用()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
两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测定结果显示,在治疗前,组间语言功能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分值提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两组治疗后口部运动功能
组间经由简易口部运动表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口部运动功能分值均有所上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孤独症在临床上属于自闭症现象,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性疾病。该疾病除单一性应用药物治疗,还可采取功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2]。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功能的改善应用感知训练,可通过对感官的刺激与相应事物进行结合,纠正患儿刻板行为,并提高其模仿功能,加速其理解。但单一性进行感知训练,对患儿信息上的传达能力较差,展开口部肌肉训练,能使口腔出现变化,改善下颌、嘴唇、呼吸等,以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后,该组儿童语言功能改善明显,且口部运动功能得到提高,突出两种训练方式应用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治疗过程中,应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感知训练,可提高语言功能及口部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吕梦丹,尚清.口部肌肉按摩联合感知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临床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1):82-83.
[2]李军石.口部肌肉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12):118-119.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