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勤奋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过程,需要教师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探索。
【关键词】学困生;英语教学;关爱;创设平台;注重实效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加上英语汉语语法结构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学习中会感到困难重重,并且成绩平平,因此要想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多动脑、多实践、多总结、多改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尝试:
1.关爱学生,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亲近平和的形象
学困生平时因为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家长、同学甚至老师的冷言冷语、苛薄指责,所以,对于批评呵斥反应十分麻木,听不进去别人的正确引导,相反,如果老师能用温和的言语或是希望的眼光暗示他们的错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没有让他们在同学们中丢面子,又让他们感到老师很信任自己,消除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这样他们就愿意与老师亲近,从而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正所谓“近其师,信其道”,这种感情反馈到学习上,就会起着催化作用,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
2.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既备教法,更备学法
备课时应该考虑到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重点解决教材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一定完全照搬教参上的语言或例句。教参的阅读对象是教师,因此语言学术性较强、有些枯燥呆板,而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但形象思维尤其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参的情况下,动脑子尽可能用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举一些与他们生活学习贴近的例句进行讲解,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手段效果更好一些。
例如七年级下期讲到肯定句中出现行为动词的情况下,如何将该句变成否定句和疑问句,教参上讲了三四页,讲解语言很书面化,如:变否定句、疑问句需要加助动词do, does, did,它们无汉语意思,帮助主要动词一起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至于怎样帮助主要动词构成否定句、疑问句,并没有用明了的语言解释,只是列出几个例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动脑子想出了一个较理想的方法,把这个教学中的难点顺利地分层次渗透给学生,并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告诉学生do, does, did是助动词,顾名思义它们是帮助动词的词,而且还是无名英雄,没有任何汉语意思,只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动词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那么它们是怎样帮助动词的呢?接着我就告诉学生,既然是帮助动词,那么就要看动词需要什么帮助,就如同你想助人为乐,就要先看别人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再决定怎样帮助人家一样,所以具体何时用do,何时用does,何时用did,要先看原来句子中动词来确定,句子中的动词如果是动词原形,就加助动词do(don’t),如果动词是单三形式,你就加助动词does(doesn’t),依次类推,如果句中动词是过去式:你就加助动词did(didn’t) ……
如:1. They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They don’t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Do they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2. Kate always watches TV on Sundays.(變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Kate doesn’t always watch TV on Sundays.
Does Kate always watch TV on Sundays?
3. The Greens bought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The Greens didn’t buy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Did the Greens buy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这样这个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通过教师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多数学生就能很好掌握,直至运用自如。
3.分层次创设课堂提问,多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设锻炼的平台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把一些较为基础、涉及知识点单一的问题,让程度一般的学生来回答或是到黑板前板演,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教师带头和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他们也感受到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英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专家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改进传统的批改作业习惯,注重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以往老师批改作业仅仅就用两个符号、一个日期,常常是老师批完作业,学生也懒得翻翻看看,只看得了几个对号,几个错号就完事大吉,学生并没有通过作业的批改,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强化,笔者认为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实际上课堂教学及思想教育的继续延伸,甚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与学的反馈环节,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第二个课堂,因此把好作业的批改关,也是提高学习英语的重要步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常常把学生的错误指出来,并且附加上本题的考点出自哪个固定句型,在第几个单元第几页上,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到书中引经据典,找到理论根据,从而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还经常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对他们建议或是希望,如:能不能改掉课堂上不张嘴的毛病?你很棒!你一定能成功等等,学生能通过每次作业的批改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我觉得作业批改真的是教师教育学生不可忽视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勤奋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过程,需要教师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参七年级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关键词】学困生;英语教学;关爱;创设平台;注重实效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加上英语汉语语法结构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学习中会感到困难重重,并且成绩平平,因此要想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多动脑、多实践、多总结、多改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尝试:
1.关爱学生,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亲近平和的形象
学困生平时因为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家长、同学甚至老师的冷言冷语、苛薄指责,所以,对于批评呵斥反应十分麻木,听不进去别人的正确引导,相反,如果老师能用温和的言语或是希望的眼光暗示他们的错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没有让他们在同学们中丢面子,又让他们感到老师很信任自己,消除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这样他们就愿意与老师亲近,从而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正所谓“近其师,信其道”,这种感情反馈到学习上,就会起着催化作用,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
2.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既备教法,更备学法
备课时应该考虑到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重点解决教材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一定完全照搬教参上的语言或例句。教参的阅读对象是教师,因此语言学术性较强、有些枯燥呆板,而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但形象思维尤其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参的情况下,动脑子尽可能用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举一些与他们生活学习贴近的例句进行讲解,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手段效果更好一些。
例如七年级下期讲到肯定句中出现行为动词的情况下,如何将该句变成否定句和疑问句,教参上讲了三四页,讲解语言很书面化,如:变否定句、疑问句需要加助动词do, does, did,它们无汉语意思,帮助主要动词一起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至于怎样帮助主要动词构成否定句、疑问句,并没有用明了的语言解释,只是列出几个例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动脑子想出了一个较理想的方法,把这个教学中的难点顺利地分层次渗透给学生,并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告诉学生do, does, did是助动词,顾名思义它们是帮助动词的词,而且还是无名英雄,没有任何汉语意思,只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动词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那么它们是怎样帮助动词的呢?接着我就告诉学生,既然是帮助动词,那么就要看动词需要什么帮助,就如同你想助人为乐,就要先看别人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再决定怎样帮助人家一样,所以具体何时用do,何时用does,何时用did,要先看原来句子中动词来确定,句子中的动词如果是动词原形,就加助动词do(don’t),如果动词是单三形式,你就加助动词does(doesn’t),依次类推,如果句中动词是过去式:你就加助动词did(didn’t) ……
如:1. They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They don’t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Do they often have noodles for lunch?
2. Kate always watches TV on Sundays.(變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Kate doesn’t always watch TV on Sundays.
Does Kate always watch TV on Sundays?
3. The Greens bought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The Greens didn’t buy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Did the Greens buy a new house with a nice garden last month?
这样这个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通过教师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多数学生就能很好掌握,直至运用自如。
3.分层次创设课堂提问,多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设锻炼的平台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把一些较为基础、涉及知识点单一的问题,让程度一般的学生来回答或是到黑板前板演,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教师带头和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他们也感受到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英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专家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改进传统的批改作业习惯,注重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以往老师批改作业仅仅就用两个符号、一个日期,常常是老师批完作业,学生也懒得翻翻看看,只看得了几个对号,几个错号就完事大吉,学生并没有通过作业的批改,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强化,笔者认为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实际上课堂教学及思想教育的继续延伸,甚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与学的反馈环节,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第二个课堂,因此把好作业的批改关,也是提高学习英语的重要步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常常把学生的错误指出来,并且附加上本题的考点出自哪个固定句型,在第几个单元第几页上,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到书中引经据典,找到理论根据,从而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还经常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对他们建议或是希望,如:能不能改掉课堂上不张嘴的毛病?你很棒!你一定能成功等等,学生能通过每次作业的批改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我觉得作业批改真的是教师教育学生不可忽视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勤奋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过程,需要教师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参七年级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